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 题号:949090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下的许多文学评论,似乎存在着一种“春秋笔法”式的写作套路。

“春秋笔法”,即“微言大义”,落笔时用某些字眼分明而又含蓄地寄寓褒贬,这是中国古代撰写史书的方式。史书的首要功能是记录事实,倘若还有史家自己的立场“一字春秋”地藏在文本背后,那是惊喜;而文学评论的本职是表达态度、亮明褒贬,如果连态度都遮遮掩掩,那是失职。

当今,赞美别人的评论文章很少“失职”,优点说起来一二三四清楚明白,先不论文章本身写得怎样,远观总归是花团锦簇。出问题的大都是那些想批评又不好意思批评的文章:总不能全说坏话吧?得肯定为主。但作品实在写得不好,纠结半天,只好先“王顾左右而言他”。小说什么主题?赶紧把脑中古今中外文学名篇都翻找一遍,下笔梳理一下相关主题的演变谱系,然后写:“这篇小说又为某主题的文学长廊增添了新的形象”。语言什么风格?民间一点叫“丰富充满活力”,学院风格说“长于刻画复杂经验”。人物关系怎样?一个人叫“独语的魅力”,两个人分分合合可谈“自我与他者”,多人扯不清是“现代社会的复杂关系处境”。搬出几个西方大理论家的名字,用那套驾轻就熟的理论阐释装点一下,字数差不多就行了。全程都在躲着文本说空话,终究有点良心不安,犹豫再三后在文末留下一截遮遮掩掩的“真话”尾巴:“这篇小说,虽在某方面、某角度还存在较明显的提升空间,但总体看来,仍不失为一篇较能够打动读者的作品。”“虽……但……”“较明显的提升空间”“总体看来”……太多的玄机和顾虑,令这些句子显得不堪重负,疲倦且荒唐如一个出门远足的人穿反了两脚的鞋子。

这些套路很大一部分是我自己的“病历”。偶尔写下这类句子,我都会痛苦:我清楚这“春秋笔法”对文学评论的有效性存在巨大的杀伤力,文学评论如果完全堕落为内部流通的“黑话”“暗语”,那它的意义就所剩无几了。就广大读者而言,倘若他们读了原作,会不会觉得受骗?对文学评论失去信任?接受了错误的引导、以劣为佳,审美水平被大幅拉低?作者也未必获益,该改进的问题没有被戳破,今后的写作依然会反复跌倒。更令人痛心的是,虚假的赞美会令真诚的赞美蒙羞、轻妄的判断会使认真的判断失效。

文学评论需要的不是遮遮掩掩的“春秋笔法”,而是有的放矢、有一说一、一针见血,这确实需要勇气。总体生态固然需要调整改进,但别忘了大气候是由无数小分子共同构成的,反躬自省、从自身尝试改变,是每一位评论者应有的担当。此外,评论家在准备提出批评意见时总会有顾虑,毕竟受困于审美惯性和眼界宽度,古今中外许多人错误地贬低过一些有价值的作品,伍尔夫对乔伊斯、海明威与福克纳彼此之间,都曾有过严厉甚至刻薄的批评言辞,而今,命中要害之语已被奉为经典,失之偏颇的观点,大多作为名人轶事一笑了之。我们所提出的观点、得下的结论难免会有失准之时,但这过错并非无法弥补,因为时间与人心总会把最终的判决书送抵大家面前。因此,最严峻的问题并不是“错批”,而是“无批”甚至“错捧”,前者无非是遮蔽,后者却是在败坏。判断失准和故意失准完全不同,前者仅关乎能力水平,后者却涉及职业道德。

文学评论,真话和良心不能缺席。

(选自李壮《文学评论要拒绝“套话”“黑话”》,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撰写史书的史家和当今的文学评论者都应该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B.“春秋笔法”式评论的结尾若有遮遮掩掩的“真话”,是评论者道德良知尚存的表现。
C.不管原作写得好不好,文学评论者都会以肯定为主,从主题、语言等方面进行赞美。
D.评论家的审美惯性和眼界宽度可能会使判断失准,贬低了作品,这是最严峻的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组是()
A.文章以文学评论的“春秋笔法”式套路为论题,结构上先总后分,逻辑上逐层递进。
B.文章列举了“春秋笔法”套路的表现,作用之一是论证说空话、遮掩态度是一种失职。
C.作者从自身经历出发,从四个角度分析文学评论采用“春秋笔法”式套路造成的后果。
D.文章以伍尔夫、海明威等为例,论证文学评论者观点、结论有误实属正常,无可厚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一位文学评论者都该用真话和良心去评论,这样才能改进文学评论的整体生态。
B.“春秋笔法”套路的文学评论可能会让读者视劣作为优作,影响读者的审美水平。
C.“错批”会遮蔽原作的光芒,但比“无批”甚至“错捧”却是败坏职业道德要好。
D.进行赞美的文学评论很少失职,所以别轻易地去批评,以免出现判断失准的问题。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

