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3 题号:5561697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浙江一小学叫停家长签字:检查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

杭州网   2017-09-18

事件:学校取消“家长作业”

近日金东区实验小学发出一份公约《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实验小学教师公约之作业篇》。里面提到“认真批改作业,是每一位老师的基本职责!我们希望学生拥有这样的认识:检查作业是我自己的事,不是妈妈的事……从今天起,我们想改变‘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的现状,取消规定家长为孩子家庭作业签字的要求……”

同时,实验小学还发布了《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实验小学学生公约之作业篇》,内容大致如下:“认真完成作业,是每一位同学的基本职责!我们想改变这样的作业场景:妈妈在身边唠叨不停,爸爸在桌旁眉头紧锁……从今天起,给我一方书桌,给我一份安静,我会成为作业的主人……”

现状:大多数学校都有让家长签字的要求

记者也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做了一个调查,没想到“家长作业”真的普遍存在。金华的市民吴先生是一位初三学生的家长,他说作业让家长签字那是每天必须的。东阳的吕先生给记者看了学校发来的短信记录,每天老师都会把一天的作业以短信的形式通知给家长,并且都会在最后提示让家长检查后签字。看到记者在朋友圈的调查后,有位金华的老师还打趣地说应该去调查一下哪所学校是不要家长签字的。

由此可见,取消“家长作业”,应该是一件不走寻常路的事情。那么这位校长又是怎么想的呢?

金东区实验小学的校长方青说:“现在有些家长都以孩子为中心。接送、陪做作业,陪吃饭、陪玩耍,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这样子孩子缺少了很多独立生活、独立学习的机会,会让他们养成依赖性。”

“我做了校长之后也经常会和家长聊天,结果发现大家都有同样的焦虑,要检查作业、要纠错、要批改,很多学生作业演变成了家长作业,无形中增加了家长的压力,所以我觉得学校有必要科学引导,倡导家长不参与作业检查,提倡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由老师承担起应担的责任。”

材料二:五成以上的人认为家长给家庭作业签字合理

《新京报》   2017年09月23日

近日,浙江金华金东区实验小学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本期“京报调查”(新京报与清研智库联合推出)就此展开调查。

你有没有过给家庭作业签字的经历?(单选)

81.1%

没有

18.9%

你认为学校要求家长给家庭作业签字合不合理?(单选)

合理,督促孩子完成作业

54.3%

不合理,学校转嫁责任

34.9%

不好说

10.8%

你认为为保证义务教育的效率,学校与家长应该怎样做?(多选)

学校尽职传输知识、检查作业,家长言传身教、提供良好氛围

45.1%

学校与家长加强沟通,及时知悉学生情况以因材施教

13.0%

学校与家长可以相互“越界”,全方位指导学生

41.9%

受访者背景资料(样本:1343人)

性别

男:49.5%

女:50.5%

受教育程度

高中及以下:12.5%

大专/高职:25.9%

大学本科:53.8%

硕士及以上:7.8%


1.以下哪项表述符合金东区实验小学校方的观点?(       
A.批改作业和检查作业是老师的基本职责,应该制止家长检查孩子的家庭作业。
B.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是为了让每一位同学更认真地对自己的作业负责。
C.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是社会的普遍要求,这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D.家长检查作业是当今孩子缺少独立生活、独立学习机会的主要原因。
2.下列关于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金东区实验小学关于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的两份公约,角度不同,内容相关度高。
B.从杭州网的调查看,金东区实验小学的做法在当地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同。
C.金东区实验小学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的举措,出发点就是解放家长。
D.关于检查作业问题的社会现状和社会倾向的调查,“京报调查”的结果与杭州网的近似。
E.“京报调查”所提供的“受访者背景资料”与调查内容和价值没有必然关联,应该删除。
3.材料反映了金东区实验小学的校长的意见,还反映了特定社会群体的主流意见。请你把其中一方的意见(观点及理由)用不超过40字表述出来。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粗鄙是中国社会的癌症

徐贲

①现今社会中有不少人似乎得了一种精神上的流行病,那就是变得越来越要面子,但却又越来越粗鄙。这是由于“荣誉”与“不荣誉”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甚至荡然无存。

②有人把这种粗鄙称为“不要脸”,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不知羞耻。其实与“要面子”同生共长的“不要脸”并不是没有羞耻感,而是不知道什么是该羞耻的,什么是不该羞耻的。粗鄙是羞耻心像癌症一样的病变,这种病变在特定的被污染的社会环境中特别容易发生。

