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85 引用次数:64 题号:652327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古代的管理系统中,“政不下县”是历代大致遵循的一个准则,这给县以下的乡镇、村落自制留下了比较充足的空间。社会控制管理系统可以分为两类:以法律和政令为代表的“硬件”,以民俗文化 为代表的“软件”。当社会分层出现之后,民俗便进入社会的基层,和乡民的生活融为一体。乡村社会的运行主要靠民俗这种不成文“乡规民约”来进行调节。基层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不以强制的行政命令为手段,依赖的是习俗的“调整”这种软性的自控系统。

近代形成的社会规范主要是感染性和监视性的。因某种契机和社会需求,形成了某种乡规民约,并逐渐产生共同感,内化于当地人的身体。同时,作为一种传统,其本身就是生活的寄托、情感、准则和参照, 所有的人都会竭力加以维护,并且通过教化和互相监视促进乡规民约的延续。

我国最早的乡规民约出现在北宋时期,名为《吕氏乡约》,约规涵盖四个方面:德业相劝、过失相规、 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其中“德业相劝”定为首目,意为“见善必行,闻过必改”,“能决是非,能兴利除害”。而“患难相恤”意指乡民自发的互助行为。所谓“官为民计,不若民之自为计”,植根于乡民思想意识的“乡规民约”成为他们个体之间的一种共识和默契,也是他们各种言行的基本遵循和指南。

乡规民约对乡民的影响,一般不具有命令式的强行指派,它也要求一致,但这一致,是潜移默化,循循诱导式的。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 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作为熟人社会,不遵奉乡规民约,有时会受到宗法式的制裁,但其所代表的仅仅是一个宗族或大家庭的意愿,更多的还是民俗惯制的力量。村民依循乡规民约一般并非迫于民俗的威慑,或由这种威慑产生的恐惧,而是民俗给人一种社会安定感和相互亲近感,给乡民的生活带来秩序 和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乡民对传统的依恋。

如今,乡规民约的规范功能由民间进入到国家行政机关。不过,乡村社会生活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又使相关的机构难于胜任所有的规范责任。也就是说,乡民生活以及传统习惯不可能完全进入“机构”。机构的四周是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生活空间里的准则、模式及意义主要来自传统的乡规民约,受制于传统 的民俗。

文明乡风建设在于营造一个民俗传统得以传承和不断发扬光大的生活场域。传统的乡规民约在很大程度上与文明乡风具有一致性,对于乡村社会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文明乡风建设要在尊重原有乡村自治文化体系的基础上,吸纳新时代的法制思想与发展理念,而不是以颠覆传统的乡规民约为代 价,更不能抛弃原有的民俗文化基础另起炉灶。

摘自万建中《传统乡规民约丰富文明乡风建设的底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历代遵循“政不下县”的准则,给县以下的乡镇、村落自制留下了充足空间。
B.社会分层后,法律和政令较难进入社会基层,秩序的维系需要依赖习俗的“调控”。
C.作为传统,乡规民约是生活的寄托、情感、准则和参照,会得到所有人的竭力维护。
D.乡规民约用潜移默化、循循诱导的方式影响乡民,不会以威慑而使乡民产生恐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主要探讨乡约民规对乡村社会运行的调节作用,以及对乡民潜移默化的影响。
B.文章举《吕氏乡约》为例,旨在说明我国北宋以后才出现共识和默契的乡约民规。
C.作者论述过程中运用了说理论证、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方法,说理分析清晰有力。
D.尊重和发扬优秀乡规民约,从而丰富文明乡风建设的底蕴,是作者论述的主要目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社会的运行主要靠乡规民约来进行调节,重视乡规民约更有利于文明乡风建设。
B.所谓“官为民计,不若民之自为计”依赖的是习俗的“调整”这种软性的自控系统。
C.乡村社会生活有特殊性和复杂性,乡民生活以及传统习惯不可能完全进入“机构”。
D.文明乡风建设要尊重原有乡村自治文化体系,不应颠覆传统的乡规民约或另起炉灶。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宋朝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朝代,每一个节日都被宋人发挥到极致。清明节是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各种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②宋朝的清明节的最大亮点应该是蹴鞠。《水浒传》中写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诗圣杜甫《清明》诗中说“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诗人陆游《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中有“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 的诗句。这说明从唐朝到宋朝清明节都有踢球娱乐的习俗。

