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当代 > 其他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1 题号:600209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来旺媳妇给俺焗的油

安晓斯

来旺一年四季在外面经营五辆大货车,在村里的时间很少。

这天,媳妇丽丽打来电话,说开超市的全福,在咱美容美发厅开业那天来理发了。点名要我给他焗油。最后他非留下1000元,说是焗油、理发带祝贺开业。

来旺听了,气炸了,说,看我回家怎么收拾他。

来旺媳妇丽丽看中了沁水湾这个5000多人的大市场,在村里开了美容美发厅。

全福听说来旺要在村里开美容美发厅,就放出话来,等来旺的美容美发厅开业了,我非让他媳妇给我焗一次油。哥儿几个就笑全福,做你的黄粱美梦吧!让来旺媳妇给你焗油,你想头疼。

可没多久,全福就真的在村里放出话来了:来旺媳妇给俺焗的油,来旺媳妇给俺焗的油。整个沁水湾的人都知道了。

全福放出的话,来旺很快就知道了。村里有不少来旺的铁杆兄弟。一个个电话早打到来旺的手机上。

来旺和全福本是一起长大的好朋友。自从十年前两人都买了拖拉机、收割机后,矛盾就慢慢产生了。那时,村里就他们两人有拖拉机、收割机。一到农忙季节,两人都没黑没白、汗流浃背地干。一来二去,谁也不让谁。来旺找人劝说全福,把机械转让给他。全福说,想得美,只能你干,不兴我干?有本事,把你的机械转让给我。

两人说不到一块儿,就各干各的。在收费的问题上,又产生了纠纷。你收一亩50块,我收一亩45块。你只干大地块,我小地块也干。你对贫困户要低价,我干脆不收钱。说到底,价钱总是有差别,谁也不服气谁,弄得两人都不开心。村里的人都笑着说他们,一山不容二虎,一槽拴不住俩叫驴。

生性倔犟的两人就变得越来越生分,偶尔碰了面也不说话,连招呼也不打。时间长了,干脆就不来往了。

后来,两人都把机械卖了。来旺买了几辆大货车,在外面搞起了运输,全福在村里盖起了很大的房子,开了一家大型生活超市。

这一晃,十多年就过去了。也没吵过嘴,也没打过架,也没说过话,也没共过事。村里人就看热闹,这俩叫驴是咋着了?是让钱烧得不成样子了。

可村里人评价,这俩娃,是好娃。给村里,给老百姓办的都是好事,就是太犟,太倔。互相说句话,还能折了你阳寿不成?

来旺给村里修了路,全福就给村里盖了戏楼。来旺给村里建了新学校,全福就给村里盖了敬老院。俩人还一起当选县里的慈善模范,开大会上台领奖,还是谁也不理谁。

如今,听说全福在村里到处说焗油的事,来旺更是气得不行。

全福还照样在村里放出话,来旺媳妇给俺焗的油,人家手艺就是好。

这一天,来旺回村里,听媳妇丽丽说了那天的详情,就拨通了全福的手机。来旺说你在哪儿,我们见面说个事儿。全福说我在家,说事儿就来吧。来旺说我半个小时到,全福说你啥时来都行。电话里还是唇枪舌剑。

来旺就脱了上衣,光着膀子,用信封装好1000元钱,气呼呼地去了全福家。到全福家一看,全福也光着膀子,气呼呼地坐在院子里,前面的小桌子上,放着六盘小菜、一瓶白酒、两个玻璃酒杯。

四目相对的一瞬间,两个光着膀子的大汉都愣了。

“你为啥到处说俺媳妇给你焗油的事?”“我不说你会来见我?”“你为啥就不能先给我说句话?”“我为啥要先给你说句话?”

