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8 题号:924868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宋元山水画经历了北宋(主要是前期)南宋、元这样三个里程,呈现出彼此不同的三种面貌和意境。

“无我之境”中的“无我”,不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说这种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甚至有时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并不能自觉意识到。它主要通过客观的描写对象,传达出作家的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从而这种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也就更为宽泛、广阔、多义和丰富。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便是这种优美的“无我之境”。它并没有直接表露或抒发某种情感和思想,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极为清晰地表达了作家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感。北宋画的“无我之境”由于不使用语词,因此比上述陶诗还要宽泛。五代和北宋的大量作品,无论是关全的《大岭睛云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董源的《潇湘图》以及巨然、燕文贵、许道宁等,都客观整体地把握和描绘自然,表现出一种并无确定观念、含义和情感,但具有多义性的“无我之境”。

如果看一下南宋马远、夏圭等那许许多多的小品:深堂琴趣,柳溪归牧,寒江独钓……我们就会发现细节真实和诗意追求正是它们的美学特色。它不再像前一时期那样宽泛多义,而是要求得更具体和更分化了。尽管标题可以基本相同,但由画面展示出来的情调诗意却并不完全一样。应该说,比起北宋那种意境来,题材、对象、场景、画面是小多了,一角山岩,半截树枝都成了重要内容,占据了很大画面;但刻画却精巧细致多了,自觉的抒情诗意也更为浓厚、鲜明了。这是不是“有我之境”呢?是,又不是。相对于第一种意境,可以说是。艺术家的主观情感,观念在这里有更多的直接表露。但相对于下一阶段来说,它又不是。因为无论是在对对象的真实描写上,还是在抒发主观情感上,它仍然保持了比较客观的态度。

上述第二种意境可以说是形似与神似,写实与诗意的融合统一,矛盾双方处在和谐状态中。但形与神、对象(境)与主观(意)这对矛盾的继续发展,在元代社会氛围和文人心理的条件下,便使后者绝对压倒前者而直接表露,走到了与北宋恰好相反的境地:形似与写实迅速被放在很次要的地位,极力强调的是主观的意兴心绪。自然景物不过是通过笔墨借以表达“不能不尽”的主观心意罢了。“远山一起一伏则有势,疏林或高或下则有情。”这当然是标准的“有我之境”了,它开拓了宋元山水画中的第三种意境。

(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无我之境”主要体现在山水画和田园诗中,而小说则限于自身特点,并不具备这种艺术境界。
B.北宋的大量作品,如关全的《大岭晴云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等都客观整体地把握和描绘自然。
C.北宋山水画具有整体而多义,宽泛而不细致的特点;而南宋山水画注重艺术家主观情感的直接表露,不注重客观写实。
D.在第二种意境中,形似与神似这对矛盾双方处在和谐状态中,但在元代走到了与北宋恰好相反的境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通过与诗的“无我之境”作比较,最终论证了北宋山水画的思想情感具有多义而丰富的特点。
B.文章分析了南宋山水画既是又不是“有我之境”,是为了论证第二种艺术境界较第一种意境在自觉的抒情诗意方面更为浓厚,鲜明。
C.文章论述了宋元山水画“无我之境”从“无我之境”逐渐向“有我之境”推移的“细节真实和诗意追求”及“有我之境”这三种面貌和意境。
D.作者在论述这三种面貌和意境时,字里行间没有因自己的兴趣,倾向而偏好任何一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我之境”主要是纯客观地描写对象,艺术家的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因而作品的思想情感往往更为宽泛、广阔。
B.由于引用的陶渊明的这几句诗没有直接表露或抒发某种情感和思想,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就极为清晰地表达了作家的思想和情感。
C.南宋的山水画有的标题可能和北宋的一样,但刻画更为精巧,能表达出某种较为确定的思绪,感受。
D.“有我之境”开拓了宋元山水画中的第三种意境,与上述北宋,南宋的两种意境鼎足而立,各擅胜场。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光束里的微尘

秦德龙

他在漫不经心中发现,一束光透过窗户射了进来,而静谧的光束中,悬浮着一些微尘。他伸手去抓,却什么也抓不住。那些微尘忽然飘动起来,瞬间消失在幽暗深处。

渐渐的,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微尘是在光束中存在的。如果试图挡住它们,它们即会遁失。

微尘尚且如此,那么个体生命呢?离得开阳光吗?

