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2 题号:930531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诗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所谓“兴”的作用,在中国诗歌传统上可分两个方面来看。

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诗经》上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鸟“关关”的叫声,引发君子求得配偶的情意,就是“兴”的作用。但宇宙间不只草木鸟兽等种种物象能引发我们的感动,人世间种种事象也能引起我们的感动。《诗经》“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是写对时代动荡不安的感慨,这也是引起人感动的一种重要的因素。

“兴”的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只要你在读李白、杜甫的诗歌时也能产生与他们同样的感动,那么你也就有了与李白、杜甫同样的诗心。不过,诗在使人感动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是一对一的感动,就是闻一知一,不产生更多的联想。陆放翁和他的妻子分离之后又在沈园相遇,他写了一首《钗头凤》,千百年之后,我们仍然为陆放翁的悲剧和他的感情所感动,这就是一对一的感动。

可孔子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一的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有一次,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于是子贡就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诗经》里所说的是璞玉的切磋琢磨,与做人本不相干,可子贡却从中悟到做人的道理,这正是“诗可以兴”的感发。由此可见,诗的作用不仅是使作者有一颗不死的心,而且也使读者有一颗不死的心;不仅有一对一的感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

同样,西方文学理论中也有类似“兴”的说法。接受美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读者反应论”,认为读者的兴发感动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读者可分成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去理解。第二个层次是能深入一步的读者:他们能够从艺术的表达、文字的组织、形象的使用等各方面去欣赏作品。第三个层次是“背离作者原意”的读者:他们对作品的解释可以不必是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引发。只有这第三个层次的读者,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

南唐中主的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王国维从中看到了什么?看到一种“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悲哀和感慨。晏殊的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写的是相思爱情,王国维说这是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种境界!王国维的这种感发正是中国诗歌中让人心不死的“兴”的作用。

(摘编自叶嘉莹《什么是好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就作者方面而言,“兴”的作用既包括见物起兴又涵盖因事象而引起感动。
B.就读者方面而言,“兴”的作用表现在读者对诗人的诗歌作品产生与诗人同样的感动上。
C.《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都是事象引起的我们感动。
D.我们读李白、杜甫的诗歌和陆放翁的《钗头凤》,我们产生了与他们同样的感动,这是“兴”的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论述“兴”的作用,主要从作者和读者两个方面展开,接着用大篇幅重点论述了后者。
B.文章主要采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相结合的方法,既援引了古代经典中的言论,又以《诗经》及唐宋诗词为例,方式灵活。
C.文章通过对东西方文学理论的对比论证,突出了阅读中读者兴发感动的重要性。
D.文章段与段之间衔接十分紧密,如中间四段的段首句都既承接上文又引出下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诗可以兴”的感动不仅是一对一的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子贡从切磋琢磨句中悟出做人的道理,无疑当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之一。
B.对作品的理解越背离作者本来的意思,就越能体现读者具有生命感悟能力。
C.读明月即懂明月,读清风即懂清风,从表面理解作品,都是第一层次的读者。
D.孔子的“诗可以兴”不是说诗仅仅能够感动一位读者,而是能感动无数读者。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走出校园后,公众大多从媒介渠道继续获取科学方面的知识,对于大量的读者、听众和观众来说,这些渠道是无所不在的,特别是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下,信息呈指数式增加。越是这样,越需要科学家积极地发声,澄清事实,破解谣言,传播正确的科学知识。

可以说,科学新闻出现在大众媒体中的历史和大众媒体渠道存在的历史一样悠久。只不过不同历史时期或者在不同文化情境下,撰写这些科学新闻的人会存在一些差异。比如在科学建制化和科学家职业化前后,很多科学家还十分愿意同媒体进行交流,他们或接受采访,或撰写文章,并且他们欣然地利用那个时代的媒体渠道和公众分享他们开展科学探索的故事。

但是,随着科学研究发展出了自己的专业语言,人才培养机制、成果传播渠道和平台、同公众进行交流的模式发生了变化。科学记者逐渐成为了衔接科学家与公众的纽带,因而科学家、记者和公众也被称为科学传播的铁三角,所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我们常说:科学家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发现者、生产者、创建者。因为科学家处于科学研究的最前沿,在其所属的领域里游刃有余,所以同专门从事科学传播的机构和媒体相比,他们可以最大限度避免科学知识在传播过程中出现差错,保证科学传播的正确性。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科学传播十分重要,但是他们与媒体交流的频率却不是很高,更不要说他们会主动联系媒体传播自己的科研成果了。那么为什么有些科学家在媒体面前会保持缄默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对科学家与媒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思和考察。

