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曹雪芹(1715-1764)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89 题号:7374407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中旬),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竞流出沁芳闸去了。

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蹋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之不迭,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宝玉着了急,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王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揉着眼睛,一面笑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①’。”宝玉听了,笑道:“你这个呢?我也告诉去。”林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

宝玉一面收书,一面笑道:“正经快把花埋了罢,别提那个了。”二人便收拾落花,正才掩埋妥协,只见袭人走来,说道:“那里没找到,摸在这里来。那边大老爷身上不好,姑娘们都过去请安,老太太叫打发你去呢。快回去换衣裳去罢。”宝玉听了,忙拿了书,别了黛玉,同袭人回房换衣不提。

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节选自《红楼梦》第23回)

注 ①样子像银子实际是焊锡做的枪头。比喻外表很好看,但实际上不中用。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A.本章回中的《会真记》又名《莺莺传》,元代改为杂剧《西厢记》,和《牡丹亭》都是表现青年男女反抗封建礼教束缚,追求自由爱情的杰作。
B.《林黛玉进贾府》中《西江月》说宝玉“愚顽怕读文章”,此文却写了宝玉读<<西厢记》,“怕读”的是四书五经,一“怕”一“爱”体现了宝玉天生爱自由的性格。
C.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宝玉将自己和黛玉比作《西厢记》中的张生和崔莺莺,虽为调笑之语,却是心意的流露。
D.宝玉惜花,将花瓣抖落池内,随流水而去;黛玉惜花,以土掩埋,不让被外面的污水糟蹋。两人做法不同,体现的是两人观点分歧和性格差异。
E.宝黛二人共读《西厢记》,黛玉一人独听《牡丹亭》,小说写得摇曳多姿变化而不重复。
2.“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这里的景物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结合节选的这一段文字,概括并分析黛玉的形象特点。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宝黛共读《西厢记》

①且说宝玉自进花园以来,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谁想静中生烦恼,忽一日不自在起来,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出来进去只是闷闷的。茗烟见他这样,因想与他开心,左思右想,皆是宝玉顽奈烦了的,不能开心,惟有这件,宝玉不曾看见过。想毕,便走去到书坊内,把那古今小说并那飞燕、合德、武则天、杨贵妃的外传与那传奇角本买了许多来,引宝玉看。宝玉何曾见过这些书,一看见了便如得了珍宝。茗烟又嘱咐他不可拿进园去,“若叫人知道了,我就吃不了兜着走呢。”宝玉那里舍的不拿进去,踟蹰再三,单把那文理细密的拣了几套进去,放在床顶上,无人时自己密看。那粗俗过露的,都藏在外面书房里。

②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①,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

③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④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之不迭,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馀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⑤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②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宝玉着了急,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揉着眼睛,一面笑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宝玉听了,笑道:“你这个呢?我也告诉去。”林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

⑥宝玉一面收书,一面笑道:“正经快把花埋了罢,别提那个了。”二人便收拾落花,正才掩埋妥协,只见袭人走来,说道:“那里没找到,摸在这里来。那边大老爷身上不好,姑娘们都过去请安,老太太叫打发你去呢。快回去换衣裳去罢。”宝玉听了,忙拿了书,别了黛玉,同袭人回房换衣不提。