说话间,两双手突然就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一瓶白酒分成了两杯,哐当一声碰在了一起。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来旺很能干,他的媳妇丽丽也很有商业头脑,丽丽看中了沁水湾这个人口数量可观的大市场,就在村里开起了美容美发厅。
B.听说来旺要在村里开美容美发厅,全福的心里就打起了小算盘,开业当天,全福点明要来旺媳妇给他焗油,并留下1000元来羞辱来旺夫妇。
C.来旺和全福竞争的结果是两人的利润都下降,正因如此,来旺买了几辆大货车搞运输,全福在村里开了一家大型生活超市。
D.小说的结尾简洁有力,用一瓶白酒分“两杯”、酒杯“哐当”碰在一起来表明来旺和全福的和好,也为整篇小说画下了圆满的句号。
2.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全福和来旺两人共有的性格特点。
3.小说以全福和来旺“两双手突然就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作为结局,这样安排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寻找疏勒河

庐野

①我从千里外的繁华地,仆仆风尘地来到河西走廊。人道是,牧马秋风塞北,是最迷人的时节,尾随大雪而来的我,显然错过了良辰。我呢,自有我的趣味所在,倒觉得冬日里的西域,听风赏雪是诗也是画呢。

②当我站在白雪皑皑的大地上,足下坚冰如铁,听飞石格打有声,看风行处千里无障,心头不免惘然:广袤雄阔的雪原上,哪里有我梦中的羌笛胡笳,哪里有我思之若渴的疏勒河啊!

③我踯躅在空荡荡的荒滩上,四处寻觅它栖身的地方,用温热的脚板,叩动它的心室,触摸它的肌肤,走入它沉沉的梦境。眼前沙草枯折,飞鸟息绝,了无半分探察的凭藉。哦,疏勒河,男儿心头一条雄性的河流,你的声名就像盛世的汉唐一般辉煌,你的形迹令人想起情素的草书、公孙娘的舞剑,还有帝王锦袍上跃跃欲动的大龙!可是你为何像羞涩的小丫怯怯地躲藏起来,为何对在旷野中回荡着的呼唤不吭不响?

④遥远的西天,横卧着冷面的冰山,那里不染纤尘,万籁消音,与眼前喧闹的世界有大不同。旋转的阳光下,透明的山体如绢如素,高洁的气质令观者自惭形秽。久久地凝视,竟觉得这座晶莹剔透的庞然之物,莫不是已被凝固了的大河!它高悬于苍穹之下,呈引弓待发之势,随时轰然倾泻、涌流,将千里荒滩滋润一番。     

⑤朔风里,雪雾一团团地弥漫开来,寒烟遮住苍凉的远山。视线里,三五黑点倏然往复,欢跃之至,羊乎?狼乎?好一群喜寒嗜雪的精灵!它们是疏勒河的宠儿,它们的灵性来自疏勒河的哺育,其美如是,其丑亦如是。天地间,佛与兽轮番演替,此长彼消,相生相克,自成一种气象。有了这般尤物,想见厚厚积雪重覆下的河流,必定不竭不亡,随天地而生,伴日月而行,有着十二分的雄浑、十二分的姿色。

⑥我漫无方向地在雪原上游走,默默地呼唤着河的芳名,心地虔敬地和它交谈:疏勒河呵,你不必为自身的弱小而难过,你是千年丝绸古道上声名赫赫的大河啊!戍关将士在你的怀抱里濯洗征衣,边塞诗人在你的光影里饮酒颂月,拓荒大军在你的吟唱中屯垦耕耘。岁岁年年,星沉日起,你随着季节而荣枯,因着时代而盛衰,以坚韧的内力支撑着生命的远途跋涉!难道你今天疲惫了,衰老了,在这冬日的大雪中昏昏睡去了?

⑦黄昏中,我在雪地里见到一座孤零零的石碑。碑上,讲述了一个走失了的英雄的故事。这个年轻的女人,我很陌生,那段故事也谈不上传奇。石碑坐西向东,东方有她家乡的望日莲与青纱帐吧……我不知道,她在悄然离别这个世界时是否无忧无恨,倘若有忧,是来不及圆成一生中最温馨的梦吧;倘若有恨,是来不及向爱恋的人一吐情肠吧,如同这隐去形迹、蓄丰涵美的汤汤流水。天地空旷,小小石碑愈显得清冷,它的身后,是远处地质勘探队的一片温暖的灯火,独处荒原,舍闹取静,这是它的不凡之处啊,我想到了质朴的疏勒河,想到了它不喜卖弄的品性,开化即流,封冻则止,也是这般情形。虽然我无缘一睹它的芳容,但它的魂灵分明已在我的心头永驻。不知怎的,我心里忽然有所感动,为这个走失了的女人,为这条走失了的河流。

