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85 引用次数:88 题号:537295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农耕文明时代留下的思想遗产中,具有深远价值的一种是上遵天道、下循地理的观念。先秦哲人谈及此点,多半是论证伦理、政治问题的借喻,农学家则是正面探讨这一问题。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总结中国传统农业经验时,概括出传统农畜产业的循环生产模式(如图所示):

因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高,此类经验概括还是浅层次的,但所包蕴的意义却很深远,与当下正在觉醒的“绿色意识”在理念上相通。“绿色意识”主张人类应仿效绿色植物,取之自然,又回报自然,以利于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环境和生活质量之间的相互促进与协调。

从“绿色意识”中还可引申出“绿色消费”的观念,即适度消费意识。当下发达国家的高消费已经造成资源的巨量损耗,而发展中国家消费观念更新的速度,大大快于科技与经济发展速度,形成一种浮躁、超前的消费取向。值此之际,倡导天人协调的绿色意识及其表现———绿色消费,可以改变高耗的生产、生活方式,达到主体与客体协调互济。

人类对自身和外在自然界相互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主客浑然一体阶段”“主客体两分对立阶段”“主客体辩证统一阶段”。东亚的思维方式未能充分展开主体与客体的分离,总体而言,天人合一观念占优势,天人相分观念没有获得充分发育。这一倾向与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特别艰难曲折互为因果。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对于当下正在形成之中的“主客体辩证统一”思维方式富于启迪。这正是具有现代意识的东西方哲人注目于东亚智慧的原因所在。

东亚智慧没有也不可能树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资仿效的完备样板,它所提供的只是闪耀着真理之光的某些启示,但它阐扬的人与自然一体观,对于祛除工业革命以来人与自然二元对立导致的种种弊病,无疑具有精神疗治作用。

印度思想中也有此类资源,泰戈尔说:印度人强调人和宇宙和谐。这种思想与中国先秦哲人“人与天调”的理念是相通的,它们对现代人克服主体与客体截然对立造成的生态危机富于启示性。当然,这种“克服”绝不是否定现代文明,重回古代的“主客不分”,而是利用现代科技,将现代生产力引导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绿色运作轨道上。

现代西方一些思想家,开始超越人与自然两分对立观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奥尔多·利奥波德指出:“一个事物,只有在它有助于保持生物共同体的双向互助式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才是正确的。”这种认识与中国一千年前的哲学家张载提出的“民胞物与”的命题一脉相通。

(选编自冯天瑜《古典生态智慧与可持续发展之道》,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秦哲人和农学家对上遵天道、下循地理这一观念的探讨,观点虽有分歧,但都具有深远的价值。
B.传统农畜产业的循环生产模式,蕴含了有机循环、生生不息的思想,在理念上与当下“绿色意识”是相通的。
C.贾思勰总结概括出来的农畜产业循环生产模式,它尽管有时代的局限性,但对后世的积极影响却是深远的。
D.“绿色消费”是一种适度消费,它能够有效抑制资源的过度损耗,有利于缓解主客体对立失调。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对主客体关系的认识会影响社会发展,在中国,天人相分的观念没有获得充分发育,因此现代化进程特别艰难曲折。
B.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属于人类对自身和自然界相互关系认识的第一阶段,它对第三阶段思维方式的形成富有启示。
C.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问题上,无视东亚智慧是不明智的,而想从中找到可仿效的完备样本也是不切合实际的。
D.只有完成主客体从“两分对立”到“辩证统一”的转化,回归到“浑然一体”,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消费和超前消费都背离绿色意识,不利于自然的生态平衡,也不利于经济、环境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和谐发展。
B.东亚智慧之所以对现代社会弊病具有精神疗治的作用,是因为它得到了具有现代意识的东西方哲人的关注。
C.利用现代科技化解人与自然对立所导致的生态危机,把现代生产力引导到正确轨道上,是现代人面临的课题。
D.文章援引并梳理了古今中外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许多看法,旨在阐明“绿色意识”应成为人类当下的共识。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郭沫若的“崛起”