③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层踢球已经成为时尚,一幅《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皇帝和大臣踢球的情景。宋代社会上还有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足球艺 人。宋代的足球有用球门的间接比赛和不用球门的“白打”两种方式,但书上讲的大多是白打踢法。所谓‘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就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套动作,指用头、肩、背、胸、膝、腿、脚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球终日不坠”。由此看来, 宋代的足球,已由射门比准向灵巧和控球技术方面发展。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发扬互助精神, 宋代的踢球艺人还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做“齐云社”,又称“圆社”。《水浒传》中写到宋徽宗也是“齐云社”的成员。这是专门的蹴鞠组织,专事负责蹴鞠比赛的组织和宣传推广。

④宋代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市民携带炊饼出游踏青。宋代民间,习惯把无馅的食品称为饼,用火烤的叫烧饼,蒸的叫蒸饼,面条叫汤饼,油炸的叫油饼;宋仁宗赵祯做皇帝之后,因为宋仁宗的名字叫赵祯,而蒸饼的“蒸”字和赵祯的“祯”字发音相似,那时说话写字都讲究避皇帝或长辈的名讳,所以,蒸饼就改称为“炊饼”。在当时的汴梁城里,炊饼是一种大众食品,大街小巷都有卖炊饼的。宋朝把有馅的食品叫做馒头。《水浒传》中武大郎每天早起,挑起做好的一担炊饼出门叫卖。武松离家出行前,曾经交待哥哥武大说:你少在外面,早点回家;原先做炊饼十扇笼,以后只要做五扇笼。扇笼就是蒸笼,可以断定,大郎炊饼是蒸出来,而非烤制的烧饼。宋代炊饼是今天的馒头,绝非烧饼,而馒头却是今天的包子或有馅的点心。

⑤宋朝太学与国子监食堂例行加餐,春秋两季加炊饼,冬天供应太学馒头。宋人笔记言, 炊饼深受汴梁城民众喜爱,成为主食。年年清明节,市民携带枣粥、鸭蛋和炊饼,出游踏青。黄庭坚在宽慰病中朋友的书简中说:“病者想渐苏醒能食矣。家园炊饼漫佳,不知堪否?” 诗人杨万里题作《食蒸饼作》:“何家笼饼须十字,萧家炊饼须四破。老夫饥来不可那,只要鹘仑吞一个。”

⑥读《水浒传》我们可探寻出宋朝清明节的习俗,除了传统的祭祀祖先外,更多的是纵情取乐,这说明宋朝的节日已经走下了宗教的圣堂,成为老百姓外出娱乐的载体。通过《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出,宋朝商品经济迅猛发展,市井生活恬静和谐。宋朝清明节丰富多彩的民俗展示了宋朝的繁荣富足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蹴鞠是宋朝清明节习俗的主要亮点,在当时,这种活动仅在上层社会流行,也是足球艺人赖以保障生活的方式。
B.圆社是宋代蹴鞠艺人的专业团体,有助于蹴鞠艺人团结互助和维护切身利益,圆社组织蹴鞠比赛,并进行宣传推广。
C.馒头在宋朝指的是有馅的食品,就是今天的包子或有馅的点心,宋朝太学食堂在冬季例行加餐供应馒头。
D.炊饼是宋朝市民在清明节出游踏青时常携带的食品,当时汴梁城大街小巷都有卖炊饼的,炊饼成为当时民众的主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清明节作为宋朝的一个重要节日被宋人发挥到极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展示了宋朝的繁荣富足,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B.宋代蹴鞠的“白打”踢法是调动身体多个部位完成的一套花样动作,使“球终日不坠 ”,该踢法不比射门的准确性,而比控球的灵巧性。
C.宋代的饼有烧饼、蒸饼、汤饼、油饼等多种,因避宋仁宗的名讳,蒸饼改称炊饼,宋人笔记和黄庭坚的书简都说明炊饼深受民众喜爱。
D.根据《水浒传》有关蹴鞠与炊饼的描写和《清明上河图》,我们既可看出宋朝清明节习俗更多的是纵情取乐,也可看出宋朝市井生活的恬静和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游的《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说明宋朝清明节有踢球和荡秋千的习俗,而杜甫的《清明》诗说明清明节踢球和荡秋千的习俗在唐朝就已盛行。
B.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发展,蹴鞠运动不仅在当时的上层社会流行,还有专业的踢球艺人,而且追求灵巧的控球技术,有专门负责蹴鞠活动的团体。
C.炊饼就是蒸饼,这不仅从《水浒传》中武松和武大郎关于卖炊饼的对话中可以断定,也可以从杨万里《食蒸饼作》一诗的诗题和内容的对照中得到印证。
D.宋朝的节日已经走下了宗教的圣堂,成为老百姓外出娱乐的载体,所以在清明节,人们要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纵情取乐。
2018-04-11更新 | 6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谁把李白贩卖成了古惑仔

