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64 题号:941473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传承了1000多年的灵璧钟馗文化,就是中国民间艺术长河中的一脉。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审美价值,是全球多元文化体系中卓具特色神秘幽深的一元。

②至于钟馗之说,初见于唐朝张说《谢赐钟馗及历日表》所云:“中使至,奉宣圣旨,赐画钟馗一及新历日一轴……屏祛群厉,馈神象以无邪……”。由此而知,钟馗图最初随历日表由长安皇宫大内颁发。为“驱除群厉”,五代杭州吴越王沿袭上代故事,除夕日由画工绘钟馗击鬼图。至宋代,钟馗已不再是皇家颁发于臣属之物,寻常百姓亦“岁首贴钟馗于门”。民间相传钟馗捉鬼的故事,家喻户晓,更敷衍出钟馗为人,灵璧所绘钟馗才是其本像的写真,而这一说法在古籍里也得以验证。清初著名学者金埴在其所著《不下带编》中曾记载:“钟(馗)乃灵璧人,至今后裔在焉,多以丹砂绘其祖像,而货以资食。上有县篆者,尤灵应云。”

③钟馗是集“图腾”演变、传说、皇帝梦幻、民间习俗于于一体而形成的民神。他沟通了天地人三界,奔走于人鬼神之间,既是神话的、传说的、梦魇般的人物,又是现实的、俗世间的人物。他既威严勇猛,有“誓除天下妖孽之气概”,又慈祥善良,有“庇护天下苍生之情怀。”因而深受人民群众的爱戴。但钟馗没有自己专门的庙宇,人们祠奉他主要是悬挂钟馗神像。因此钟馗画像在钟馗信仰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④钟馗画的渊源,最初由轩辕黄帝首创的驱邪傩舞中的方相氏衍化嬗变而来,是正气战胜邪恶的精神支柱,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自诞生以来就具有鲜明的民众性和特有的文化内涵,它反映了民众的思想、情感。盖因古代人们对自然、疾病缺乏科学的认识而产生恐惧感,对灾难的发生认为是鬼怪作祟,想象着用更狰狞的面孔去战胜鬼怪,于是创作出钟馗跨着猛虎,挥舞着宝剑,斩妖驱邪,表现出神勇威力的形象,从而让人们消除对邪恶势力的恐惧,驱鬼避邪,而灵壁钟馗画因“灵应”尤受人们的欢迎,具有民间艺术土而不陋、俗不伤雅的艺术审美情趣,融宗教史、民俗史、哲学史、美术史、文学史于一体,具有精神文化与审美功能的双重价值。

⑤随着社会与文化的发展,钟馗画的主旨逐渐由打鬼驱邪祛病演变为祈祥纳福,寄托了美好愿望,表达了人们的祈愿。如画钟道与蝙蝠,叫做“福到眼前”“福临贵府”;画“如意”和“蝙蝠”叫“如意来福”等。画家笔下的钟馗是英武、豪放、威严中有点憨厚、文雅、平和,充满幽默又饱含温情。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对贪官污吏奸佞小人官吏深恶痛绝,于是借助钟馗打鬼祛邪的故事,表现钟馗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高尚廉洁,画中的钟馗头戴乌纱,身着官袍,有一股阳刚凛然之气,被世人誉称为“判子”“灵判”,表达了除尽人间邪恶势力的强烈的愿望。

选自2019年11月15日“文化网”《安徽灵壁钟馗文化的历史与现状》,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钟馗之说,初见于唐朝,钟馗图在唐代、五代和宋代时,其作用为驱除群厉,除夕日由画工绘钟馗击鬼图,寻常百姓贴钟馗于门上。
B.钟馗自诞生以来就具有鲜明的民众性和特有的文化内涵,反映了民众的思想、情感,是正气战胜邪恶的精神支柱。
C.钟馗沟通了天地人三界,奔走于人鬼神之间,既是神话的、传说的、梦魔般的人物,更是现实的、俗世间的人物。
D.钟馗画中,人们画钟馗与蝙蝠,叫做“福到眼前”,画“如意”和“蝙蝠”叫“如意来福”等,寄托了人们祈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2.对文章结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采取总分的结构方式,从钟馗之说、钟馗画的渊源和钟馗画在不同时期所表达的主旨来诠释钟馗文化的内涵。
B.二与三段、四与五段都是并列关系,分别从钟馗的角度和钟馗画的角度来论述钟馗文化。
C.文章引用“清初著名学者金植在其所著《不下带编》中的记载”,论证了钟馗是人,其捉鬼的故事,家喻户晓。
D.全文采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来论证了钟馗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审美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钟馗画像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狰狞神勇的面孔到英武、豪放、威严的面孔,其文化内涵亦更加丰富。
B.钟馗深受人民群众的爱戴,但他没有自己专门的庙宇,因此人们就悬挂钟馗神像来祠奉他。
C.钟馗画因“灵应”尤受人们的欢迎,土而不陋,俗不伤雅,具有精神文化与审美功能的双重价值。
D.钟馗画中,被世人誉称为“判子”“灵判”的钟道,头戴乌纱,身着官袍,有一股阳刚凛然之气,表达了人们要除尽人间邪恶势力的强烈的愿望。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文人以诗书入画,于山水、花鸟等自然物象中寄兴托志、抒情达意,自王维,经苏轼、赵孟頫、董其昌诸先贤,成文人画一脉,传至当代,不断开创写意新境。文人画讲究笔墨情趣和诗书画印综合修养的传统、画格简淡的境界追求,以及崇尚和谐仁爱的审美理想,在当下依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赵孟頫的“作画贵有古意”和韩愈的散文中“文以载道”的复古理论其实是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应该说,赵孟頫是南宋院体向元代文人画过渡的一个桥梁,这也是他在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性之所在。赵孟頫为什么提出画要有“古意”?他说,画无古意,百病丛生。画无古意,虽工无益,这一切的根源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尚朴的理念。