邹士方

郭沫若的《女神》是中国最优秀的新诗诗集之一,《女神》的诞生使郭沫若成为中国新诗界的巨人,奠定了他在整个新文学史上的地位。《女神》的诞生同一个人很有关系,他可以算是《女神》的“催产婆”,这个人就是宗白华先生。1918年11月,宗白华开始担任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主编,宗白华就是在这期间发现和扶植了郭沫若。

《学灯》属于“学艺性副刊”,原来占据主要篇幅的是学术性讨论、报道、翻译、名人演讲录及编作者之间的通信。宗白华到来后,把哲学、美学和新文艺(特别是新诗和戏剧)的血液输入《学灯》,使《学灯》大放异彩,成为五四时期闻名遐迩的四大副刊之一。在宗白华的建议下,1919年8月15日《学灯》开辟《新文艺》栏,开始刊载新诗。宗白华从大量来稿中发现了字体秀丽的日本来件,深为留学生的浪漫热情所感动。他没有因为上面陌生的作者名字而看轻作品的实际价值,不久署名“沫若”的诗作《鹭鸶》与《抱和儿浴博多湾中》在9月11日《学灯》刊出。

当时郭沫若在日本福冈九州大学医学部学习,出于爱国热情,他集合几个同学组织了一个小团体“夏社”,出油印小报。在编印小报过程中,他经常阅读上海的《时事新报》,《学灯》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他在8月29日《新文艺》栏上读到康白情的白话诗《送慕韩往巴黎》,唤起了自己的胆量,遂将自己以前的诗作投寄《学灯》,不想很快刊出,惊喜若狂。在此之前郭沫若虽有创作和翻译,但他知音难觅,寄回国内,屡屡碰壁。这次作品第一次变成了铅字,给他的生活道路和创作历程带来了决定性的转折。

闸门已经打开,诗人的才华之泉终于迸发奔流了!宗白华以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出年轻诗人胸中蕴藏着不可估量的创造力,看到一颗珍珠正在东洋岛国烁烁闪光,他以惊人的气魄将“无名小辈”的作品接二连三地大量发表,9月下旬至11月下旬就陆续发表了《死的诱惑》《新月白云》《某礼拜日》等十几首。宗白华鼓励比自己年长五岁的郭沫若尽量写诗,为此,1920年1月宗白华在《学灯》取消了《新文艺》栏而代以《新诗》栏。郭沫若凡有诗寄去,宗白华毫无保留地发表,甚至有时用《学灯》整个篇幅。郭沫若像一座作诗的工厂,产品有了销路,他的诗兴大发,于是郭沫若的诗像潮水一样接连不断地在《学灯》上涌现出来。大量地编发一位无名作者的新诗,在《学灯》编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中国报刊史上也是罕见的。

在现代文学史上,宗白华不仅是郭沫若新诗的最初编发者,而且是第一位评论者和鉴赏家。他在给郭沫若的信中说:“我很希望《学灯》栏每天发表你一篇新诗,使《学灯》栏有一种清芬,有一种自然的清芬。”对于《凤凰涅槃》和《天狗》二诗,他热烈地赞颂:“你的凤歌真雄丽,你的诗是以哲理做骨子,所以意味浓深。不像现在有许多新诗读过后便索然无味了。所以白话诗尤其重在思想意境及真实的情绪,因为没有辞藻来粉饰它。”“你《天狗》一首是从真感觉中发出来的,总有存在的价值,不过我觉得你的诗,就是形式方面还要注意。你的诗形式的美同康白情的正相反,他有些诗,形式构造方面嫌过复杂,使人读了有点麻烦,你的诗又嫌简单固定了点,还欠点流动曲折,所以我盼望你考察一下,研究一下。你的诗意诗境偏于雄放直率方面,宜于作雄浑的大诗,所以我又盼望你多作像凤歌一类的大诗,这类新诗国内能者甚少,你将以此见长。但你小诗的意境也都不坏,只是构造方面还要曲折优美一点,同作词中小令一样。要意简而曲,词少而工。”

对于宗白华的扶植和帮助,郭沫若是永远不忘的,他认为由于宗白华给予了他很大的鼓励,才使他有最初的一本《女神》的集成,他甚至感激地称宗白华为“我的钟子期”!