③一个社会整体越缺乏是非价值,越不正派,不知耻之人就会越发大胆地发无耻之言、行无耻之事。12月8日在广州的国际慈善义卖活动中,善款出现4900元假币,引发了一场“丢脸”之争。有官员在微博中称外国人在中国义卖是“假慈善”,“其用心就是想丢中国人的脸”。针对这样的丢脸指责,比利时王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官方微博回应称,该领事馆参加义卖的所有产品都是比利时企业无偿赞助的,义卖价格均为成本价,义卖所得全部捐出,做慈善没有什么好丢脸的,真正丢脸的是那些假币。

④对假币问题是非不辨,反倒是无端辱骂做好事的人“丢脸”,哪怕是出于为国家“要面子”的良好动机,也是一件粗鄙的事。这位官员事后声称自己绝不后悔。死不认错其实是在粗鄙地对待自己的粗鄙,是一种应该被人瞧不起的色厉内荏行为。

⑤任何一个社会里都会有粗鄙之事,在一个有正派价值的社会里,粗鄙是一件丢脸的事,对自己的粗鄙行为道歉则是一件有面子的事情。然而,在一个丢失了正派价值的社会里,粗鄙变得理直气壮,而社会中许多人对粗鄙的人和事则要么熟视无睹,要么无可奈何,粗鄙于是也就更加猖狂。

⑥中国的粗鄙化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病和一种社会病。在粗鄙化的社会里,人必须习惯粗鄙才能生存,因此会变得很皮实。“文革”的时候,不少人因为“要脸”,因为忍受不了无端羞辱而自杀。而那些能够经受不公对待和百般羞辱而忍耐着存活下来的,都是特别皮实的人。然而,他们的皮实恰恰帮助积淀了中国文化中千百年来的那种逆来顺受和隐忍苟活。

⑦个人的粗鄙化与公共权力的粗鄙化往往如影相随。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被强梁的权力粗鄙地对待,无处说理也无理可说,久而久之便会因人格贬损而在心理和行为上发生“自鄙变态”。在中国,“屁民”“草民”“屌丝”也在成为这样的字眼。用这样的称谓来自嘲和自我矮化,也许是为了寻求一种人格心理上的自我保护,然而,这种先是对矮化的游戏性的自嘲和脱敏,却可能不幸变成一种真正的麻木和屈从,也使矮化之人变成了不折不扣的侏儒。

(选自徐贲新浪微博,有删改)

1.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2.如何理解文中第⑦段所说的“自鄙变态”。
3.联系全文,说说“粗鄙”是怎么成为中国社会的癌症的?
2020-02-21更新 | 2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莎士比亚戏剧开始时因其过于“通俗”并没有得到戏剧界的认可,并因其过于“通俗”而被当时的专业戏剧创作者排挤、轻视。不过,大众剧场为其带来了无尚荣耀,之后的岁月,莎士比亚戏剧不仅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经久不衰地演绎,同时也成为戏剧艺术家的必修课,被高高供于戏剧史乃至文学史的神坛之上。这个过程,给我们带来重要的启示:群众文化也能诞生经典;贴近群众的“俗”的艺术,更能经得起历史检验;群众文化是文学艺术发展的重要契机。

莎士比亚从一开始就以大众剧场的所有观众为对象,主题包含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台词对白更是取材于群众,大量运用民谚俚语,插科打诨。这与华丽的字句一起,构成奇妙的审美效果,并进入现代英语的血液,成为英语文化的一部分。

莎士此亚起于“草根”阶层,却广泛受到各个层次观众的热烈追捧,并经历了历史和国界的检验。由“草根”而入“庙堂”的,古今中外,不独莎翁一例。宋代词人柳永,曾因“倚红偎翠”“浅斟低唱”入不得店堂,但谁也否认不了“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事实,“杨柳岸,晓风残月”成为流传千年的经典,他无可厚非地重回并永居庙堂之上。

早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就分出了贵族派和平民派两种力量。贵族派只为少数贵族服务,虽然在诗歌和法语的发展上做出了卓越贡献,却远没有平民派作家拉伯雷的名气。后者因为用民间语言写出了现实主义关注人性的通俗作品并广泛传播,而在文艺复兴的史册上声名赫赫。不论在当时还是后世,“俗”的文化都战胜了以“雅”为出发点的艺术。平民派的“俗”,本质是以人为本,文艺复兴的起源就是挑战教会思想文化的统治,回归最普通大众的人性,因此莎士比亚才能成为英国文艺复兴的伟大代表。