到阳光下面去,晒晒太阳。他时自己说。

每一枚太阳都是新鲜的。

他曾经到过大海,也到过大山,还到过城市里,感受着太阳带来的温暖。是的,大千世界,让他感慨,可后来,他还是厌倦了一切。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何况,他无法忍受来自生活的挤压,从各方面的挤压。

他再次回到蜗居的小屋,每天对着电脑,虚构着人生。这天,他百无聊赖,在电脑上敲下几个文字;“昂贵的证据”。很快,电脑便跳出了博尔赫斯的诗句:“这是多么昂贵的证据,尘土,使我们相信难免一死。我们放慢脚步,压低嗓音,走过一列列缓慢的墓碑……”

博尔赫斯的诗句,在他心里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他一遍一遍地默读着那些诗句,不住地洗刷着自己的心灵。自己是多么渺小啊,犹似一粒微尘,微不足道!火热的生活,自己有什么资格去批判呢?该拥抱它才是!

于是,他打点行装,来到了太阳照耀的乡下。

他看见一个老农民头顶着烈日,扶着耕牛身后的犁铧在田野里劳作。也许是累了,老农民慢慢地吆喝耕牛停下,然后,楗出一支烟,坐下来休息。香烟从老农民的鼻孔中袅袅冒出,景象美极了。他看得发呆,忘记了时间。

老农民没有搭理他,在老农民的心中,他是不存在的。老农民吸完了烟,缓缓地站起了身子,重新吆喝耕牛犁地。

他昂头走了,去寻找乡村新的风景。他边走边想,自己也就是一粒微尘,如果没有阳光的照射,别说舞动起来了,恐怕已不知飘向了何方。

灵魂啊,需要阳光!

回到生存的城市,他找来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了“微生”论坛。每晚,坐在电脑前,发表自己的感悟。那些深邃的思想伴随着妙语连珠,洒向广袤的宇宙。以往,他几乎是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的,落落寡合。从乡下回来后,他像变了个人,生命中总有使不完的热情。他似乎有许多话要说,不说出来,灵魂无从安放!

人们悄悄地打量着他,议论着他。

他知道,自己也就是个普通人。

普通人得有普通人的活法,得过普通人的日子。

不久,他就找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每天,夹着公文包或拎着手提电脑,行走在路上。

又后来,他娶妻生子,建立了一个安康和谐的幸福家庭。

只是,一个人孤静的时候,他会回忆从前的日子。这时候,他就打开博尔赫斯的诗集《里科莱塔》,为自己读上一段。然后,对着灿烂的银河遐想,把神秘的夜空瞭望。

他依旧在“微尘”论坛里发表自己的言论,这都是他对人生的观察、体悟。他也没想到,自己会有许多粉丝。这些粉丝不断地要求他更新论坛里的帖子,把精辟的论断展现给大众。

他无法满足粉丝们的要求,只是按部就班地做着想做的一切。他把自己比作一只老黄牛,他喜欢勤勤恳恳的老黄牛。

有一天,妻子问他:“你为什么喜欢老黄牛呢?”

他若有所思地说:“在乡下,有一位老农民。扶着老黄牛身后的犁铧在犁地。”

妻子又说:“你这个人就是喜欢低调。”

他温厚地笑道:“我看见了光束里的微尘,只有阳光照射它,它才会舞动。不知为什么,我觉得,老黄牛就是这种品格——需要阳光!”

接下来,他和妻子同声朗读博尔赫斯的诗句:“这是多么昂贵的证据,尘土,使我们相信难免一死。我们放慢脚步,压低嗓音,走过一列列缓慢的墓碑……”

妻子陶醉地说:“让我们一起慢慢地老吧。”

他笑道:“还是让我先死吧,死在你前头!”

妻子捶了他一下,充满诗意地说:“想得美,谁先死谁有福,还是你送我吧。”