最近,大众传播领域的学术语言越来越像在恶搞:一会儿有人吆喝“孔子是丧家之犬”,一会儿有人叫喊“李白是古惑仔”;左边的场子在用京韵大鼓语言讲经,右边的场子在用单口相声语言说史。一个劣质学术“秀场”,正在商品展销会的角落里悄悄地拉开了灰色的帷幕,试图与吴宗宪、小S争风吃醋,一较高下。

与其说孔子是丧家之犬,不如说今天的学术语言自身更像丧家之犬:它离家出走,自暴自弃,在娱乐文化的垃圾堆边东闻西嗅,四处溜达。与其说李白像古惑仔,不如说今天的学术语言自身更像古惑仔:在街头扮鬼脸、吐舌头、哗众取宠,既挑战了“家长”的权威,又骚扰了过往的行人。学术语言已经沦落到“古惑仔”和“丧家犬”的地步,暴露出传统学术思维方式的致命病理。

既不能感受斗室里枯燥和寂寞的乐趣,又缺乏对学术语言自身应有的热衷和信念,更没有找到进入公众传播领域的有效途径或话语方式,于是选择“离家出走”,到街头去卖狗皮膏药,还制造了一种学术思想进入公共领域的幻觉。这种思维放弃学术话语的理性原则,将它翻译成最时髦、最热门的“无厘头”语言,甚至不惜娱乐化(大话、恶搞、骇人听闻的新名词),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与公众对话。对此,公众惊诧不已——这就是学术?怎么越看越像初次登场的娱乐小明星滑稽、拘谨的业余表演?这种拙劣的方式,是学术思维中的小媳妇心态的表现:在强大的娱乐话语这个“婆婆”面前哆哆嗦嗦,并以模仿“婆婆”为荣。

传统学术话语的传播,主要是靠大学讲堂、学术沙龙和专业杂志。公众话语的传播,主要是靠一般的报纸和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或“公众论坛”。民间话语的传播,主要是靠生活空间(饭局、客厅、酒馆、街道、广场),再加上今天的网络BBS等。在新的公共话语空间的建构过程中,单一的话语形态的孤立状态,没有对话和交锋,只会使它日渐枯萎。让各种不同的话语方式(学术思维、公众诉求、民间语言)相互碰撞,取长补短,或许会使它们同时呈现出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但前提是,彼此必须坚守自身的原则和底线,不是放弃原则而同化为一种更低级的东西。

学术思想进入公共传播领域,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情,目的是将各类思想从讲堂和斗室的狭小空间,转移到更广阔的公众空间,参与公众对话。但是,如何转移,是否有效,却一直是一个难题。毫无疑问,无论是将传统学术思维强行插进公众传播,还是将学术完全变身为娱乐,都是无效的方法。一位“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将“左”的道德观与“右”的认识论融合防止僵化保守。这种融合,要求对传播知识的语言进行探索和创新。

今天的学术明星和学术贩子所采用的语言,似乎摆脱了传统学术话语的弊端,其实并没有自己的语言,而是租借娱乐明星哗众取宠的语言。学术话语仿佛从娱乐垃圾堆里随手捡起的一个塑料袋,将孔子、老子、李白们塞在里面兜售。他们从一种极端(抽象化的极端)转向另一种极端(娱乐化的极端)。这正好应了民间的一句谚语:戴了狗皮帽,丢了狐狸皮。