和其他所有的新闻内容一样,科学新闻在本质上倾向于片段性叙述。记者们更愿意就某个议题的具体事件写一些短文,而不是长篇累牍的主题式报道。这背后的原因是大多数媒体生产过程的快节奏,特别是在当前媒体内容生产实时更新的情况下,新闻生产周期无法等待长达数月之久的科学过程的完成。而且科学记者也不可能全景式报道科学新闻。首先是因为没多少普通读者关注和自己无关的内容。其次还要考虑传播分层的问题,记者在写文章时已经在心里描摹了一个读者群,所以面面俱到也不可能写出好的新闻报道。此外,记者们往往只针对科研过程的某一个环节或片段撰写稿件,并且希望读者们能够从这些只言片语中勾勒出全景,并对该科学研究感兴趣。这样就难免会给很多科研成果的传播带来一些片面性,也会导致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有所偏差,进而让科学家对记者产生误解。比如我们开展的一项调查就显示,一半以上的受访科学家认为媒体报道往往夸大其辞或者断章取义,许多复杂的科学研究结果被记者过度简化,使科学家不敢再发言,而出现这种情况的一部分原因在于专业主义缺失。

此外,不得不承认的是,当前我们处于一个流量社会中,在这种情况下,“标题党”成为了获取公众关注的敲门砖,而且“标题党”这个潮流似乎愈演愈烈,似乎不“标题党”无“爆款”俨然成为了准规则。那个有关“饿死癌细胞”的说法,即便当事人对这种做法也是哭笑不得,还有施一公《生命科学认知的极限》的演讲转眼就变成了《施一公:我的认知再度崩塌了,世界可能根本就不存在》!可以说这种做法无意或有意地伤害了某些科学家,让他们对媒体产生了不好的印象,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旦有不好的经历,那么他们可能会选择“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长此以往,科学或者说科普会被“玩坏了”,甚至是“搞丢魂了”,最终让公众越来越不理解科学,这无疑脱离了科普的本质和精神。

当然,我们也需要承认,科学家其实不太了解媒体的工作机制,这可能也是造成科学家误解媒体的一个原因,毕竟科学新闻的生产有系统性的流程,从选题、采编、成文、编辑,到最终出现在读者面前,会有很多环节,科学家不可能全部了解。与此同时,科学记者的角色从宣传者转向批评和评论者,在如何看待科学研究和科研结果方面,科学家和记者有着不同的视角和看法,因而有必要理顺科学家与媒体的关系,打通科学传播的链条。

(摘自《知识分子》2018-3-31,有删节)

1.下面对“科学家与媒体”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大多科学家十分愿意接受媒体采访,他们可以通过媒体渠道和公众分享自己的科学探索故事。
B.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和媒体平台交流的模式发生了变化,因而科学家、记者和公众形成了铁三角关系,使得科学记者逐渐成为了衔接科学家与公众的纽带。
C.同专门从事科学传播的机构和媒体相比,科学家可以最大限度避免科学知识在传播过程中出现差错,保证科学传播的正确性。
D.绝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科学传播十分重要,特别是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下,更需要他们积极地发声,澄清事实,破解谣言。
2.下列表述不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由于大多数媒体生产过程的快节奏,记者不能做到全景式报道,他们更愿意让科学家们就某个议题的具体事件而写一些短文。
B.记者们撰写稿件往往要考虑自己心里描摹的读者群是否对该科学研究感兴趣,难免会给很多科研成果的传播带来一些片面性。
C.“标题党”潮流似乎愈演愈烈,一些媒体为了获取公众关注,追求“爆款”效应的做法有意无意地伤害了某些科学家,让他们对媒体产生了不好的印象。
D.不同历史时期或者在不同文化情境下,撰写科学新闻的人会存在一些差异,但我们不能否认媒体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
3.下面对文意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闻媒体自有其工作机制和系统性流程,科学新闻从选题到出版的一系列环节,科学家不可能全部都了解。
B.科学新闻出现在大众媒体中的历史和大众媒体渠道存在的历史一样悠久,可见科学传播的链条早已打通,科学家和媒体的关系也一直是非常密切的。
C.要想获得科学家的信任,媒体记者应该不断提高科学素养,遵循专业报道规范,做好前期功课,做出高质量的科学新闻报道来。
D.科学家应该通过媒体发声,传播自己的科研成果,通过与媒体建立积极和谐的关系,改善科学传播的质量和品味。
2018-05-07更新 | 15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促进司法公正的深度和广度会进一步提高。然而,在当下以及可见的将来,人工智能对于司法公正的促进依然是有限度、有条件的。