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人民还是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例如一方面是人们受饿、受冻、受压迫,一方面是人剥削人、人压迫人,这个事实到处存在着,人们也看得很平淡;文艺就把这种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就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如果没有这样的文艺,那么这个任务就不能完成,或者不能有力地迅速地完成。

(摘编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文学的艺术真实不同于生活真实,在于前者被灌注了生气生命。巴尔扎克说道:艺术家的使命就是把生命灌注到他所塑造的人物里去,把描绘变成真实。如果他只是想去临摹一个现实的人,那么他的作品就根本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他在小说《玄妙的杰作》中,借一位艺术家之口,道出了如何使艺术形象获得生命的某些奥秘。那位画家说,艺术的使命不是临摹大自然,而是表达大自然,否则一个雕塑家给人造型,依样画葫芦地捏成一个复制品就行了。但实际上这如同一具尸体,与活人毫无共同之处,因为他还没有深入到形象的内在,还没有洞察它的种种变幻,并把它的精神形诸于外。真正的艺术家不在于复制原物和画出生命的外表,而要让人看到人物形象的内在,它的血液,它的洋溢出来的丰满的生命力”“灵魂”“生命之花。所以,我们必须抓住事物和生命的精神、灵魂和特征。这个说法十分精彩,它道出了艺术真实的精粹处。

要创造出具有事物和生命的精神、灵魂和特征的艺术真实,就必须通过艺术的典型化手段,创造出艺术真实的完整体。因为唯有这种完整体,才能透入事物的内在,表现出事物的最本质的特征,它的灵魂和精神,反映出事物的本来面目,成为艺术认识和把握生活的根本手段。这里的困难在于对象是极其复杂的社会生活和有生命的人。文学不能满足于个别事实、个别现象,特别是局限于事物和现象自身,文学的真实比个别事实、现象更多。高尔基说,在文学中,单个的某种真实事实的描绘,不能把一个具有典型性和艺术真实性、并能令读者信服的现象的特征表现出来。这犹如一块砖头不过是房子的组成部分,不能用它来建成墙和楼房。同时,文学又要写单个的事,但它不同于某种真实情形,而是经过选择、取舍、概括、集中的事物。选择、集中后的单个事物,或某种非常现象,概括了同类事物的特征,它的本质面,它与其他事物的相互联系,这是典型化了艺术真实的完整体,是高度的艺术真实。由于它具备了事物的精神、灵魂和特征,所以具有重大的认识意义。

把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它们的矛盾和冲突改造为艺术真实的完整体,塑造典型人物,照托尔斯泰的说法,这是作家对生活混乱状态的一个克服过程。有的同志说他写他所见到的,实际上他只是记录了生活的混乱状态,而没有克服。情节的选择对于展现人物性格的完整性十分重要。人们可以通过情节的安排,把人物的冲突写得非常尖锐,甚至动刀动枪,做到这点还是容易的。但要使这些尖锐的对立和冲突变为人物性格的完整体的组成部分就不容易了;而要在特定的人物身上找出最稳定的性格特征,必须理解他的行动的最深刻意义选取最有普遍意义的、最有人性的东西,从而构造某种令人信服的、不可摇撼的东西,就更加困难。但是也只有如此才能创造出完整的人物性格。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典型人物,总是一定时代的产物。他们既体现某个阶级、集团、人群的倾向,同时也表现了人类共有的、但又富有个人特征的人性,成为最具稳定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我们可以称典型是一种时代现象,人们通过它们可以认识历史的变迁。例如林黛玉、贾宝玉就是这种艺术真实的完整体。他们总是身处冲突的中心,编织着经纬,向四面八方辐射开去。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总是按着自己特有的本性、愿望、气质行动,与各个方面、各种人物保持着灵敏的联系。这里的种种情节,交织着人物的同情和反感,反映了他们的遭际和归宿,突出了人物最稳定的性格特征,从中反映了整个社会生活。还有一类艺术的完整体——典型人物,在更高的程度上具有最普遍的、最稳定的性格特征,它们概括了整个时代。正由于这点,我们不仅可以从他们的灵魂、精神中探知历史,而且从中也可感知现实。例如堂吉诃德,由于他以最普遍、最具人性的特征构成了他的不可摇撼的性格,不仅可以让读者窥知西班牙的历史过去,而且也让读者通过他而更了解我们今天的现实。

