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脱脱等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 题号:944327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钱勰,字穆父。生五岁,日诵千言。十三岁,制举之业成。熙宁三年试应,既中秘阁选,廷对入等矣,会王安石恶孔文仲策,迁怒罢其科,遂不得第。以荫知尉氏县,授流内铨主簿。判铨陈襄尝登进班簿,神宗称之。襄曰:“此非臣所能,主簿钱勰为之耳。”明日召对,将任以清要官,安石使弟安礼来见,许用为御史。勰谢曰:“家贫母老,不能为万里行。”安石知不附己,命权盐铁判官,历提点京西、河北、京东刑狱。元丰定官制,勰方居丧。帝于左司郎中格自书其姓名,须终制日授之。奉使吊高丽外意颇谓欲结之以北伐勰入请使指帝曰高丽好文又重士大夫家世所以选卿无他也乃求吕端故事以行,凡馈饩非故所有者皆弗纳。归次紫燕岛,王遣二吏追饷金银器四千两。勰曰:“在馆时既辞之矣,今何为者?”吏泣曰:“王有命,徒归则死,且左番已受。”勰曰:“左右番各有职,吾唯例是视,汝可死,吾不可受。”竟却之。还,拜中书舍人。元祐初,迁给事中,以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老吏畏其敏,欲困以事,导人诉牒至七百,勰随即剖决,简不中理者,缄而识之,戒无复来,阅月听讼,一人又至,呼诘之曰:“吾固戒汝矣,安得欺我?”其人谰曰:“无有。”勰曰:“前诉云云,吾识以某字。”启缄示之,信然,上下皆惊咤。宗室、贵戚为之敛手,虽丞相府谒吏干请,亦械治之。哲宗莅政,翰林缺学士,章惇三荐林希,帝以命勰,仍兼侍读。以尝行惇谪词,惧而求去。帝曰:“朕固知之,毋庸避也。”然惇极意排诋,讽全台攻之,言不已。罢知池州。卒于官,年六十四。讣未至,帝犹即其从弟景臻问安否。元符末,追复龙图阁学士。