他揽住妻子的肩头,幸福地笑了。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从“他”的视角来描写老农头顶烈日扶着耕牛身后的犁铧在田野劳作与休息的情景,及其从中获得的感悟,这为下文写“他”的思想转变作了铺垫。
B.小说叙事中穿插精警的议论,如“灵魂啊,需要阳光”“普通人得有普通人的活法,得过普通人的日子”等,是为了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也使故事更加完整。
C.小说中“老黄牛”这一反复出现的意象既是主人公“他”品格的投射,也起到疏通行文脉络、贯串叙事结构的作用,增添了行文脉络的层次感和节奏感。
D.水说写人们对“他”的打量、评议,从侧面衬托“他”从乡下返城后生活态度变化之大;写妻子对“他”的称道,从侧面表现“他”谦卑、朴实的个性。
2.小说中前后两次引用博尔赫斯的诗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光束里的微尘”为题有什么好处?请从情节、人物、主题三方面简要分析。
2018-12-04更新 | 10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以胡适为代表的自然音节节奏论,以达意自然与自由为原则;以郭沫若、戴望舒为代表的情绪节奏论以抒情自然与自由为准绳。这两种节奏观基本上都偏重一端,或重意,或重情。“自然与自由”一开始就留下了巨大的理论拓展空间,诗人个体的诗学观念在“自然与自由”的旗帜下分化变异乃至重新聚合。新月诗派对现代诗歌和谐节奏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创作,即是对“自然与自由”理念的合理延伸,也是对诗情、诗意、诗性的和谐调匀。

徐志摩在《诗刊弁言》中说:“我们几个人都共同着一点信心,……我们信自身灵性里以及周遭空气里多的是要求投胎的思想的灵魂,我们的责任是替它们搏造适当的躯壳,这就是诗文与各种美术的新格式与新音节的发现。”这种宣言式的诗学理想拉开了“格律与音节”试验的序幕。在《诗刊放假》中,徐志摩总结道:“我们也感觉到一首诗应是一个有生机的整体,部分与部分相关联;正如一个人身体的秘密是它的血脉的流通,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它的内含的音节的匀整与流动。”

徐志摩的言论大体上代表了新月派音节试验的初衷和经验。他意识到标榜“格律”的可怕流弊,会使人误以为外在的整齐就是格律而陷入形式主义,原因就在于学诗者只留意“整齐”而忽略“整体”,而后者才是新月派音节试验的原则。而将诗歌连为一个整体并获得生气的关键就是“音节”,故而诸多新月诗人都将“音节”与“整体”一并论述。

“音节”在新月诗人笔下也是一个涵义复杂的概念,闻一多最初是将“音节”作为“声音的节奏”之缩略语使用,后又将“音节”“格律”“节奏”等作为同义术语处理;徐志摩、陈梦家等人,都是将“音节”对译“rhythm”,即现代意义上的“节奏”。

“和谐”意味着意义和声音之间、视觉和听觉之间、内质与形体之间关系的协调,这个调和的过程即是将诗融为有机整体的过程。饶孟侃指出:“一首完美的诗里面包含的意义和声音总是调和得恰到好处,在表面上虽然可以算它是两种成分,但是其实还是一个整体。”和谐体现了新月诗人的美学理想,而达到这一理想的关键就落在音节(节奏)上面。

在新月诗人之前的诗论中,对新诗节奏单位关注不多。在命名上,大都以“节”称之,肇始于胡适的《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率先提出节奏单位“节”,又提出以“意义和文法的自然区分”为节奏单位划分原则。

新月诗人提出的节奏单位术语有闻一多的“音尺”和饶孟侃的拍子。闻一多认为英诗中的音尺与中国诗中的“逗”相对应。闻一多借用英诗中的“音尺”来分析中国古代诗歌,认为其相当于中诗之“逗”。在闻一多1926年写成的《诗的格律》中,已经用“音尺”来分析现代新诗了。