(摘编自钱中文《论艺术真实和艺术理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作品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这是人类的社会生活成为文学艺术唯一源泉的重要前提。
B.巴尔扎克认为,文学作品仅是复制真实的人物形象难以引起读者兴趣,唯有表现其精神、灵魂和特征方能动人。
C.文学需要描绘单个的某种真实事实,但又要表现出现象的典型性和艺术的真实性,这是作家在创作时的困难之一。
D.唯有艺术真实的“完整体”,才能透入事物的内在、表现事物的最本质特征,从而帮助读者提高艺术审美水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对众多现象的选择、取舍、概括、集中,在作品中突出同类事物的特征,可以创作出高度的艺术真实。
B.克服生活的混乱状态,把复杂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改造成艺术真实的完整体,才能表现深刻的主题,这是作品走向优秀的关键因素。
C.只要安排充满尖锐对立和冲突的情节,就能创造完整的人物性格,从而达到塑造典型人物的目的。
D.材料一“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更带普遍性”与材料二“选取……的东西,从而构造……的东西”,两者论述角度一致。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刘白羽发表的《草原上》等作品,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了他的青春热血,他对世间黑暗的忧愤和对光明的向往。
B.参加大庆石油会战后,诗人李季写下了《致以石油工人的敬礼》等作品,奏响时代的强音,激励无数年轻人奔赴大西北,甘当中国石油的拓荒者。
C.巴尔扎克小说中描绘的每个场景都别有深意,例如《风俗研究》中的场景,从青年到老年、从乡村到城市,跨度极广,涵盖了整个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D.狄更斯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创作了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他将个人经历融入作品,表达了对真诚、慈爱、纯良、正直等优秀品质的肯定和赞扬。
4.鲁迅认为,《红楼梦》的价值在于“敢于如实描写”“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5.应该从哪些方面评价一部文艺作品?请结合材料概括。
2023-11-11更新 | 53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小题。
存在主义
萨特
①存在主义乃是使人生成为可能的一种学说;这种学说宣称任何真理和行为都包含着环境和人的主观性。
②对大多数正在使用这个名词的人,如果请他说明一下它的意义,一定总会感到极其含混不清。因为现在它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字眼,人们常兴之所至地称呼这个音乐家或者那个画家是“存在主义者”。一位《光明报》的专栏作家竟自己签名为“存在主义者”,然而,事实上,这个名词现在被广泛地使用在众多的事实上,以致它已不再具有任何意义了。
③这问题之所以复杂,乃是因为存在主义者有两派所致:一派是基督教,其中我将举出雅斯培与马色尔,这两人都自称为天主教徒;另一派则是存在的无神论者,其中我们必须举出海德格和法国的存在主义者以及我自己。
④如果人们研究一件工业制品——譬如说一本书或者切纸刀——人们就可以了解,制造它的工匠必定先有关于它的概念存乎心中。同样地,他曾对切纸刀的概念以及先于存在的制作技巧加以注意过,这种制作的技巧是那概念的一部分,实际上,也就是定则。因此,切纸刀就成了在某种一定方法之下所制成的东西。而在另一方面,它又可以有某种特定的用途,因为我们不能想像一个人会制造一把切纸刀而不知道它的用途。所以,对于这把切纸刀,我们可以说它的本质——也就是使它可能被制作出来以及具有意义的这种定则与性质之总和——先于它的存在。
⑤当我们把上帝视为造物者时,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把他当作超级的工匠。所以,上帝造物的时候,他是确切地知道他正在创造什么。因此,上帝心中人的概念亦如工匠心中切纸刀的概念。上帝根据一种程序和概念造人,恰如工匠依照一个方式和定则造切纸刀。所以,每一个个别的人都是上帝睿智中某一个概念的实现。在十八世纪的无神论哲学中,曾抛弃过上帝这个观念,但是并没有抛弃本质先于存在的想法。
