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85 引用次数:161 题号:618259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现代海权可界定为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一个国家在海洋领域或运用海洋所享有的实力、影响力或控制力,它不仅包括海上军事力量,还包括海洋经济实力和海洋科技水平。海权中的海军要素并不足以保证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海军的强大有利于保护国家的海外贸易,反过来,雄厚的经济实力有利于加强海军的实力。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必然要求实施海洋强国战略,这在一定程度上依赖海军实力的加强。但是中国的海权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海权,这主要是由文化传统和外交战略的差异决定的。

与西方文明相比,儒家文明缺乏侵略性和扩张性,这使得中国崛起的范式和要素不同于西方大国。作为殖民主义的受害者,中国一贯反对各种形式的殖民主义,中国经济的强大更多取决于内在的廉价的劳动力和勤劳节俭的民族传统,而不是依赖干涉性的全球海军体系和寄生性的国际货币体系。但是只要国际法还不能完全有效地制止侵略行为,中国就必须发展海军实力,以强化海权。不过中国海权的内涵与西方扩张性的传统海权有所不同,中国海军实力的提升,主要目的在于战术上的自卫和战略上的威慑,从而有效维护国家权益。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南海各国就是趁中国海军实力虚弱,事实上侵占了中国的南沙诸岛。

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外交传统也使中国的海权缺乏攻击性和扩张性,中国海军强国的目的不是干涉他国内政,而是为了从海洋利用与世界和平中获取物质利益和安全保障。中国海军的制海权旨在有限防卫而不是无限战争,而且陆上防卫压力也使海军建设不能从战略层面向战术层面无限推进。战术意义上的海洋维权可由政府执法部门来完成,这样可以减轻国际舆论和外交的压力,也符合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因为执法争端可归因于对国际法实施和解释上的分歧,而战术上的军事行动会因违背和平与发展潮流诱发“中国威胁论”。

通过经济发展和海洋战略实现和平崛起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中国的战略目标是从海洋大国走向海洋强国,而不是与西方国家争夺世界霸权。只有成为海洋强国,才能有效地维护国际海洋法所赋予的基本权利,而海洋霸权国则有可能威胁他国的海洋权益。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潮流以及儒家文化都使中国应坚持和发展海权的和平性内涵,并以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建构和海洋争端的解决能力等软实力来和平地维护其海洋权益。

(摘编自江河《国际法框架下的现代海权与中国的海洋维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海洋强国战略是通过加强海军实力来强化海权,保证经济实力的提升。
B.中国海权的内涵不仅受文化传统和外交战略的影响,也受制于陆上防卫压力。
C.中国海军的主要任务是战术上的自卫和战略上的威慑,因此不会被视为威胁。
D.中国目前主要依靠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建构等软实力来和平地维护海洋权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经济强大的内在原因,是中国迫切需要壮大海军力量成为海洋强国的有力证据。
B.中国南沙诸岛被长期侵占的事实说明目前国际法还不能十分有效地制止侵略行为。
C.本文先通过比较分析阐述了中国海权的特点,然后提出了中国海洋维权的目标。
D.海权中的海军要素和国家经济实力之间的互动关系是阐述中国海权维护问题的基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干涉性的全球海军体系依然存在,中国和平维护海洋权益的阻力就存在。
B.如果国际法能完全有效地制止侵略行为,中国就不一定要发展壮大海军实力。
C.中国海军的制海权旨在有限防卫,这是为了顺应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潮流。
D.如果要驱离他国擅入中国海域捕鱼的渔船,应首选海警而非海军来执行任务。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不都是“传统”的。如果我们把“现代文化”理解为适合于现代工业化与后工业化时代的经济基础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制度,那么我们依然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内容已经相当“现代化”,甚至具有先进性。

中国人民历来把“国”与“家”相连,把“国”视为“家”的扩大,“国家”成为我们华夏子孙最为稳定而深厚的人生依附和精神家园。中国鲜有企图从内部分疆裂土的不肖子孙,即使内忧外患最为深重的时候,中国也少有无政府状态,民族意识则往往更加强烈,民族命运屡屡浴火再生。