(选自《艺术大师的流年碎影》,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宗白华可以算是《女神》的“催产婆”,《女神》是中国最优秀的新诗诗集,是宗白华奠定了郭沫若在新文学史上的地位。
B.这篇传记通过记述宗白华发现郭沫若并扶植他“崛起”的故事,既赞扬了宗白华的伯乐之功,也肯定了郭沫若的新诗创作才华。
C.郭沫若对《学灯》有着浓厚的兴趣,就将自己以前的诗作投寄《学灯》,没想到被刊载,这唤起他的胆量,他的生活和创作从此发生决定性的转折。
D.宗白华用《新诗》栏取代《新文艺》栏,大量发表当时并无名气的郭沫若的诗作,打破《学灯》编辑的惯例,激发了郭沫若的创作热情。
E.《学灯》之所以成为闻名遐迩的五四时期的四大副刊之一,与宗白华引入哲学、美学和新文艺,并将其与过去的学术讨论等内容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密切相关。
2.宗白华为郭沫若的“崛起”提供了哪些帮助?请简要概括。
3.对于郭沫若的诗,宗白华从哪些方面予以了评价?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
4.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郭沫若的“崛起”源自各种主客观条件,一个人的成功不也是如此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2018-04-15更新 | 6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70年历史的北京新华书店有了新动作

——花市书店24小时营业了

本报讯     位于西花市大街134号的新华书店花市书店,前天深夜第一次亮出了24小时书店的招牌,工人们有的忙着装灯箱,有的在调换书架。10月1日零时,有近70年历史的北京市新华书店,将迎来首家24小时书店开张的时刻。这也是继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中国书店雁翅楼24小时书店之后,北京第三家24小时书店。

昨天刺眼的阳光下,书店大门上新贴的红黑色“新华时间”标志尤其显眼,有着历史感的毛体“新华”二字和时钟相互配合,似乎在暗示一家老店在全新时代的与时俱进。

步入店内,书店的灯光变明亮了。原本径直往里摆的好些书架不见了,而是换成了多组样式简洁的桌椅,旁边还有高大养眼的绿植。桌椅旁边,一个漂亮的水吧已开始上岗,咖啡、饮料、简餐、点心全部摆放齐整。

读者武伟杰是一位翻译,以前来这家书店看书,一律席地而坐,“我这两天每天都会坐在桌前,读半小时书,再去上班工作。”她翻了翻手中的小说《温柔之歌》说,“这本书已经快看完了”。

在谈到这些变化时,新华书店花市书店经理韩建胜说,花市书店只从细节上进行了调整,更换成LED节能灯,提高了亮度,减少了书架,给读者提供一个100平方米的休闲区域。目前图书品种在6万种左右。为了让夜间购书、选书的读者更加方便,书店这两天还更换了50个书架,新制作了200个图书分类标志。

这家24小时书店共有1300平方米,白天一层二层全部开放,晚9时后二层的教辅书专区将不再开放。北京市新华书店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秦辉说,我们不是简单地将营业时间延长,光这样做我们认为意义是不够的。书店将利用休闲空间,举办英语派对、新书沙龙、读书会等,夜间则放电影。日后,这家24小时书店还将根据读者体验,不断调整图书品种、书架摆放、活动安排等。

新华书店花市书店前身为北京市教育书店,店龄三十多年。这家书店在1995年、1996年一度成为北京最大的书店,年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

开办24小时书店,意味着老新华人理念的全新蜕变。对老新华人而言,从来以书店图书特别丰富为傲,一进门就是书山才叫棒。但现在不同了,一切以读者体验为重,“为了让读者留得下,坐得下,咬牙也得把这地儿腾出来”。在新华书店首个水吧工作的刘师傅当了二十多年书店营业员,以前是和书打交道,现在改和咖啡打交道了。为了让每一杯咖啡都有好口感,她接受了整整一个月的培训。