⑦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③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节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注]①《会真记》,唐代元稹作传奇,名《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后来金元人把这个故事演为诸宫调和杂剧,称为《西厢记》。也有仍借用唐传奇《会真记》旧名去称杂剧剧本的。②《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张生称自己是“多愁多病身”,莺莺是“倾国倾城貌”。③“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你在幽闺自怜”等句见汤显祖《牡丹亭》。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贾宝玉与林黛玉共读西厢的画面,塑造了两个热爱文学、志趣相投的青春少男少女形象。
B.宝玉将《西厢记》藏起来,说“不过是《中庸》《大学》”,他内心慌张,极力掩饰,表明他知道自己读的是当时的“禁书”。
C.黛玉微腮带怒,薄面含嗔,转身就走,要到贾政和王夫人跟前告状,既要躲开口没遮拦的贾宝玉,又要避免把这个敏感的话题进行下去。
D.“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宝玉将自己和黛玉比作《西厢记》中的张生和崔莺莺,看似调笑,却是心意的流露。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虽然情节没有太大起伏,但作者笔触细腻,尤其是对林黛玉心理描写细致,颇能吸引读者。
B.本文运用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来刻画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C.黛玉形象随宝玉出场和离场而变,前写黛玉见宝玉尽是“笑”,后写宝玉离去黛玉独自“愁”,情节安排巧妙而有深意。
D.小说多次引用《牡丹亭》戏文,不仅有助于刻画人物,戏文本身的缱绻缠绵、典雅隽永也带给读者极大的审美享受。
3.结合选文,分析本文所表现出来的黛玉的形象特点。
4.试比较宝玉和黛玉两种葬花方式及其传递的思想感情。
2022-06-28更新 | 16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相关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刘姥姥见到凤姐之前,作者对王熙凤的形象就曾有过几次重要铺垫,请以曹雪芹的名义或口吻帮读者作个回顾,并谈谈这样构思的理由。
2.假设你想校订一部接近曹雪芹原文的真本《红楼梦》,在校对这段文字(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的问道:“怎么还不请进来?”)时发现,加点处通行的版本皆作“慢慢”,只有某一版采用的是“漫漫”,请说说你最终会选定哪种表述,并拟写一则校勘条目说明理由。(不超过80个字)
3.王熙凤给刘姥姥二十两银子前的一段台词(“且请坐下”至“就暂且先拿了去罢”)虽然简短,内涵却很丰富,但不少演员念得平淡。假设你是《红楼梦》剧组导演,需要给演员说戏,请帮忙剖析这段台词背后的意思,并在语气、表情等方面作出指导。
4.凤姐接待刘姥姥的言谈举止,有人认为骄矜傲慢,有人认为恰当得体。请选择一方,找一个角度写一段辩论词。
2021-09-03更新 | 10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至晚饭后,待贾母安寝了,宝钗等入园时,王善保家的[注]便请了凤姐一并入园,喝命将角门皆上锁,便从上夜的婆子处抄检起,不过抄检出些多余攒下蜡烛灯油等物。王善保家的道:“这也是赃,不许动,等明儿回过太太再动。”于是先就到怡红院中,喝命关门。当下宝玉正因晴雯不自在,忽见这一干人来,不知为何直扑了丫头们的房门去,因迎出凤姐来,问是何故。凤姐道:“丢了一件要紧的东西,因大家混赖,恐怕有丫头们偷了,所以大家都查一查去疑。”一面说,一面坐下吃茶。王善保家的等搜了一回,又细问这几个箱子是谁的,都叫本人来亲自打开。袭人因见晴雯这样,知道必有异事,又见这番抄检,只得自己先出来打开了箱子并匣子,任其搜检一番,不过是平常动用之物。随放下又搜别人的,挨次都一一搜过。到了晴雯的箱子,因问:“是谁的,怎不开了让搜?”袭人等方欲代晴雯开时,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王善保家的也觉没趣,看了一看,也无甚私弊之物。回了凤姐,要往别处去。凤姐儿道:“你们可细细的查,若这一番查不出来,难回话的。”众人都道:“都细翻看了,没什么差错东西。虽有几样男人物件,都是小孩子的东西,想是宝玉的旧物件,没甚关系的。”凤姐听了,笑道:“既如此咱们就走,再瞧别处去。”

说着,一径出来,因向王善保家的道:“我有一句话,不知是不是。要抄检只抄检咱们家的人,薛大姑娘屋(蘅芜苑)里,断乎检抄不得的。”王善保家的笑道:“这个自然。岂有抄起亲戚家来。”凤姐点头道:“我也这样说呢。”一头说,一头到了潇湘馆内。黛玉已睡了,忽报这些人来,也不知为甚事。才要起来,只见凤姐已走进来,忙按住他不许起来,只说:“睡罢,我们就走。”这边且说些闲话。那个王善保家的带了众人到丫鬟房中,也一一开箱倒笼抄检了一番。因从紫鹃房中抄出两副宝玉常换下来的寄名符儿,一副束带上的披带,两个荷包并扇套,套内有扇子。打开看时皆是宝玉往年往日手内曾拿过的。王善保家的自为得了意,遂忙请凤姐过来验视,又说:“这些东西从那里来的?”凤姐笑道:“宝玉和他们从小儿在一处混了几年,这自然是宝玉的旧东西。这也不算什么罕事,撂下再往别处去是正经。”紫鹃笑道:“直到如今,我们两下里的东西也算不清。要问这一个,连我也忘了是那年月日有的了。”王善保家的听凤姐如此说,也只得罢了。