1.对目前部分学术语言选择“离家出走”的原因,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某些学术研究人员坐不了冷板発,被大众传播领域的热闹景象、吴宗宪和小S们的风光无限所诱惑,所以某些学术语言变了身。
B.某些学术研究人员缺乏对学术语言自身应有的热衷和信念,不能在枯燥和寂寞的斗室里感受乐趣。
C.学术语言在向娱乐语言学习的一些尝试中,没有顾及到自身的原则和底线而迷失了自我。
D.学术语言的小媳妇心态,使得它在进入公众传播领域时,以最时髦、最热门的“无厘头”的语言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近来,大众传播领域出现的学术语言的恶搞现象,暴露出传统学术思维方式的致命病理。
B.让传统学术话语、公众话语、民间话语互相碰撞,取长补短,就会使它们同时呈现出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
C.学术思想进入公共传播领域,是值得提倡的,但如何转移,是否有效,还需要对传播知识的语言进行探索和创新。
D.传统学术话语,在新的公共话语空间的建构过程中,需要对话,需要融合,否则, 就可能会消亡。
3.根据全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娱乐文化中有一部分是垃圾文化。学术话语不能放弃原则而同化为一种更低级的东西。
B.学术思想进入公共传播领域,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情。所以,把网络BBS作为传播学术思想的主要阵地,现在是学术思想参与公众对话的一条很好的途径。
C.将传统学术思维强行插入公众传播是无效的方法,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就是在制造出一种学术思想进入公共领域的幻觉。
D.作者把认为“李白是古惑仔”的北大博士和说“孔子是丧家之犬”的北大教授都认定为是哗众取宠的学术贩子,他们只配到垃圾堆里去捡塑料袋。
2018-10-27更新 | 2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警惕悬浮的“伪现实”电视剧

当前,电视剧创作正以强有力的姿态向现实回归。《人民的名义》《鸡毛飞上天》《情满四合院》《生逢灿烂的日子》等一系列优质的现实题材作品,成为2017年中国电视剧最为瞩目的收获。

在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中国视协发布重点现实题材电视剧剧本征集等的推动下,2018年被看作是“现实主义回归年”,观众对现实题材创作充满期待。

热潮之下,一些“伪现实”题材电视剧却在滥竽充数。

有的剧集悬浮于生活披着。披着“现实题材”的外衣,本质依然是换汤不换药的偶像剧。虽然选取当下为时代背景,剧情却是被柔光镜过滤后的生活,满是华服、跑车、奢侈品、高档酒店的消费符号和“霸道总裁爱上我”的网文套路,不接地气,细节失真,迎合的是感官愉悦,而非艺术审美。比如前不久播出的《谈判官》,聚焦高端谈判专家这一不为公众熟悉的精英群体可惜的是,本该成为剧情核心的谈判技巧、职业伦理成了恋爱情节的点缀,主人公三言两语搞定谈判,缺乏说服力,现代职业包裹的还是套路化的剧情。

有的剧集悬浮于时代。现实题材不等于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的本质是一种创作理念和创作手法。它不是简单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或者一加一等于二的逻辑来描绘现实,而是要从真实的人、事、物和客观的历史逻辑出发,通过对当下和过往两种时空的准确把提,呈现其发展轨迹和规律,触发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观照。所以,现实主义作品一定是勇于直面现实,介入现实,富于时代性,有助于建构和引领社会价值观的反观当下部分现实题材作品题材重复、视野狭,止步于对生活汤汤水水的浅层复刻,有的家庭伦理剧只有家庭生活没有社会生活,有的都市言情刷依然在贩卖陈腐的价值观,远远落后于新时代的社会变迁丰富多元的现实生活,无法满足成熟观众的审美诉求,日益增长的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