(选自《宋史·钱勰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奉使吊高丽/外意颇谓/欲结之以北伐/勰入请使指/帝曰/高丽好文/又重士大夫/家世所以选卿/无他也/
B.奉使吊高丽/外意颇谓欲结之以北伐/勰入请使指/帝曰/高丽好文/又重士大夫/家世所以选卿/无他也/
C.奉使吊高丽/外意颇谓欲结之以北伐/勰入请使指/帝曰/高丽好文/又重士大夫家世/所以选卿/无他也/
D.奉使吊高丽/外意颇谓/欲结之以北伐/勰入请使指/帝曰/高丽好文/又重士大夫家世/所以选卿/无他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制举,古代科举取士制度之一。除地方贡举外,由皇帝亲自诏试于殿廷,称“制举科”,简称“制举”。
B.御史是古代的官名。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和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C.河北,文中泛指黄河以北地区,也称河内。《寡人之于国也》“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中的“河内”即此义。
D.从弟指堂房亲属。从兄,是伯父、叔父之子中比自己年长的;从弟,是伯父、叔父之子中比自己年幼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钱勰少年聪慧,为官有见识。他五岁时每天能背诵一千字,十三岁时完成了以制科取士的学业。他创建的登记值班的簿册,受到神宗的赏识。
B.钱勰深受重用,不依附权臣。皇上曾要任他以清要官,也曾在制定官制时因他守孝而给他预留职位。王安石想让钱勰依附他,被钱勰婉言谢绝。
C.钱勰清正廉洁,能坚持原则。他奉命出使高丽,凡是不应有的馈赠一概不接受。追来赠送金银器的官吏哭着让他接受,他最终也未违初衷。
D.钱勰为官机敏,处事很干练。在任开封府知府时,面对多达七百件的诉状,他从速决断,逐件审理,有要求复审的就复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左右番各有职,吾唯例是视,汝可死,吾不可受。”竟却之。
(2)“前诉云云,吾识以某字。”启缄示之,信然,上下皆惊咤。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京令弃疾奉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弃疾时年二十三。乾道四年,盗连起湖湘,弃疾悉平之。遂奏疏曰:“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诏委以规画,乃起盖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战马铁甲皆备。经度费钜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迄坐军制。如期落成,上遂释然。差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粜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官吏、儒生、商贾、市民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州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州,帝嘉之,进一秩。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
B.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
C.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
D.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奉表归宋”与“临表涕零”中的两个“表”字含义相同。
B.“径趋金营”与“大相径庭”中的两个“径”字含义不同。
C.“其直自减”与“木直中绳”中的两个“直”字含义不同。
D.“垂万世名”与“功败垂成”中的两个“垂”字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弃疾年轻有为。富有远见卓识。他深受义军首领耿京的器重和信任,耿京听从他南下归宋的建议并派他处理相关事宜;宋高宗召见了辛弃疾,对他表示嘉许。
B.辛弃疾英勇无畏,敢于伸张正义。他得知耿京被张安国杀害后,挺身而出,只带少量的人马冲进金兵大营,生擒叛徒张安国而归,最终张安国被朝廷公开处决。
C.辛弃疾勇于担当,办事务实高效。他奉皇上诏令筹建军队,不顾政敌的攻击诬陷,积极招兵买马,千方百计经营谋划,最终在皇上的支持下完成了军营建设工程。
D.辛弃疾崇尚气节,喜与名士交往。他曾经和朱熹一起在武夷山游览,并写了《九曲棹歌》;朱熹去世后,他写了一篇祭文,不顾禁令亲自前往朱熹家哭泣祭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
(2)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州,帝嘉之,进一秩。
5.为消除百姓为盗之患,辛弃疾建议朝廷采取哪些具体措施?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
2023-02-12更新 | 10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人。风骨伟岸,目瞬如电。早年鸷勇人,能骑生马驹。日者言当作三公;世忠怒其侮已,殴之。年十八,以敢勇应募乡州,挽强驰射,勇冠三军。崇宁四年,西夏骚动,世忠斩关杀敌将,掷首陴外,诸军乘之,夏人大败。俄复出间道,世忠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敌少却。顾一骑士锐甚,跃马斩之,敌众大溃。绍兴四年,是岁,金人与刘豫合兵,分道入侵。帝手札命世忠饬守备图进取辞旨恳切世忠受诏感泣曰主忧如此臣子何以生为遂自镇江济师;俾统制解元守高邮,候金步卒,亲提骑兵驻大仪,敌骑,伐木为栅,自断归路。会遣魏良臣使金,世忠撤炊爨,给良臣有诏移屯守江,良臣疾驰去。世忠度良臣已出境,即上马令军中曰:“视吾鞭所向。”于是引军次大仪,勒五阵,设伏二十余所,约闻鼓即起击。良臣至金军中,金人问王师动息,具以所见对。聂儿孛堇闻世忠退,引兵至江口。世忠传小魔呜鼓,伏兵四起,旗色与金人旗杂出,金军乱,我军迭进。敌被甲陷泥淖,世忠麾劲骑四面蹂躏,人马俱毙。世忠复亲追至淮,金人惊溃,相蹈藉,溺死甚众。捷闻,群臣入贺,帝曰:“世忠忠勇,朕知其必能成功。 ”沈与求曰:“自建炎以来,将士未尝与金人迎敌一战,今世忠连捷以挫其锋,功不细。”帝曰:“第优赏之。”于是部将董畋、陈桷、解元、呼延通等皆峻擢有差。

世忠尝戒家人曰:“吾名世忠,汝曹毋讳‘忠’字,讳而不言,是忘忠也。”岳飞冤狱,举朝无敢出一语,世忠独撄桧怒。又抵排和议,触桧尤多,或劝止之,世忠曰:“今畏祸同,他日瞑目,岂可受铁杖于太祖殿下?”嗜义轻财,赐贵悉分将士,所赐田输租与编户等。然知人善奖用,成闵、解元、王胜、王权、刘宝、岳超起行伍,秉将旄,皆其部曲云。解兵罢政,卧家凡十年,澹然自如,若未尝有权位者。晚喜释、老,自号清凉居士。