尚朴即主张俭朴,是不拘泥于外象的一种文化追求。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凡所有象皆是虚妄——眼睛所看到的象,都是会时刻变化的幻象,因此要追逐内在的真实,追逐宇宙真理,追逐人的真性情。说到底,就是追逐“大道”。“道”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失道则病,得道则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乃至绘画莫不如此。

绘画必须尊重大自然的规律,也就是尊道而行。所以,赵孟頫提出“书画同源”,这里的“同源”就是同一道源,书画都是从大道而来,这就是文人画的文化内涵。可以说,找到事物本源的大道,便占有了整个宇宙。这就是中国的哲学。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变化中,让我们从弘扬传统文化的角度,找到它最积极的力量。

要从文化的本源看待文化精神和审美。审美的根源是什么?是文化。文化的根源是什么?是众生的根本利益。凡是符合众生根本利益的文化,就是正确的文化,就有正能量。利益有眼前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之分。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应该找到符合众生、符合全人类根本利益的文化,而从这样的文化生发出来的才是真正的审美。

《淮南子》有记载,东方有君子之国,《山海经》亦云其人好让不争。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建立和谐世界、世界大同的一颗种子,一颗文化种子、尚朴的种子。我们不是不重视经济,但我们不追求奢华;我们不是没有竞争,我们的竞争是争之以理的君子之争。《淮南子》的“君子之国”比老子“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境界还要高。老子的理念是独善其身,是出世的,《淮南子》讲的好让不争的君子之国,却可以适用于整个世界。就像习总书记所说,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路。国与国之间携手共商未来,这样还会有战争吗?这岂不是人民的福祉?我们对经济发展的态度,也是在道的基础上,合理地利用大自然,而不是无限制地追求。这就是东方人的适可而止、中庸之道。

中国文人画的特点恰恰就在于此,核心就在于此。传统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系,我们要尊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国家乃至为世界创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选自《文人画的现实意义》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赵孟頫认为,画无古意,百病丛生,画无古意,虽工无益。故凡作画者,都应有古意,都应将传统文化融入画中。
B.作者认为,《淮南子》比《老子》要高明些,因为其好让不争的思想比独善其身的思想要高明。
C.“中国文人画的特点恰恰就在于此,核心就在于此。”一句中的“此”指的是传统文化精神中的尚朴理念。
D.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凡所有象皆是虚妄,因此要追逐内在的真实,追逐宇宙真理,追逐人的真性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举赵孟類为例,阐述他的文人画的创作观点,即“作画贵有古意”,目的是为了证明中国文人画的一个“文人”特点就是为了证明中国文人画的一个“文人”特点就是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B.作者举例论证中国文人画的发展,认为以诗书入画,于山水、花鸟等自然物象中寄兴托志、抒情达意,自王维开始,经苏轼、赵孟頼、董其昌等大家们发展,成为中国文人画之一脉。
C.文中将画家赵孟頫与文学家韩愈放在一起,实是以韩愈的“文以载道”的思想来论证赵孟頫“作画贵有古意”,这里赵孟頫的“古意”与韩愈的“道”是相通的。
D.作者在论证文人画的现实意义时,先表明观点,指出文人画具有现实意义,然后举例论述文人画的传统文化的特点,再联系现实从宏观的角度谈其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文人画画中有诗,画中有书,于山水花鸟等自然物象中寄兴托志、抒情达意,自王维,经苏轼、赵孟頫、董其昌诸先贤,成文人画一脉,几千年来,不断开创写意新境。
B.要从文化的本源看待文化精神和审美。意思就是从众生的根本利益来看待文化精神与审美。凡是符合众生根本利益的文化,就是正确的文化,就有正能量。
C.赵孟頫是南宋院体向元代文人画过渡的一个桥梁,就因为他提出“作画贵有古意”的观点,这与韩愈的散文复古理论其实是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这也是他在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性之所在。
D.习总书记所说,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路。这既符合中国人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2022-07-28更新 | 6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传统文化,始终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首要的价值标准。一向主张先爱国,后立家,信奉无国便无家,“家”为小家,“国”是大家。不管是国泰民安,还是国难当头,都要先大家而后小家。中华民族历来反对涣散分裂,追求团结统一,强调群体优势,崇尚众志成城。爱好和平,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向主张“和为贵”,追求天下大国的太平盛世,奉行“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仁为本,反对战争,反对暴力,反对冤冤相报,主张以德报怨。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和生命意志。传统文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信奉“天道酬勤”,勉励人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上独特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骨,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着深刻的大智慧,是东方哲学的杰出代表。这大智慧集中体现在“儒、道、释互补”之中。儒家思想以孔孟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仁”。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以“中庸之道”为哲学理念。“仁爱”与“中庸”,均极富智慧。道家思想以老庄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道”。以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为主要内容。其代表性著作《易经》,是中国学问之根据,《易经》中的智慧渗透在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而《道德经》和《庄子》,亦为两部智慧奇书,其中的奥妙哲思尤为士人与士文化所推崇。中华道家文化之“道”,是深邃的大智慧。佛教的智慧也是精深奥妙,不可穷尽。儒、道、释,分而观之,各自智慧超群;综合起来,三位一体,交融互补后,其智慧在古代登峰造极。儒道释互补,便凝练出“外儒内道”“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天地精神,人间情怀”等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智慧与胸襟。上述儒道释互补的哲理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度,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有睿智的头脑与博大的胸襟。

