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即事感怀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2 题号:2234797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

向滈

乱后此身何计是?翠微深处柴扉。即今双鬓已如丝。虚名将底用,真意在鸱夷

治国无谋归去好,衡门犹可栖迟。不妨沉醉典春衣。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注:①向滈:字丰之,南宋初人。曾官萍乡令。②鸱(chī)夷:范蠡归隐后的别号。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乱后”二句用设问手法,点明了此词的写作背景,写出了自己的无奈选择。
B.“虚名”二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蔑弃虚名、将要效法范蠡功成身退的愿望。
C.“衡门”即横木为门,指简陋的屋舍。与上阕“柴扉”意义相近,前后呼应。
D.“不妨”句意为将春衣典当换钱买酒,刻画出一位贫困而又放逸的词人形象。
2.请比较《归去来兮辞》中“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二句与本词末二句在思想情感上的异同。
【知识点】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贺新郎·吴江

蒋捷

浪涌孤亭起,是当年、蓬莱顶上,海风飘坠。帝遣江神长守护,八柱蛟龙缠尾。斗吐出、寒烟寒雨。昨夜鲸翻坤轴动,卷雕翚、掷向虚空里。但留得,绛虹住。

五湖有客扁舟舣,怕群仙、重游到此,翠旌难驻。手拍阑干呼白鹭,为我殷勤寄语;奈鹭也,惊飞沙渚。星月一天云万壑,览茫茫、宇宙知何处?鼓双楫,浩歌去。

【注】①这首词作于宋亡后作者漂泊东南时期。②孤亭:垂虹亭,立于吴江垂虹桥之上。③雕翚:雕饰的飞檐。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开篇以巨浪翻滚写出了垂虹亭的气势,“海风飘坠”点明了孤亭的来由,想象奇谲,构思独特。
B.江神受天帝之命护亭;八条蛟龙也在此镇守,它们争相喷烟吐雨,两用“寒”字,更显孤亭气派。
C.巨鲸翻动地轴,亭子被毁,唯留如虹长桥,暗喻蒙元异族入侵,透露垂虹亭毁于战火的历史真相。
D.词人以客自指,泛舟吴江,睹残破之亭,吐愤懑之情;高歌击楫而去,独留释然旷达的洒脱之影。
2.“手拍阑干呼白鹭,为我殷勤寄语;奈鹭也,惊飞沙渚”一句屡被后人称奇,试结合本词简要分析。
2023-05-13更新 | 13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释】①酒徒:终日酣饮耽乐的人。《史记》卷九十七《郦生陆贾列传》:“郦生嗔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②镜湖:在浙江会稽、山阴两县交界处,周遭三百余里,以水平如镜而出名。闲人:作者自称,乃愤激之辞。③官家赐与:唐开元间,诗人贺知章告老还乡到会稽,唐玄宗诏赐镜湖剡溪一曲。陆游反用其典,表达自己的不满之情。官家,指皇帝,此处明指唐玄宗,实指当时的南宋皇帝。官家:一作君恩。
1.下列对诗歌赏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华灯纵博”三句追忆往事,发表感慨。前两句重现了当年词人与同僚纵情博弈、策马射猎的场景。
B.“酒徒”两句,把成为“渔父”的自己置于“封侯者”之中,对比鲜明,“独”字突显出词人归隐的释然自安和恬然自得。
C.“占断”一句,极烟水迷离之致,尽逍遥容与之意,诗情画意,境界全出,充分体现了词人用笔蕴蓄的特点。
D.词中“谁记”“独去”“占断”“元自”“何必”等词语,层层转折,步步蓄势,在表现感情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2.下列各句中与本词“独去作江边渔父”的渔翁形象最接近的一项是(       
A.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B.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李煜《渔父》)
C.盟鸥鹭,傲王侯,管甚鲈鱼不上钩。(赵孟頫《渔歌子》)
D.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陈沆《一字诗》)
2024-01-02更新 | 3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注]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注]本诗作于元和十三年(818)中秋夜,时白居易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已被贬为江州司马,居于浔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样是在八月十五的明月之夜,去年诗人在皇家御园曲江杏园边赏月,今年就被贬到江州,境遇改变,令人感慨。
B.颈联“西北望乡”“东南见月”浸透着诗人的孤寂和凄苦,“何处是”“几回圆”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苦之情。
C.“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表现出诗人历经磨难之后极其复杂的心理状态,耐人寻味。
D.该诗中慨叹物是人非。今昔殊异,表达了诗人谪居生活的愁闷。
2.本诗中“月”这意象,对表情达意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023-10-19更新 | 3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