“我们要把24小时书店办成读书人的港湾,办成城市外来打工者的文化驿站,让城市的夜晚充满温馨与温情。”新华书店发行集团董事长李湛军透露,发行集团还将在北京陆续开办几家24小时书店。

“24小时书店绝不是将营业时间延长那么简单,更应该考虑它的功能开发问题,让它成为引导北京文化夜生活的心灵港湾。”李湛军表示,即便24小时书店面临盈利难的问题,他们还可以通过书店多元业态、文化场景业态的开发扩展盈利面。

(选自《北京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一段点出北京市新华书店将迎来首家24小时书店这一内容,从而概括了消息的主要事实。
B.位于西花市大街的北京市新华书店花市书店有了新动作,这些变化让读者感觉到更加方便。
C.老新华人以前以书店图书特别丰富为傲,但现在需要转型,他们一时难以接受角色的转变。
D.新华书店发行集团领导表示还将在北京开办几家24小时书店,可以通过书店多元业态开发等扩展盈利面。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北京新华书店花市书店在10月1日这天开始24小时营业,但它并不是全国第一家24小时营业的书店。
B.北京新华书店花市书店有着三十多年的历史,它曾经连续两年成为全国销售额最大的书店。
C.现在的24小时新华书店与以往的不同,现在要一切以读者体验为重,尽力让读者坐得下,留得住。
D.新华书店如果只是将营业时间延长,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关键是要考虑它的功能开发问题。
E.本文引用了大量的有具体姓名、职务的人所说的话语,从而体现了消息的及时性和真实性特征。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北京新华书店有了哪些新动作。
2018-04-12更新 | 3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

中国的生育政策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始终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一直处于动态调整的“进行时”。上世纪70年代,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缓解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我国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提倡少生优生。1980年党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一孩政策被严格执行,违者将受到惩处。

生育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进入新世纪,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重大转折性变化。尽管人口基数大的基本国情未根本改变,但生育率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调、人口老龄化、独生子女家庭数量增长等人口结构性问题也正日益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生育率已有20多年低于实现世代交替所需的更替水平,多年处于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顾宝昌说。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已经开始减少,年轻劳动力出现急剧萎缩,同时养老负担加大。在此背景之下,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该政策从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我国计生政策进入全面二孩时代。

材料二:

《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称,与单独二孩相比,全面二孩是一个进步,但还远远不够。根据中国的性别比和女婴存活率,每对夫妇需要生育至少2.2个孩子才能达到更替水平。全面放开二孩之后,即使全国所有夫妇都生育2个孩子,生育率也只有2.0,低于更替水平。何况,近年来的生育意愿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的平均生育意愿只有大约1.8个孩子。再加上有些夫妇虽然想生孩子,但患了不孕不育症(中国人口协会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不孕不育患者占育龄人口的12.5%)而不能生,因此,即使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中国的实际生育率仍然会远远低于更替水平。

媒体调查显示,全面放开二孩后,大家还是有很多担忧的。超过五成的被调查者最担心二孩的教育问题,21%的被调查者表示担心生育二孩后,现有的医疗卫生体制不能提供充分的保障,还有不少被调查者对现行的养老金体制和就业难问题表示了担心……

但更值得注意的一个数据是,绝大部分被调查者(67%)认为一个完美的家庭中,“两个孩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这说明,公众为不生二孩所选择的理由经过了“斤斤计较”的计算,但从人性和情感角度,他们大多数仍然认可二孩的价值;只是在现实面前,人性被迫让位于计算。因此,如何通过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让“想生”变成“敢生”,全面二孩政策才有可能真正落地。

另外,从欧洲各国及韩国、新加坡及台湾地区的生育政策来看,政府补贴鼓励生育也扭转不了人口数量减少的大趋势。因此,简单把人口当作一种国家资源来进行管理,效率确实不高。要使人口政策改革更有效率,需要转变思路,即不以计划经济的思维看待人口,不将人口作为一种资源来进行管理和干预,而是使生孩子成为“家庭”的自主权利。