⑧入夜,我梦中的疏勒河,在一串早春的鸟啼下萌动苏醒了,它呼喊着,挣脱坚冰的束缚,劲猛地夺路而走,把爱的乳汁洒向贫瘠的荒野。灿灿夕阳下,满河波光,梵音响动……

⑨继而,我幡然警醒,耳边一阵苍凉的歌声正穿透在夜空,像宿鸟一样徘徊。远处的帐篷里,牧人们在寒冷的冬夜,煨在粪火旁饮酒,深情地唱着一匹走失的马。所有的男人都喝了好多好多的烈酒,所有陪伴着的女人都显得格外柔情。

⑩月光下,大地安宁如斯,积雪下那条古老的河流圣婴一样地睡熟了。

1.第一段中说“我呢,自有我的趣味所在”,“我的趣味”是指什么?
2.简要分析第6自然段划线句子的表达特色。
3.从全文看,疏勒河具有怎样的品性?请分条加以概括。
4.文章的后半部分写到了“走失了的女人”的故事、地质勘探队和牧人们的活动,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2018-04-28更新 | 3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9月16曰,参加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的代表在蒙蒙细雨中考察一路,讨论一路。“搬迁的资金从哪里来?” “这么多群众搬走了,有安置的土地吗?” “搬出来之后,如何发展产业增收?”这些问题是代表们提得最 多的,也从侧面反映出易地扶贫搬迁最核心的三个问题。

地从哪出?

青海省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会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土地指标进行置换,然后再对迁出地宅基地复耕平 整,耕地和居住地两不误。进城安置是另一个选择。广西将部分贫困户集中安置到县城,建起10多层高楼供 搬迁户统一居住。“贵州搬迁的主要方式是进城安置。”贵州省水库和生态移民局局长王应政介绍,受条件限 制,贵州耕地资源稀缺,如果只是搬迁到相邻地区继续从事农业生产,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不会有根本性变 化。进城安置不仅解决搬迁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现在盖房若干年后没人住的问题。

钱从哪来?

去年,巴中将4500亩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给成都高新区,筹集逾13亿元用于易地扶贫搬迁。河南也创 新开展宅基地复垦券交易,将建档立卡搬迁贫困户和同步搬迁户宅基地拆旧复垦后的结余指标在省域内公开竞 价交易。“已拍卖两批9291亩,筹集资金27.87亿元,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实现贫困地区土地价值最大化。” 河南省相关负责人介绍。

人往哪去?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产业是根本。巴中市巴州区曾口镇书台村张家大院安置点引进科技公司成立农 民专合社,建立产业示范园3000亩,年人均可增收1600元。湖北省相关负责人介绍,湖北引导各地走特色脱 贫道路,如黄冈市形成了 “罗田一只羊” “麻城一朵花” “英山一片茶”等一批特色产业。另外,加强就业培 训,提高搬迁户劳动技能,也是鼓起“钱袋子”的重要手段。

(2017年9月18曰《四川日报》)


材料二 :

云南:2017年实现29个贫困县摘帽100万人脱贫

2017年云南省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就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提出的年度目标任务展开工 作。先后出台29项配套政策文件、行动计划,行业扶贫政策措施逐步落地。在迪庆、怒江以及“镇弈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实施14年免费教育。

对于我省脱贫攻坚工作仍然面临起点低,底子薄,发展不充分、不全面、不协调等挑战的现状,《政府工 作报告》表明,2017年云南计划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好全面脱贫攻坚战。大方向上,统筹推进“五个 一批”,实现29个贫困县摘帽、1100个贫困村出列、100万贫困人口脱贫。各州市也列出了重点工作要求,例 如昆明把脱贫攻坚工程列入了本年度十大惠民实事中。大理把扶残助残工程当作年度十件大事之一。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我省设立了总规模1152亿元的云南浦发扶贫投资发展基金,支持11个州市贫困乡村 脱贫出列,大理、曲靖等州市因此受惠。

(2017年4月17曰《云南信息报》)


材料三:

曲靖会泽易地扶贫搬迁起成效贫困户建房无负担

走进曲靖市会泽县大海乡观音岩村易地扶贫安置点,60户安居房分成六七排,错落有致地坐落在一个小山坡上,旁边小山上的野菊花迎风盛开。这里安置了5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5户随迁户。村民董兴淮高兴地说:“我用政府补助的5万元建起了占地面积40多平方米的安居房,没有增加建房负担,很是满意!”