乔伊斯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尤利画斯》,被誉为20世纪100部最佳英文小说之首,但其情节的复杂性,意识流手法的晦涩性,致使能够阅读这本小说的人寥寥无几。西方现代主义兴起以来,大量文艺家刻意制造陌生化的效果,为作品打上了所谓的“精英”烙印。这种风潮在中国的表现也非常突出,这不应是大多数文艺家长期的艺术追求。专业文学艺术创作往往会在巅峰处走向低谷,失去创作的激情和创新的灵感,而群众文化却更可能推动文学艺术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专业文艺创作者必须正视群众文化的发展,这是应有的正确态度。近年来,不少作家做出了很多尝试,将视角放在普通大众身上,叙写小人物,细描日常生活状态与个体微妙的心理情绪。不过如果是居高临下用专业和高雅的身份去恣意想象和构建群众,不会有群众真正想要的表达。现在群众创造、欣赏、提升文学的水平不断增长,如何正确面对群众文化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在群众文化的土壤上更好地孕育和繁荣专业文学艺术,已是专业文学艺术家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摘编自廖文《莎士比亚戏剧:由“俗”到雅的启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戏剧虽然因过于“通俗”未被当时专业戏剧创作者认可,却最终走到了艺术的巅峰。
B.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吸收民间语言精华,求俚俗,也不排除华丽,有着奇妙的审美效果。
C.如果艺术以“雅”为出发点,忽视最普通大众的人性,就难以和“俗”的文化较量。
D.作家关注普通大众,叙写小人物悲欢,探究他们的心理世界,但这并不是平民化写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莎士比亚戏剧取得杰出艺术成就的过程谈起,引出观点,为下文论证奠定基础。
B.文章除用莎士比亚的例子外,还用柳永、乔伊斯等例子,论证了群众文化也能产生“大家”。
C.文章采用对比论证的方式,鲜明地表明了贴近群众的“俗”的艺术更经得起历史检验。
D.文章逻辑性较强,层次分明地论述了正确面对群众文化、促进文学艺术发展这一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戏剧经过历史发展最终能成为经典,群众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B.草根作者往往经得住历史和国界的检验而居于庙堂之上,莎土比亚、柳永即如此。
C.专业文学艺术创作往往会在巅峰处走向低谷,而群众文化恰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D.专业文学艺术家如能正视群众文化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就能繁荣专业文学艺术。
2019-07-11更新 | 9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张世勤

莽莽青山,四面青山。孤独的牛车,远远望去像一个小黑点,在大山深处移动。父亲刚逝,连着下了数天的雨,他的心情低沉而忧都。望着连绵的雨,老天爷仿佛也为失去一位勤劳忠厚的山民而流下了眼泪。

今天天气放晴,他该出山了,但他只能一个人驾着牛车出山了。他和父亲在这深山里已经二十多年,习惯了每天植树、护林、砍柴、卖柴这一套步调,从未感觉到日子有丝毫单调。

父亲不在了,从今天开始他得习惯一个人出山。

山路崎岖,牛车不住地颠簸。是一个转弯,转过弯去就是一个长长的缓坡,然后再转弯。他不觉得这些弯有什么不好,转一个弯,就换一种风景,换一片不一样的树,换一群不一样的鸟,换一壁不一样的花。不知什么时候,车竟然停下了,停在了一个转弯处。这种情况原来还从未有过。牛同他一样,熟悉这条山路,相信不用他跟着,牛也会自己沿着这条山路悠悠地走出去。他跟牛说,怎么了,走啊! 可牛一动不动。

他用一根绵软的枝条轻轻轴在牛身上。他说,咱们赶路吧。牛却仍然未动。他抚着牛,竟看到牛眼里闪着迷惘。他想,牛对父亲看来也有感情了。父亲不在了,它也在沉痛和悲伤。他也再次想起父亲。他叹口气,白言自语地说: 哎,爹,转弯了。