材料三:

长期以来,社会上一些企业招收女员工,就有‘已婚已育优先考虑’的潜规则。放开二孩政策后,更多女性要生育、抚养两个孩子,这将可能进一步加剧女性在职场中的相对弱势和待遇不公,造成女性就业中断和收入下降。因此,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延长生育假,同时加大财政投入,保障生育保险可运行,并给予企业税费减免以补偿其因女员工产假而增加的成本,这样才能切实保障女性的生育权、就业权和休息权,防止个别企业可能出现的对生育二孩女职工的歧视和差别待遇。针对全面放开二孩后可生育二孩家庭生育意愿并没有得到明显扭转的状况,除加大对生育二孩的宣传力度之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适时出台对新出生孩子家庭,特别是生育二孩家庭的奖励政策。生育政策调整后,无人看孩儿、入托入学难等也是二孩家庭很快面临的问题;因此,政府应提前做好幼儿园和小学的规划和配套工作,加大财政投入,将学前教育(3-6岁)纳入义务教育,同时大力兴办日托(0-2岁),让普通家庭能够享受便利、平价而优质的日托和学前教育服务,以缓解二孩家庭的压力。另外,抚育二孩所增加的家庭支出,对于中低收入家庭将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在对生育进行财政补贴、奖励之外,政府还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实行税前扣除、按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税等办法,增加生育二孩家庭的收入。总之,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考虑做好相关配套工作,才能把好事办好。

材料四:

对全面放开二孩,也有一些学者持不同意见或表示担忧。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就固执地认为,中国应该推行更为严厉的“独生子女政策”,即“城乡一胎,特殊二胎,严禁三胎,奖励无胎”,并认为用放开二孩来解决老龄化问题不可取。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曾给出数据:我国现有独生子女家庭1.5亿多户,按照70%将生育两孩计算,未来有近一亿的孩子出生,且多数家庭会选择在四五年之内生二孩。这样的结果是,一年新增约2500万人口,原来还有每年1600万,这就是每年有4000多万人口出生。“这比上世纪60年代出生率最高的时候每年出生2900万还要多。这会导致人口到2030年后突破15亿,而我国的人口战略目标是不超过15亿。”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全面放开二孩虽有可能带来人口红利,但也必然意味着国家要面对人口增长带来的诸多问题,我国的环境承受能力、财务支出、公共福利体系都将面临挑战。

而且,人口不足也不一定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放眼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基本为负的不在少数,而靠人口去带动国家发展的情况屈指可数。因此,提高国民素质,提高社会生产力,完善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真正实现“幼有所养,壮有所用,劳有所得,老有所依”,解除劳动力人群的后顾之忧,以激发个人和社会创造价值的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益,可能是比增加人口更有效的途径。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剩余政策,总体上呈现出的特点是始终坚持计划生育,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B.上个世纪70年代,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我国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提倡少生优生。
C.上个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被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国家全面严格执行一孩政策。
D.进入新世纪,由于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重大转折性变化,2013年国家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2.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从材料一来看,我国的生育政策一直处在动态调整的“进行时”,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比例的调整,国家还会开放三孩政策。
B.材料二第一段列举一系列相关数据,其目的是为了说明全面二孩政策并不能解决人口实际出生率低的问题。
C.从材料三来看,由于长期以来女性就业方面存在“已婚已育悠闲考虑”的潜规则,致使很多可生育二孩的家庭打消了生育意愿。
D.材料四第一段列举一系列相关数据,其目的是为了说明全面放开二孩可能导致人口激增,从而让社会不堪承受。
E.对于现阶段我国全面实施的二孩政策,材料二和材料四都认为全面放开二孩可能会产生消极影响,但更多的是肯定的态度。
3.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为了保证全面二孩政策真正落地,政府需采取哪些措施。
2017-11-22更新 | 1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