董兴淮介绍:“原来我们住的是土墙石板顶,一下大雨就不敢睡,怕水冲进房子来,害怕房后的山垮塌,现在不出钱就住上了新房,孩子在外打工也不担心在家的老人和孩子的安全,他们回来交通也方便。”

据村支书介绍:该村269户689人中,外出务工者达186户546人,占总人口的79.2%,大部分均在东川区务工,务工成为了当地群众的主要收入之一。在安置点一侧的公路边,有致富头脑的人,已带领群众进行白芨等中药材种植,当地传统产业“老家洋芋”也越来越受外地消费者欢迎。

(2017年4月27日《曲靖日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主要围绕易地扶贫最受关注的三大难题展开,列举了青海、河南、巴中等诸多省市摸索出来的经 验办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借鉴意义。
B.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云南省2017年计划脱贫的贫困人口比2016年已经脱贫的贫困人口少,由此可见2017年的扶贫工作成绩将不如2016年的好。
C.材料三用村民董兴淮的例子,生动直观地展现了扶贫前后村民居住环境、生活条件的巨大变化,可见云 南曲靖易地扶贫工作取得了成效。
D.三则材料都注重列数据,使用大量准确、具体的数据来表明全国各地的扶贫工作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2.下列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三则材料虽然报道的对象不同,但都聚焦“易地扶贫”这一热点话题,介绍了不同地区的扶贫工作 情况。
B.曲靖会泽县已有村民在安置点附近种植中药材、发展“洋芋”产业,这与巴中市张家大院、湖北黄冈市 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三则材料的写作方式各异:材料一是搬迁现场会的现场采访和报道,材料二主要是对云南2017年扶贫 工作相关情况的报道,材料三则主要是个案专访。
D.三则材料虽然来源不同,但都体现了新闻媒体关注社会热点、关心国计民生的责任感。
E.材料一列举了全国很多省市的扶贫经验,涉及范围比材料二、三更广,所以材料一的新闻价值更高。
3.结合材料一,试回答易地扶贫过程中的三大问题有些什么解决办法。
2018-01-02更新 | 11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五、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姚名达:“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

1942年5月,日本军队发动浙赣会战,战火再次延烧到了江西境内。6月中旬,位于赣中泰和杏岭的国立中正大学校园内,大学教授姚名迭与在校学生一起组成战地服务团,怀抱着“爱国岂敢后人”的豪情壮志,慷慨激昂地奔向抗日战场最前线。这群平时“以气节相砥砺,以道义相切磋”的书生,在7月7日与日军短兵相接于新干石口村时,充分展现出了中国丈人的坚强与勇敢。团长姚名达身先士卒,率领团员奋勇杀敌。最终,姚名迭与另一名团员吴昌迭,不幸以身殉国。

1905年出生的姚名迭,以身殉国时年仅38岁,无怪乎吴其昌、顾颉刚等昔日同窗师友无不感到突然与惋惜。姚名达去世时,他已经出版了多部著作,包括协助导师梁启超记录整理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古书真伪及其年代》,增补胡适的《章实斋年谱》,以及自著的《刘宗周年谱》《邵念鲁年谱》《朱筠年谱》《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中国目录学年表》等等。从学术的发展看,从来就是可以有天才的科学家,天才的文学家,却不可能有天才的史学家的。对于需要长期积累沉浮的文科教授而言,38岁正是迎接学术上更大发展、更大辉煌的学术年纪。而根据王咨臣先生的整理,姚名达实际上也已经为自己未来的学术研究作出了宏大的规划,他计划要完成《中国史学丛书》12种,《史家传谱丛书》11种,《史法学丛书》21种等著作。其中,完成一部《中国史学史》是姚名达甫入清华便立下的宏伟志愿。即便是已经出版了多部著作之后,他也还是坚持,只有这部《中国吏学史》才称得上不朽。姚名达的逝世,使得他的《中国史学史》只留下了一部1934年的油印本讲义稿,一直未能出版,后世治史学史之学者遍寻不得,皆扼腕叹息不已。