(摘编自《文艺生活·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与意义》)

材料二:

儒家的仁心——和谐世界,稳定发展

孔孟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和谐而又美好的世界,是从身体到灵魂的洗礼。孔子的“仁”,孟子的“性善”都不约而同地告诉我们,要善待并且珍爱周围的各种事物,要谦虚礼让,尊老爱幼,要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基本的道德意识。

细细品味孔子所说的仁,我认为其中包含的意思有这样几层:首先是孝悌之道,对于自己长辈的尊重和对于兄弟姐妹的团结友爱;其次包括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忠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恕也,当然还包括礼、智、勇等等。孔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作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要心胸宽广、意志坚强,把天下太平作为己任。这个任务责任重大,路途坎坷,需要我们一直努力,不断进取。对于如今社会,国家是大家,家庭是小家,我们应该从孔子那里学到作为一个有素质的人,应该先对自己的家庭建立起责任心,对长辈要孝敬、对小辈要疼爱,努力建立起一个和谐的家庭,进而让一个个小家组成一个和谐的世界。

孟子的“性善”是说人生来就有不忍之心,但最初只是一种道德的萌芽,要经过后天的悉心培养才能成为完美的道德。而在成长过程中,不免有外物的诱惑,假如只知道贪图一时之快,善良的心就会渐渐丧失,所以要“求其放心”,通过自我修养把丧失的善良之心找寻回来。

道家的智慧——上善若水,超脱世俗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老子认为,柔弱的东西充满生机,刚强的东西难以持久。有着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是一种长久之道和制胜之道。我觉得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学会“柔弱”,太张扬个性总是有危险的,毕竟谁也没有包容你的义务。而老子提出的持续性,包含我们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终究要我们考虑到的是长久的战略。我们要从老子的话中领悟到,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这大概就是老子给后世开出的治世良方。

对于庄子,他的超然让人心生敬意,无己无功无名。要达到这种精神状态,就要排除一切人为的桎梏,最终求得逍遥自在。当然,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他目睹了社会的黑暗,险恶和残酷,一面披露着现实的险恶,一面又思考着人在乱世困境中,如何保全生命,获得精神心灵的自由。我们要向庄子学到的是一种如何面对困境的心理状态,或许过分超脱我们不需要,但是总要知道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意外,需要在困难和磨炼面前依旧无畏。

墨家的兼爱——兼相爱,交相利

墨家学派在当时是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政治团体,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必须积极实行墨家的主张。创始人墨子所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是一种政治哲学,他在不否定自爱的同时,提出了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他并不鄙视自利,而是希望自利和互利能共同发展。他认为只有在这种爱意融融的互助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墨子的兼爱互利体现着一种劳动人民朴实、纯真、善良的品性与愿望,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这就与儒家有不谋而合的地方,它们都提倡和谐,追求和平。在当时阶级斗争激烈的背景下,他们对世界友好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歇过。对于今天也如此,兼爱互利应该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文化,自己的利益固然重要,但同时应该共同发展,应该考虑到世界人民其实是一个大家庭的事实。