(选自《宋史·韩世忠传》)

注:①日者;古时以占筮为业的人。

1.下列对文章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手札命世忠/饬守备图进取/辞旨恳切/世忠受诏/感泣曰/主忧如此/臣子何以生为
B.帝手札命世忠/饬守备图进取/辞旨恳切/世忠受诏感泣/曰/主忧如此/臣子何以生为
C.帝手札命世忠饬守备/图进取/辞旨恳切/世忠受诏/感泣曰/主忧如此/臣子何以生为
D.帝手札命世忠饬守备/图进取/辞旨恳切/世忠受诏感泣/曰/主忧如此/臣子何以生为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年鸷勇绝人”与“可以横绝峨眉巅”(《蜀道难》)两句中的“绝”含义不同
B.“当敌骑”与“木兰当户织”(《木兰诗》)两句中的“当”含义不同
C.“厥功不细”与“思厥先祖父”(《六国论》)两句中的“厥”含义相同
D.“今畏祸苟同”与“苟顺私情”(《陈情表》)两句中的“苟”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世忠风骨伟岸,胆大勇敢。他早年能驯服生马驹,十八岁时就凭借果敢勇猛应乡州招募,骑马射箭,勇冠三军。
B.韩世忠骁勇善战,智谋过人。不论是在平定西夏扰边之时,还是在对抗金人和刘豫的合兵入侵之际,他都能巧用计策,重创敌军。
C.韩世忠人如其名,一身正派。他告诫家人不要讳忠,力排和议,多次触怒秦桧,有人劝阻他,但他却坚持自我。
D.韩世忠重义轻财,淡泊名利。他把皇上的赏赐全部分发给将士,所受赐的田地租给了编户,解除兵权后,也能淡然自如,平易近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引军次大仪,勒五阵,设伏二十余所,约闻鼓即起击。
(2)岳飞冤狱,举朝无敢出一语,世忠独撄桧怒。
2023-05-23更新 | 8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中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配三十一人,又属民为保伍,使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自是外户不闭。

知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亭传,悉储药待求。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加直龙图阁、知福州。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巩以计罗致之,继自归者二百辈。福多佛寺,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赇请公行。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授帖于府庭,却其私谢,以绝左右徼求之弊。福州无职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万巩日太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后至者亦不复取也。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中书舍人。甫数月,丁母艰去。又数月而,年六十五。巩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节选自《宋史》)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福州无职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万/巩日/太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后至者亦不复取也
B.福州无职/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万/巩日/太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后/至者亦不复取也
C.福州无职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万/巩日太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后/至者亦不复取也
D.福州无职/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万/巩日太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后至者亦不复取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魏明帝太和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中试者皆称进士。
B.拜,本是一种礼仪,后来引申为接受官职或封赐。古时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迁”“谪”“转”“徙”等,其中“迁”“谪”都指贬官。
C.“卒”:专用于指大夫或相当于大夫及其以上的高级官员的死。唐代以后则用作“死”的通称。其它意为“死”的词还有:崩、薨等。
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春秋》《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巩聪敏强记,少有才华。数百字文章他能脱口成诵。十二岁时,尝试写《六论》,提笔立成,文辞奇伟。欧阳修也认为他的文章很是奇异。
B.曾巩面对灾疫,处理得法。越州遇收成不好,他劝富人就近卖粮给灾民,又让官府借给农民种子;江西大疫,他命各县镇、驿站,储存药物以备需求。
C.曾巩爱护百姓,不谋私利。朝廷征讨安南时,他事先准备好供应军队之所需,不扰民;担任福州知州时,他不许官府用卖园圃蔬菜来增加薪俸。
D.曾巩除盗安良,治理有方。掌管齐州时,既调动百姓参与铲除奸盗,又善待自首的盗贼,还设计谋抓住了一个尤其凶残的不听招降的盗匪。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2)福多佛寺,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赇请公行。
2019-01-24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