如果不是1932年的那场炮火,姚名达的这部《中国史学史》本来是有可能完成的。1929年3月,姚名达进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除了办公时间以外,他仍旧于清晨深夜,继续史学史的研究,除了陆续发表一些论文和著作外,还积累了许多零零碎碎的小纸片,“上面有许多从史书和文集里找得到的史料,委实有前人所未发现的宝贝。还有我自己对于史学史上的各种思想,自信亦有些独到之处,也记在小纸片上。说来真很痛心,不料在1932年“一·二八’的后二日被倭寇把它和我的家庭完全炸毁了。”突然降临的炮火,不仅毁了他的家,而且也给了从小就喜欢研究历史,并立志要做一个不问世事的历史学家的姚名达巨大的打击。

在伦理学上有过一个经典的问题:爱因斯坦正在写他的相对论,但是隔壁有一场火灾,邻居有个又老又丑、行将就木的老太太需要救护,爱因斯坦到底是救还是不救?每一个人对这个的回答是不一样的。但按照康德的哲学回答,爱因斯坦就是要去救,这才能显示出绝对命令,显示出人的高贵。姚名达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而且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的选择。

1932年的2月8日,在无桌无椅的困境下,姚名达写信给胡适:“我军若败,不容我们再作纸上工夫,我打算从事政治和社会运动。我军若胜,外交必有转机,百业当可逐渐发达,我打算仍旧作史学的研究。”1933年,名达与第一任妻子黄心勉在上海办起了《女子月刊》,拿来做喊醒妇女的播音机。1937年8月,姚名选与妻子巴怡南一起,将他们订婚的戒指捐赠出来,并呼吁全国妇女将饰物捐赠给国家,以增加抗战实力,“用整个民族的力量给日本帝国主义者以致命的打击”。1942年7月,在樟树抗战前线,面对旁人的劝阻,姚名达毅然决然地答道:“唯有能致力抗战,方能胜任建国,若徒有才力而无热血者,比比皆然,又乌睹其为用耶?”如此一步一步地,姚名达作出了自己的选择,这才是真正最高的哲学问题!那才是一个性情人应该做的事情!

1946年,历经劫难的清华大学重返北平,校长梅贻琦在主持学校的重建工作时,特别回顾褒扬了抗战期间牺牲的清华校友姚名达等人,誉其“皆足名垂清华史,实亦母校之光”。2002年,雷洁琼亲笔题词,称赞姚名达为“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69年之后,我们重新回眸这位走向抗日战场的教授,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知识分子勇于担当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姚名达的自我选择,也是清华国学研究院精神的传承,更是整个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战地服务团慷慨激昂地奔向抗日战场最前线,这与姚名达心怀爱国的豪情壮志,并且与学生在一起时“以气节相砥砺,以道义相切磋”分不开的。
B.姚名达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期间,在办公时间以外,还继续史学史的研究,并且将自己对吏学史上的各种有独到之处的思想,记在了小纸片上。
C.姚名达从史书和文集里找到了前人所未发现的宝贝,可惜在1932年“一·二八”的后二日被倭寇全炸毁了,否则姚名达依靠这些宝贝也一定发达了。
D.姚名达从小就喜欢研究历史,并立志要做一个不问世事的历史学家,但是在无情的现实面前,他改变了初衷,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这不影响他的伟大。
E.1946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主持学校的重建工作时,特别回顾褒扬了姚名达等清华校友,这是因为姚名达是清华大学校友中唯一为国捐躯的教授。
2.姚名达的去世让昔日同窗师友感到突然与惋惜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姚名达被称为“整个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17-05-20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