首先,人工智能无法完全取代法官,只能辅助法官裁判。虽然目前人工智能在完成任务的复杂性和形式上越来越逼近甚至超过人类,但人工智能依然无法理解哪怕是最为简单的人类情感。人工智能应用于司法裁判的前提是将裁判过程标准化和模型化,但司法实践中,裁判的过程无法完全标准化,评价事实、解释条文、类比推理以及最终判决过程中的利益与价值权街都是计算机的短板,需要依赖人对法理人情的细致感受与安帖处理。诚然,简单的案情分析与法律适用中,人工智能可以一展身手,但是在需要综合性、策略性思考的疑难案件中,人工智能的适用范围将大大压缩。

其次,人工智能的基础是数据和算法,但是目前司法机关已有的数据并非完全正确无误。如果不经筛选,人工智能不仅可能固化数据错误,而且会扩展错误的影响范围,损害司法公正。即使数据正确,计算机学习的“专家经验”以及由此设计的算法也可能包含经验提供者和算法设计者固有的价值偏好,从而影响司法公正而且由于算法属于企业的商业秘密,受其影响的当事人无法对其进行质证和审查,有违背正当程序原则的嫌疑。

最后,人工智能固然可以弥补人类知识与信息的不足,但同时也对包括法官在内的法律人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官若没有良好的信息检索技巧与甄别能力,海量的信息只会降低司法效率,甚至误导法官,损害司法公正。而且,人工智能提供给法官的信息是描述性而非规范性的。换言之,人工智能只能表明过去案件是这样,未来案件在多大概率上可能这样,但无法表明未来的案件应该这样。因此,人工智能的结论只能是法官说理的论据而不能替代说理。事实清楚、逻辑严谨、兼顾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说理,是司法公正最重要的体现,其依赖于也应该依赖于法官的职业素养还有人工智能化的法官评价体系表面为机器的客观评判,但受制于参数与算法设置,本质上是一种同行评价体系,法官需要呈现出高于同行的裁判水准才能获得更高的评价等级,因此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悖论是,人工智能的司法适用对提高法律人的职业素养有潜在的负面影响。人工智能辅助司法是基于对既往经验的总结和分析,过分依赖可能抑制法律人的创造性发挥,还可能会给裁判者推脱责任留下空间。不仅如此,当越来越多的司法工作由人工智能完成,初入法律行业者的训练机会将被压缩,未来法律职业人才的技能和经验可能不足。长久地看,这也会最终制约司法人工智能的发展,因为司法人工智能需要法律人的经验作为深度学习的内容。