没想到,这一说牛迈开步子,轻松地走起来,很熟练地转过弯去,然后走上了那条长长的缓坡。走完缓坡,又要转弯了,牛却又无缘无故地停了下来。他心里想,父亲没有了,不和父亲在一起,就是不顺。若在往常,一到转弯,牛车侧着,轮下又颠簸,很有些危险,他会提醒父亲: 爹,转弯了。父亲都是说,知道。也不过这么一句话。也就安然无恙地过去了。这么想着,再次叹口气,把心里的话说了出来:爹,转弯了。这一说,牛竟然熟练地转过了弯儿。

他终于明白,数年来。牛跟他一样,都习惯了父亲坐在车上,每到转弯处的提醒,不单是提醒了父亲,也提醒了牛。他想,在父亲不在的日子里,他和牛都需要一个转弯的过程。

接下来的路,他和手就顺畅得多了。虽然父亲已经不在车上,但到转弯处,他还是像往常一样。给父亲说一声: 爹,转弯了。

过了些日子,他再次从山外回来的时候,牛车上不再那么空荡荡的了,而是坐着一个年轻的女人。年轻的女人穿着蓝裤,红红的上衣,两眼充满着对大山的新奇。过去,出山进山,远远看去都是一个小黑点,而现在却是一抹鲜红。

年轻的女人是他在山外认识的,她叫红苗。每次他把木柴装车后,都要带上一点小山货,常带旳是一种小山果,红红的,既有点甜,又有点酸。口感好,很开胃。年轻的女人问: 你怎么不卖呢? 他说,这个不稀罕,山里有的是,摘都摘不过来,不值钱。她问,山里好吗? 他说,很好,山里有鸟、山鸡、野兔,山溪里还有小鱼小虾小螃蟹,山树上樱桃,葡萄、山楂、石榴……

红苗决计要跟着青树进山了。红苗坐在空空的牛车上向大山深处走去。新鲜的空气裹挟着她,花香鸟语包围着她,山涧清溪映照着她,蓝天白云笼罩着她。她看着驾牛的青树,背影挺拔而又敦实。红苗说,我想告诉我爹。青树说,怎么告诉,他听不见。红苗说,我喊。面对群山,红苗两手打个弧放在嘴边: 爹,我转弯了。

牛听了红苗的话,先是一愣,然后就要转弯。这根本还没到弯的时候。红苗一阵惊吓。青树抚着牛头,轻声安慰似的说: 不是喊你,是喊地爹的。牛似乎明白了青树的意思,不好意思地吧嗒了几下眼皮。

晚上,红苗问青树,你一路上一直跟牛说话,它听得懂吗? 青树说,听得懂,就把牛的习惯跟红苗说了,第二天,青树要去打柴,红苗说今天不打柴了,今后也不打柴了。青树不解,红苗说我们可以卖山果。

青树驾着牛车出山了,一路上,他不断地跟牛说转弯了,也给自己说,转弯,转弯。红苗来了,他的生活不一样了。父亲走后,他什么也没想,就沿着父亲的路走下去,像大山里来来回回移动的一块石头,结结实实过着自己的日子。而现在,红苗要改变,让他到山外的小镇上采买各种种子: 树种,瓜果种,蔬菜种。

一年后,青树栽培种植的各色山果和蔬菜都成了小镇上的抢手货。红苗像做窝的小鸟一样勤快,开发出的品种有二三十个之多。青树出山的牛车上,不再像过去那样单调,只是一些硬邦邦的木柴,而是瓜果梨枣,色彩缤纷。去一趟山外,青树就会装回一袋子钱。

这天青树从山外回来,说我想给我爹说说。青树对着群山,高声大喊: 爹。房前的老牛便“哞”一声。青树喊: 爹,我转弯了。房前的老牛便“哞”一声。

(节选自《光明日报》)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孤独的牛车”像“ 一个小黑点”,后文红苗的上衣是“一抹鲜艳的红”,二者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主人公心境的变化与生活的转变。
B.文中画线句子运用排比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清新洁净美丽的大画面,烘托了红苗欢快愉悦的心情。
C.老牛是父辈精神的象征,从老牛身上可以看到父辈的勤恳与踏实,通过父亲、青树和老牛的人畜之情,写出了山里生活的和谐。
D.小说运用“远山”作标题,既点明了青树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表明了作者对青树的同情以及对大山中的人的命运的思考。
2.你认为青树是怎样一个人?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3.“爹,(我) 转弯了”这句话在文中多次出现,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
2018-03-23更新 | 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