(摘编自《先秦诸子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认为中华传统文化赋予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B.材料一认为“儒、道、释互补”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有最睿智的头脑与最博大的胸襟。
C.材料二认为要达到庄子无己无功无名的超然,就要排除一切人为的桎梏,不能有任何作为,保全生命,最终求得精神的自由。
D.材料二认为墨子的兼爱互利体现着一种劳动人民朴实、纯真、善良的品性与愿望,他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学习借用了儒家的思想。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传统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儒家为主,道家、释家相互交融,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补充的格局。
B.老子认为柔弱的东西充满生机,有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是一种长久之道和制胜之道,这种认识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C.我们今天提倡的可持续发展,兼顾自身和子孙后代发展,就来源于老子提出的持续性,是老子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D.儒、道、释互补的大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一个分论点的一项是(  )
A.儒家要求心胸宽广,意志坚强,把天下太平作为己任。
B.墨家主张兼爱互利,对世界友好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歇过。
C.道家的超然让人们在困难和磨炼面前无惧无畏、充满力量。
D.佛教的智慧博大精深,不可思议,不可穷尽,难以言说。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2022-10-23更新 | 5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中庸”辨义

彭国华

①“中庸”是儒家伦理学说的一个核心思想,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被误解、误用,颇有辨析的必要。在有的人看来,所谓“中庸”,就是做人要圆融,善于“和稀泥”、当“老好人”,搞折衷主义、模棱两可;做事要平庸,不出头、不冒尖、守“本分”,满足于随大流、跟着走。但这种观点不仅违背了儒家关于“中庸”的原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人们对儒家伦理学说的整体认识和评价。事实上,这种是非不明、善恶不分、庸碌无为的“老好人”、“本分人”并非儒家所尊崇的“中庸”之人,而是其所贬斥的“乡愿”,这种人格与品行也是儒家所极力反对的。孔子说:“乡原(愿),德之贼也。”

②将“中庸”理解为“乡愿”,除了少数人是刻意而为、混淆视听之外,大多数人是出于对“中”、“庸”二字的望文生义:将“中”理解为“走中间路线”,将“庸”理解为“平庸”。不过,这种理解并不符合儒家尤其是先秦儒家的本意。我们来看看相关文献中的解释。在《中庸》一书中,“中”与“和”是放在一起表述的,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正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由此可以看出,“中”在这里是一个时间概念而非距离概念,是所谓“时中”,即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表达合适的情感,而不是折中调和或不分场合地率性而为。对此,《中庸》进一步解释道:“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关于“庸”,汉代学者郑玄的注释是:“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也就是说,儒家所谓“庸”,就是人伦日用;所谓“中庸”,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中和”的理念,追求言行在时机、氛围等方面的恰如其分,不失礼、不失态、不偏激。用俗话说,“中庸”则大致相当于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或“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中庸”或“中和”的理念还可以超越人伦的领域,运用到人与自然关系上:人们通过对自然界万物生长与四时变化规律的领悟和顺应,能够“赞天地之化育”,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就是《中庸》中所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③儒家认为,在人伦日用中做到“中庸”,即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是一个极高的境界,需要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运行规律、运行法则有深刻的体验和把握。这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在孔子看来,行“中庸之道”至少需要做到四点,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破除种种思维定势和主观成见,通权达变、相时而动。为此,孔子在回答其弟子关于什么是“仁”、什么是“义”、什么是“礼”、什么是“孝”等基本伦理问题时,总是避免给出概念化、程式化的答案,而是根据不同弟子的气质禀赋和不同的言语情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明和阐释。从教育学的角度说,这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而从伦理学的视野观照,这就是他引导弟子追求“中庸”境界的具体实践。黑格尔曾因《论语》中缺乏概念和范畴的思辩而给予这部经典以至孔子本人相当消极的评价,其实,恰恰体现了儒家伦理智慧的特色所在。

④人们在特定的时空情境中生活,为人处世就需要“与时偕行”、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努力破除种种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这样才能不断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跨越。这,可能就是儒家“中庸”思想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根据文意,概括第③段画线句中“这”所指代的内容
2.结合全文,分条概括“中庸”的内涵要点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把“中庸”理解为“乡愿”是出于对“中”、“庸”二字的望文生义:将“中”理解为“走中间路线”,将“庸”理解为“平庸”。
B.人们对儒家伦理学说的整体认识和评价发生错误的根源就是对“中庸”原意的误解。
C.作者认为儒家“中庸”思想一定能带给我们为人处世需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努力破除种种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等启示。
D.孔子注重引导弟子追求“中庸”境界。他在回答其弟子基本伦理问题时,总是避免给出概念化、程式化的答案,而是根据不同弟子的气质禀赋和不同的言语情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明和阐释的做法,就说明了这一点。
2019-08-21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