儒学之所以充满了现代性,是因为它是一种世俗的社会知识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它用世俗的、建立在实用理性基础上的观点和原则,解决了西方人需要借助神才能解决的信仰问题;同时,它又通过诉诸人的内在道德规范,解决了西方文化中必须通过外力强制立法才能解决的行为规范和社会秩序问题。

儒家思想及其后来的思想发展,包括吸纳融合儒、佛、道等思想而产生的宋明理学,是中国皇权时代占据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绝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上的空想或道德上的虚伪,而是深深扎根于普通人的经验理性、极具实践功能的实用理论。

儒家推崇仁、孝、义、礼、智、信、勇,这是孔子针对当时的天下乱局和人民苦难而提出的政治理想,他为了实现这一政治理想曾四处奔波、处处碰壁。儒家思想鼓励人们带着理想和道德积极入世,匡济时艰,并为此不断完善个人人格修养,锻炼个体意志。这种道德理想曾激励过无数爱国的仁人志士和普通大众。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中和位育”,即思想不走极端,不陷入简单的二元对立,鼓励差异和矛盾双方和谐共存;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万事万物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各有发展。这种和谐思想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可能是医治当今世界种族、民族和宗教冲突的良方。

较之于资本主义的文化,我们可能对一切“封建”的东西更为敏感和反感。但是,如果能够客观地比较和分析中国“封建”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我们往往可以得出两者各有利弊的结论。而且令人惊叹的是,中国文化的长处恰恰是西方文化的不足,而中国文化的短处恰是西方文化的长处,这种东西文化的互补性可以发生在思想、道德、制度、社会、思维等各个层面。

我们显然也不应该以我们的传统文化来排斥现代的西方文明,如果我们以排斥西方文明来弘扬传统文化,把两者完全对立,则无异于开历史倒车,无异于拒绝工业文明、现代科技和现代市场。因此,只有在坚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西方文明成果的前提下,我们恢复和弘扬传统文化才能够达到最为有利的效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文化虽不同于现代文化,但并不都是“传统”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内容已经相当“现代化”,甚至是具有先进性的。
B.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都是一种思想观念,但二者的经济基础不同。儒学的现代性,表现在它是一种世俗的社会知识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
C.宋明理学是吸纳融合儒、佛、道等思想而产生的一种意识形态,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皇权时代曾占据主导地位。
D.儒家推崇的仁、孝、义、礼、智、信、勇的主张,是孔子为了实现个人的政治理想而提出的。这种小我的个人理想主义,使得他在实施这一理想时处处碰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国家”是我们华夏子孙最为稳定而深厚的人生依附和精神家园。即使内忧外患最为深重的时候,中国也很少有人企图从内部分疆裂土。
B.儒家思想是一种意识形态,但它不是知识上的空想或道德的虚伪,而是深深扎根于普通人的经验理性、极具实践功能的实用理论。
C.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鼓励差异和矛盾双方和谐共存,万事万物互相尊重,这种主张对世界和平有重要意义。
D.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虽存在差异,但是各有利弊,可以长短互补。排斥西方文化,无异于逆历史潮流而动,是一种拒绝进步的表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学借实用理性的观点、原则解决了人的信仰问题,又通过诉诸人的内在道德规范,解决了行为规范和社会秩序问题。
B.儒家思想带给人们积极的道德影响,无数爱国的仁人志士和普通大众都受此激励而带着理想和道德积极入世。
C.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中和位育”,不走极端,不陷入简单的二元对立,这些主张和谐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长处。
D.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我们既反感一切“封建”的东西,又希望通过排斥西方文化来弘扬传统文化。
2018-06-12更新 | 3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明代图书的出版分为官刻、家刻与坊刻三种。其中坊刻是书坊主自行投资的、以盈利为目的的出版活动。这里所说的商业出版就是指以书坊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赢利为目的的包括创作、编校、印刷、发行和购买在内的图书制作和传播活动。