又到探春院内,谁知早有人报与探春了。探春也就猜着必有原故,所以引出这等丑态来,遂命众丫鬟秉烛开门而待。众人来了。探春故问何事。凤姐笑道:“因丢了一件东西,连日访察不出人来,恐怕旁人赖这些女孩子们,所以越性大家搜一搜,使人去疑,倒是洗净他们的好法子。”探春冷笑道:“我们的丫头自然都是些贼,我就是头一个窝主。既如此,先来搜我的箱柜,他们所有偷了来的都交给我藏着呢。”说着便命丫头们把箱柜一齐打开,将镜奁、妆盒、衾被、衣包若大若小之物一齐打开,请凤姐去抄阅。凤姐陪笑道:“我不过是奉太太的命来,妹妹别错怪我。何必生气。”因命丫鬟们快快关上。平儿丰儿等忙着替待书等关的关,收的收。探春道:“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我原比众人歹毒,凡丫头所有的东西我都知道,都在我这里间收着,一针一线他们也没的收藏,要搜所以只来搜我。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治,我去自领。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不觉流下泪来。

[注]王善保家的:荣国府大房太太邢夫人的陪房,也是邢夫人的心腹。

(节选自《红楼梦》第七十四回:“感奸谗抄检大观园,矢孤介杜绝宁国府”)

文本二:

其实,一部长篇小说的众人物,既是分别的一个个的个体,又是统一的作者的感受、理念、人格与特有的审美目光的外化。说起《红楼梦》中的众多的人物,他们既是纷纭多样的,又毕竟都是曹雪芹的笔下所出现的,是曹的经验、感受、回忆、留恋、叹息、悲哀与顿足切齿的产物,又多半是书的主角贾宝玉的眼光的产物。

屠格涅夫有“屠格涅夫的女性”一说,高雅,热情,敢于承担,敢为天下先,无限的迷人,鼓舞人。契诃夫的女性则是另一类,她们怀疑着,努力着,失望着与等待着,她们也是一种契机,一种呼唤,一种渴望,对于新生活,对于梦想,对于激情与献身,对于一切在沙皇时代没有的东西。

而曹雪芹的众女儿们呢?美丽、聪明、充满魅力和不幸、不能主宰自己的身体与感情、任凭命运的吞噬是她们的共同特点,在这一点上,不仅黛玉和宝钗并无差别,晴雯、芳官、妙玉、小红与元、迎、探、惜(原应叹息)四个春之间也并无区别,尽管她们的命运在俗人看来有天壤之别。

她们当然都是封建制度与思想的祭品,她们的身体、思想、灵魂直到一举一动都处于无孔不入的封建控制之下。

(节选自《王蒙说红楼》)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抄检大观园选择在贾母安寝和众人入园之后,一方面是担心惊扰到贾母,另一方面也是要尽量做到全面查检,防止通风报信,有所遗漏。
B.王善保家的在抄检大观园中多次“喝命”手下人,可以看出其人平常就是狗仗人势,自我感觉良好,稍有权力,就要欺压别人。
C.凤姐在面对宝玉和探春询问时,都选择撒谎说“丢了一件东西"。这表现出她左右逢源、圆滑世故和欺上瞒下的性格特征。
D.探春对抄捡之事早得信息、有所准备,可以看出她心思缜密,颇有管理才干,同时也表现出她刚毅果敢、敢于反抗的性格。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袭人和晴雯两人面对抄捡的反应截然不同,一个是“任其搜捡”逆来顺受,一个是“尽情一倒”蔑视、反抗,形成鲜明对比。
B.凤姐与王善保家的在不搜查蘅芜苑一事上达成共识,虽一笔带过,但隐藏的信息极为丰富,某种程度上暗示了薛家举足轻重的地位。
C.宝玉的旧物件在怡红院和潇湘馆的丫鬟中搜查出来,与书中宝玉赠物的情节形成照应,主要是要表现宝玉的叛逆思想。
D.《红楼梦》一书中贾家和甄家照应着来写,探春以甄家抄家之事来指斥抄检大观园这件事,暗示了贾家将像甄家一样走向败落。
3.“王善保家的”这一人物在设置上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4.王蒙认为:“一部长篇小说的众人物,既是分别的一个个的个体,又是统一的作者的感受、理念、人格与特有的审美目光的外化。”请结合文本二分析文本一中出现的人物凤姐、袭人、晴雯、黛玉和探春的统一性。
2021-07-10更新 | 1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