在“和谐节奏”理念的引领下,新月诗人将诗歌视作一个和谐的体系,他们认为节奏体现的是一种和谐关系,即一种“音节流转和有机整体”的美学效应并付诸创作实践之中。

(摘编自王雪松《论新月派的和谐节奏诗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胡适与郭沫若、戴望舒所提倡的“自然与自由”节奏论,给诗人们的创作留下了极大的理论空间。
B.整齐强调的是诗歌内部含有的音节的匀整与流动,而整体则属于诗歌呈现出的外在形式。
C.徐志摩在《诗刊弁言》中以理想化的诗学宣言阐述了诗歌的新格式及新音节具有的重要意义。
D.闻一多借用了英诗中的“音尺”这一术语,在他看来,音尺与几千年来中国诗歌中的“逗”相对应。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以两种新诗节奏观引出新月诗派的现代诗歌和谐节奏理论,奠定了下文论述的基础。
B.第二段引用徐志摩《诗刊弁言》和《诗刊放假》中的话,论证了音节对诗歌的重要作用。
C.文章在论述新月派和谐节奏诗学问题时,使用了例证法、引证法,增强了论述的说服力。
D.文章逐层递进展开分析,并重点论述了新月诗派“和谐节奏”理论对中国新诗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然与自由”理念对诗人们的诗学观念有重要影响,新月诗派对该理念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B.音节能将诗歌连成一个整体,获得生气;“音节”概念的涵义在新月诗人笔下具有复杂性。
C.过分推崇格律,势必使人产生误区,进入一种形式主义,导致学诗的人只会注意到诗歌外在的形式。
D.和谐是诗歌呈现出的一种有机状态,表现为诗歌的意义与音节、视觉与听觉等之间关系的协调。
2018-09-14更新 | 2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思想史常常不愿意叙述思想仿佛停滞或显得平庸的时代。从思想史的叙述形式上说,也许是因为天才思想的缺席,使习惯于过去按照思想家来分配章节的撰述者觉得无从措手,于是使思想史不得不出现“空白”;从思想史的叙述观念上说,也许是因为进化论的乐观主义使思想史家相信,这只不过是可以省略的时段,他们的责任是把思想史写成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大链条;从思想史的写作心情上说,也许是这个时代的平庸难以激动历史学家,千人一面的沉闷打消了他们深入探究的欲望。可是,这一方面是由于“由今溯古”的思路,今人预设它是“空白”,往往是因为先已在心中预存了一个对思想历史的价值判断尺度,另一方面是“因人设岗”的写法,撰写者断定没有足够设置到章节的思想家,于是把这些“二三流”的思想一概忽略不计,于是,思想史仿佛有了断裂,有了空白。

可是,如果换一种思路,也许“空白”恰恰是一种有意思的内容,而“断裂”恰恰是一种有意义的连续。在中国书论画论中有一种据说是最中国化的理论,就是画的空白处也是画,字的笔断处即见精神,纸上未曾着色的地方,可能是云天水色,也可能是需要阅读者以体验补充与想象的地方,蕴涵了最富有包孕性的内容,飞白处恰恰特见意趣,笔笔丰润饱满,可能就有夯实之嫌。问题是,思想史并不是艺术性的书画,它不能总是一笔带过,去指望阅读者自己想象和填充思想史的空白,照理说,思想史不仅要写那些充满“变异”的时代,而且要写那些平缓地“绵延”的时代,历史阅读者和艺术欣赏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他不能随意想象空白处的历史。

可是,似乎思想史写作者很看不上那些平庸和停滞的历史时段,于是思想史也留下了一些空白,然而这些空白并没有像书画中的空白和飞白那样,给人深刻的意味,却使得思想史显得上气不接下气。这可能并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因为,思想的历史常常在保持存在和改变存在之间来回摇摆,表面上看来有起有伏有张有弛,所谓稳定秩序和改变秩序之间的紧张,延续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打破固有的社会架构之间的紧张,每一个思想时代都被这两种倾向所笼罩,时而寻求保守既定的文化秩序,思想史表现出平庸似的稳定,时而努力寻求创造新的文化形式,思想史又表现出异乎寻常的跳荡,在“变异”与“绵延”、“凸显”与“蛰伏”之间,思想始终书写着自己的历史。因而,在那种似乎停滞的年代,思想的历史恰在前行,“空白”的背后,其实写满了未发表的文字。

(选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

1.下列对文中“思想史上的‘空白’”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思想史上“空白”的产生与撰写者“由今溯古”的思路和“因人设岗”的写法有关。
B.思想史上的“空白”不能随意由历史阅读者去想象,而需要以体验进行补充与夯实。
C.思想史上的“空白”源于撰写者的价值判断,认为那是缺少意味的可以省略的时段。
D.思想史上的“空白”往往见于秩序稳定、生活方式传统、文化秩序保守的历史时段。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思想史家相信进化论的乐观主义,他们认为平庸的时代是可以省略的,思想史应是不断推陈出新的大链条。
B.思想史上的“断裂”是一种有意义的连续,思想史上的“空白”是一种有意思的内容,这是最中国化的理论。
C.思想的历史常常在保持存在和改变存在之间来回摇摆,表面上看来有起有伏有张有弛,实际上并不正常。
D.在思想时代“变异与绵延”“凸显与蛰伏”“跳荡与稳定”的紧张之间,思想始终书写着自己的历史。
3.思想史上的空白与书画论中的空白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2018-04-27更新 | 1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