有的剧集悬浮于人性。优秀电视剧在反映生活的同时揭示人性,在情节的铺展中让观众实现生活的预演,以符合生活逻辑和事理逻辑的人物形象树立主流价值观,引发共鸣给人以启迪。经典作品总是与典型人物相伴而生。回顾那些让我们久久感动、引发广泛社会影响的电视剧,我们难以忘怀的一定是源于生活,典型独特的“这一个”人物形象,比如《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石光荣、《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历史的天空)里的姜大牙、《潜伏》里的余则成、《亮剑》里的李云龙……然而,当下一些现实题材电视剧追求狗血的戏剧冲突,开着情节的列车狂奔,却将人物留在了始发地。表现婆媳关系就陷于一地鸡毛,表现职场关就陷于腹黑阴谋,表现两性关系就陷于三角恋……单薄的创作路径下是脸谱佗的人物以无病呻吟、小情小爱、笑闹取代对人物的深入刻画和人性的探寻追问,既不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不符合艺术的真实。

追问这些“伪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生产过程,我们会发现,造成其悬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随着近年影视行业的持续高温,越来越多的人才和资本加入,为行业持续发展给入新鲜血液,成为产业不断升级的基础。与此同时,一些行业之外的资本人力大量涌入,影视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建设与之匹配的制度、法规甚至是行业共识和道德约束成为当务之急。不断做大的影视蛋糕,生产新的神话,也生产诱惑和泡沫。在这当中,有人抱以投机心态,把现实题材和现实主义作为迎合主管部门的标签:有的是追逐市场热点,将影视剧创作等同于快消品生产,把大IP加流量明星作为判断市场收益的依据,而不顾电视剧作为文艺作品本身的规律和价值;还有的是创作者与创作对象、创作手法错位,缺少对生活本质的提炼,对社会发展的认知,对时代精神的把握,甚至是自身缺少文化修养和价值。

实际上,影视剧的创作、生产、接受、批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伪现实”题材电视剧混淆视听,不仅背离现实题材和现实主义的常识,伤害了那些专注现实主义创作,以工匠精神打磨作品的从业者,更为严重的是会伤害观众信任与市场秩序。

改革开放40年来,现实题材一直是电视剧创作的重镇。几代影视人在现实主义指引下创作一批批经典作品,那些由生活提纯的韵味、诗意和思想成为一代代观众的文化食粮。新时代赋予现实主义强大的生命力,赋予现实题材辽阔的生长空间。真情书写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形塑我们时代的主流价值观,是影枧行业理应承担的使命与担当。

(摘编自人民报《警惕悬浮的“伪现实”电视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电视剧创作正以强有力的姿态回归现实,涌现现实主义创作热潮,因此一批优秀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应运面生。
B.悬浮于生活的“伪现实”题材电视剧,为了迎合观众的感官愉悦,不仅用柔光镜过滤剧情,还用“青春偶像”的外衣来掩盖其本质。
C.当下部分现实题材作品,远远落后于新时代的现实生活,.无法满足成熟观众的审美诉求和日益增长的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
D.“伪现实”题材电视剧悬浮的原因是一些行业之外的资本人力大量涌入,投资者抱着投机心态,追求市场收益最大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从2017年中国电视剧瞩目的收获和对2018年“现实主义回归年”的展望期待入手,引出对当前“伪现实”题材电视剧的思考。
B.文章详细展示了“伪现实”题材电视剧的三个具体表现,探究其产生原因,分析其危害性,指明解决的方向,条理清晰,发人深省。
C.文章主体部分使用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证明当前一些“伪现实”题材电视剧在滥竽充数,提醒人们要警惕这些悬浮的“伪现实”电视剧。
D.文章末段指出,要解决“伪现实”电视剧的问题,影视行业应真情书写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形塑我们时代的主流价值观,承担起使命与担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谈判官》创作团队能够紧扣谈判技巧、职业伦理这一核心剧情,去掉恋爱情节的点缀,就不会沦为一部“伪现实”电视剧。
B.现实题材电视剧追求刷情的戏剧冲突无可厚非,但同时一定要塑造源于生活、典型独特的人物形象,否则难以感动观众,引发广泛社会影响。
C.“伪现实”题材电视剧会带来众多危害,相关部门警惕之余,应该建设与影视行业匹配的制度,法规甚至是行业共识和道德约束。
D.“伪现实”题材电视剧背离现实题材和现实主义的常识.混淆视听,是对那些关注现实主义创作,以工匠精神打磨作品的从业者的伤害。
2018-05-19更新 | 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