在雕版印刷发明前,书籍的生产完全靠抄写,在这种情况下,图书根本不可能实现批量化生产,价格昂贵,一般只有官府以及士大夫阶层才能消费得起,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图书的流通和知识的传播,阅读因此成为精英阶层的专利。即使是在雕版印刷发明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也主要是用来印刷历书、经文和符咒,很少用来印刷其他图书,图书的商品化程度还很低。宋元时期,活字印刷技术的推广大大促进了书籍的生产和流通,在建阳、杭州、成都等地,商业出版开始兴起,书坊刊刻了很多通俗读物,但这一时期,官刻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即使是书坊刻书,也仍然是以传统的经典著作为主,在整个图书市场中,通俗读物的比重还非常低。

晚明时期,尤其是隆庆、万历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一些商业比较繁荣的江南城镇,出现了很多大大小小的书坊。商业出版因此空前繁荣,图书开始大规模地进入商品流通领域,极大改变了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方式,由此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变迁和繁荣。

商业出版的繁荣特别是图书产品结构的变化,既得益于城镇和以工商业者为主体的市民阶层的兴起,反过来又促进了市民阶层这一新兴受众群体的增长。与此同时,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图书受众中士大夫阶层也开始分化,相当一部分士大夫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价值观念以及审美取向和阅读情趣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渐与市民阶层趋同。这些因素进一步促进了通俗文化的传播。原来主要依靠说书人传播的白话小说,向来被归于难登大雅之堂的“俗文化”,但在晚明时期,借由商业出版,白话小说开始成为市民阶层争相阅读的作品,甚至摆上了士大夫的床前案头。从嘉靖年间开始,很多书坊开始刊行这类白话小说,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就是在嘉靖时成书并刊行的,《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虽然成书于元末明初,但其广泛刊行也是始于嘉靖年间。到万历年间,白话小说的出版达至鼎盛并持续至明末。这一时期,《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依然是各大书坊争相刊刻的对象。

晚明商业出版的繁荣以及由此带来的通俗文化的兴起,打破了精英阶层对知识的垄断,阅读不再是文人士大夫的专利,普通市民阶层由此成为图书的受众。通俗文化的兴起也是晚明思想文化世俗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意味着文学走向大众,开始关注普通民众的心理和情感诉求,实际上这也是晚明人文主义思潮兴起的一个重要维度。

(摘编自张献忠《晚明商业出版与通俗文化的劫富勃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坊刻是书坊主自行投资的,通过创作、编校、印刷等来获利的一种出版活动。
B.在书籍发展早期,底层人民难以承受书籍的消费,这一状况在雕版印刷发明后得到了扭转。
C.宋元时期,商业出版开始兴起,通俗读物的刊刻虽已在坊刻中出现,但其所占比重很低。
D.晚明时期,商业出版的繁荣极大改变了原有的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也推动了文化的变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由明代坊刻入手,论述了晚明商业出版在图书流通和知识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B.第二段主要论述了明朝之前我国书籍的印刷流通状况、所印书籍的种类、阅读群体等内容。
C.第四段运用例论证的方法,以白话小说刊行的盛况论述了晚明时期商业出版的繁荣景象。
D.本文主要从历史和文化的层面,论述了我国晚明图书出版的具体过程及对精英文化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商业出版的兴起与发展和活字印刷术的推广、市民阶层的兴起等有很大的关联,促进了通俗文化的兴起。
B.受晚明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社会阶层开始发生变化,部分士大夫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等与市民阶层趋同。
C.晚明时期,很多书坊开始刊印白话小说,白话小说逐渐被市民阶层接受,其出版达至鼎盛阶段。
D.通俗文化的兴起表明晚明思想文化开始逐渐走向世俗化,文学逐渐走向大众、关注大众的诉求。
2018-04-26更新 | 4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民宿业作为在我国刚刚兴起的新生事物,市场发展过快,监管没有跟上,出现一些问题也在所难免。实际上,我国民宿自发展以来质量一直参差不齐。民宿由民间自发兴起,长期以来处于无法可依的发展状态,除了无法保证服务质量,也常常缺乏配套的基础设施;另一方面,由于诚信体系、消费习惯上与西方国家的差异,民宿不应照搬国外模式,更不能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无论条件是否适合都一拥而上。