法学家庞德曾期许,新一代法律人不应该将他们在立法和政治中合法的领导权让给工程师、自然主义的经济学家”。在信息科技的时代,这一期许的挑战前所未有,但接受了这一挑战的法律人才有可能为司法公正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王婧《反思人工智能的司法应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人工智能对于司法公正的促进是有限度的,未来其深度和广度都会得到发展。
B.裁判过程标准化和模型化是人工智能应用于司法裁判的前提,能确保司法公正客观。
C.人工智能的基础是数据和算法,但数据无误,算法公允,也无法完全保证司法公正。
D.人工智能化法官评价体系本质上是一种同行评价体系,要求法官不断提高职业素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人工智能的司法应用所存在的不足为立论基础,重点论证了其发展趋势。
B.文章认为人工智能无法理解人类情感以此论证了人工智能无法完全取代法官
C.文章认为司法公正要求准确严谨有效的说理以此强调法官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D.作者认为司法人工智能对提高法律人的职业素养有负面影响会制约自身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法实践中的裁判过程无法完全标准化疑难案件目前超出人工智能的适用范围。
B.计算机算法属于企业的商业秘密,他人无法对其进行操作,必然会损害审判公正。
C.如果法官缺乏良好的信息检索技巧与甄别能力,司法人工智能的作用就无法发挥。
D.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深入运用,将对新一代的法律人提出更大、更严峻的挑战。
2019-03-12更新 | 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为缓解工业原料不足,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从境外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但与之相伴而来的,是屡禁不止的“洋垃圾”走私与严重的环境污染。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2018年1月,我国正式施行禁止“洋垃圾”入境新规,停止进口包括废塑料、未分类的废纸、废纺织原料等在内的4类24种“洋垃圾”。到2019年年底前,将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表示,我国禁止“洋垃圾”入境新规,对广义、狭义上的“洋垃圾”都做出了限制,“一方面,多部门联动布下铁网,将非法垃圾挡在国门之外;另一方面,严控合法的固体废物进口,减少总量,提升品质。”“时代变了,政策需要根据发展阶段进行调整。禁止‘洋垃圾’入境,是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刘建国说。

(摘编自《人民日报》赵贝佳、杜海涛《减轻生态环境负担,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材料二

中国大幅提升固体废物进口标准的举措无疑让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洋垃圾”输出国感到不适应,垃圾出口国仍在努力寻找能替代中国的办法。各国抛出了不同的想法:据媒体报道,欧盟表示正在考虑对塑料使用征税,英国打算将一些垃圾转移到东南亚国家,美国则要求中国取消上述禁令。但专家指出,这些建议都不是长期并可以在垃圾管理方面建立一个新的全球秩序的解决办法。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刘晓宇教授指出,中国禁止“洋垃圾”入境的政策短期内无疑会对美澳日等传统垃圾输出国的相关产业造成一定影响。但从长远看,此举不仅将大幅提升中国国内相关企业处理本国固体废物的能力,增加回收率,降低固体废物处置的单位排污量,从而进一步解决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会倒逼全球固体废物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和相关技术的进步,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摘编自“参考消息网”平悦《“洋垃圾”禁令越收越紧日媒:中国环保对策来真的》)

材料三

长期来看,禁令最终的目标无疑是提高国内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率,甚至倒逼出前端垃圾分类,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认为,制造业面临三种选择——国外再生资源、国内再生资源和新的材料。随着中国能源资源税率的上升,新原材料的成本在上升;而“洋垃圾”被禁止之后,再生行业的原材料供给缺口只能依靠国内的“土垃圾”来补足,这会倒逼国内的“土垃圾”做好后端处理,再进一步倒逼前端的居民社区垃圾分类做得更好。但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教授杜欢政对此表示怀疑。他表示,国内的资源量不足是中国从国外进口废弃物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真实的现状是,即使中国全方位推动生活垃圾分类,资源量依然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针对矛盾的根源环境问题,杜欢政认为,根本上这是处置固体废弃物的产业该如何进行提升的问题。只要规模化的处置企业能保障污水处理、空气治理、职业卫生,就不应该全面禁止进口废品。

李志青也认为,不能一棍子打死“洋垃圾”,认为所有的再生资源都是弊大于利。完善的市场应该是允许进口,但要满足中国管制的要求和标准。这个环境标准可以定得很高,因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破坏环境的成本也理应提高。

(摘编自《中国经济导报》冯灏<“洋垃圾”被禁有望倒逼“土垃圾”分类回收升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8年1月,我国正式施行禁止“洋垃圾”入境新规。这一举措是根据时代变化而进行的调整,也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B.中国禁止“洋垃圾”入境的政策短期内无疑会对美澳日等传统垃圾输出国的相关产业造成一定影响。但从长远看,此举有助于全球生态安全。
C.李志青认为,“洋垃圾”被禁止后,再生行业的原材料供给缺口只能依靠国内的“土垃圾”来补足,这会倒逼国内的“土垃圾”做好处理。
D.杜欢政表示,国内的资源量不足是中国从国外进口废弃物的根本原因,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处置固体废弃物的产业尽快提升品质。
2.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网”、《中国经济导报》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2019-11-04更新 | 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