到旅游局此次出台的标准要求,在市场准入方面,民宿经营者必须依法取得当地政府和公安部门要求的相关证照,且要求民宿单幢建筑客房数量应不超过14间(套),在基本卫生要求方面,规定旅游民宿客房及内部卫生间里的公共用品要“一客一消毒”。 标准的细化,无疑将推动民宿市场走向规范化,但行业标准的出台并不意味着要整齐划一,放弃个性。文件也对民宿发展提出一些软性要求:“需在环境与建筑、设施和服务以及特色等多个方面脱颖而出;注意传承保护地域文化,倡导绿色消费”“ 要求民宿主人热爱生活,乐于分享,要求民宿主人和当地居民形成良好的邻里关系”等。

(选自《2016中国民宿发展研究报告》)

材料二:

(选自《2017年上半年民宿旅游报告》)

材料三:

乡村旅游在全域旅游中占有重要地位,民宿作为乡村旅游接待的必要条件,自然会成为旅 游投资的重点领域。今年全国两会,全域旅游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民宿作为旅游开发的重要抓手和落脚点,未来一个时期必将保持增长势头。它首先加快了旅游住宿“中国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旅游者觉得,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民宿并不比星级饭店差,他们喜欢选择在民宿居住,反过来又推动了住宿业的中国特色化进程。其次更好地满足广大旅游者的住宿选择2016年国内旅游达到44.35亿人次,其中城镇居民占了31.95亿人次。在接待中,民宿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承接作用,既有超过五星级酒店价位的高档民宿,也有卫生干净、价廉质优的中低端民宿,较好地对应了大众旅游者的消费需求。第三,带动了农村和农民直接参与旅游业。与星级饭店相比,民宿对农村和农民的影响更全面、更直接、更有效。它让农民直接面对客源市场,学习和从事宣传营销、接待服务、餐饮烹饪、经营管理,实现了从农民向现代服务业者的转变。

(摘自高舜礼《民宿对旅游住宿“中国化”具有积极意义》)

材料四:

英国政府要求,民宿经营必须结合当地产业、文化及自然生态资源,积极营造地区魅力,打造优质永续的乡村度假环境等。近期,为促进民宿业的发展,英国政府不仅设立各项农政、观光、大学、义工团体及民间业者组织等团体进行监督,还制定了严格的政策法令,并对民宿从业者进行辅导,推动规范化经营。作为亚洲民宿的鼻祖,日本民宿有着体验感好、主题性强等特点。通常日本民宿分为洋式民宿与和式民宿,和式民宿是拥有传统榻榻米房间、食用日本传统菜肴等的民宿;而洋式民宿的经营者多为白领阶层,经营者知识水平较高,审美水平较高,对外来文化有较好的理解。

(选自《经济日报》之《境外民宿旅游发展特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民宿业是由民间自发兴起的,但是目前由于监管跟不上、市场发展过快等,难免存在着一些问题。
B.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旅游者在中国旅游时选择在民宿居住,主要原因是这些民宿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并不比星级饭店差。
C.近期,为促进民宿业发展,英国制订了严格的政策法令,设立农政等团体监督,要求民宿经营必须结合当地资源打造优质环境。
D.全国两会把全域旅游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民宿业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在将来一段时间内必定保持增长势头。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民宿因为处于乡村,故其价格档位难以超过星级酒店,但它对农民的影响很大,农民可以直接面对客源,而星级酒店在这点上很难做到。
B.根据材料二图2的数据可知,人们选择民宿的原因,“民宿有特色”和其“性价比高”占比较高;而“人多,需要住在一起”占比则最低。
C.根据材料二图1可知,2017年上半年,国外民宿每间每夜平均价格比国内民宿的每间每夜平均价格要高一倍多,原因是国外经济比我国要发达。
D.旅游局针对民宿行业颁布的标准要求,非常细化,不仅有硬件设施等刚性要求,也提出了一些软性要求,有了这些要求,民宿业可能会更规范。
E.日本民宿体验感好、主题性强,其分类明确,有洋式民宿与和式民宿,这两类民宿的经营定位有差别,洋式民宿经营者只要了解外来文化即可。
3.根据上述材料,简要说明怎样使我国民宿既规范又富有特色。
2018-04-17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