⑥无神论的存在主义,(我就是一个代表),极为一致地宣称,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至少有一种东西,它的存在是先于它的本质的,它是在可能被任何概念所界定以前就已存在了的,这样的东西,就是人!也就是如海德格所说的人的实在性。我们所说的存在先于本质,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的意思是:人首先存在着,首先碰到各种际遇,首先活动于这世界——然后,开始限定了自己。若依存在主义者看来,一个人如果无法予以限定,那是因为人在开始的时候还没有成为什么。只是到了后来,他才成了某种东西,他才把自己创造成他所要成为的东西。因此,就无所谓人的天性,因为没有上帝来给予它一个概念。人赤裸裸地存在着,他之赤裸裸并不是他自己所想象的,而是他是他自己所意欲的——他跃进存在之后,他才意欲自己成为什么东西。存在主义的第一个作用,是它使每一个人主宰他自己,把他存在的责任全然放在他自己的肩膀上。
(节选自《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1.文章中提到“工匠造切纸刀”,主要有什么作用?
2.如何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意?
3.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2016-11-18更新 | 3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儒学的“半宗教半哲学”的特质(节选)
李泽厚
中国没有像基督教或者伊斯兰教那样的宗教。对人格神,许多士大夫经常处于似信非信之间,采取的似乎仍然是孔老夫子“敬鬼神而远之”,“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态度。在民间,则表现为多元而浮浅的信仰和崇拜。其对象,可以是关公、妈祖、观音菩萨、玉皇大帝等等,而且大都为了求福避祸,去灾治病,有着非常现实的世俗目的。重要的是,即使在这种多元而浮浅的民间宗教中,奇迹宣传也并不突出,主要的部分仍然是在倡导儒学的人伦秩序和道德理念。如在台湾,我拜会过影响极大的证严法师,她曾赞赏病人死在有亲属在旁的家中,而不必死在医院护士等陌生人手里。这也使我颇为吃惊,因为这里表现出的,似乎仍然是以亲子为核心的强烈的儒学人际关系,而佛家本应该是看破尘缘六亲不认的。这也使我想到,尽管中国历史上有过儒佛道三教的激烈争辩,但毕竟是少数事例;相反“三教合一”倒一直是文化主流。孔子、老子、释加牟尼三大神圣和平共处,既出现在近千年前宋代文人的画卷中,也仍然保存在今日民间的寺庙中。
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宗教战争,便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迹。之所以能够如此,我以为与儒学的包容性有很大关系。儒学不重奇迹、神秘,却并不排斥宗教信仰;在“三教合一”中,它不动声色地渗入其他宗教,化为它们的重要内容和实质成分。而儒学之所以能这样,其原因又在于它本身原来就不止是“处世格言”“普通常识”,而具有“终极关怀”的宗教品格。它执着地追求人生意义,有对超道德、伦理的“天地境界” 的体认、追求和启悟。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儒学的这种品德和功能,可以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精神皈依的归宿。它是没有人格神,没有魔法、奇迹的“半宗教”。
同时,它又是“半哲学”。儒学不重思辨体系和逻辑构造,孔子很少抽象思辨和“纯粹”伦理。孔子讲“仁”讲“礼”,都非常具体。但这些非常实用的回答和讲述,却仍然是一种深沉的理性思索,是对理性和理性范畴的探求、论证和发现。例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对人生意义的执着和追求,等等。而所有这些都并非柏拉图式的理性品格,也不是黑格尔式的逻辑建构,却同样充分具有哲学的理性品格,而且充满了诗意的情感内容。它是中国实用理性的哲学。
正因为靠理性、哲学而不靠奇迹、信仰来指引人们,所以孔子毕竟不是耶稣,《论语》不是《圣经》。也正是因为不是空中楼阁或纸上谈兵,而要求并已经在广大人们生活中直接起现实作用,所以孔子不是柏拉图。
1.对作者提到证严法师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知中国宗教的主要内容仍是倡导儒学的人伦秩序和道德理念。
B.可以说明中国宗教与儒学既有区别但也有不小的相似性。
C.严证法师的观点说明儒学实质上完全具有宗教的性质。
D.可知中国宗教有现实世俗目的,并非完全看破尘缘。
2.2.对“中国从没有真正的宗教战争”原因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儒学的广泛影响使得中国无法发生宗教战争。
B.“三教合一”的现实使得宗教战争没有发生的土壤。
C.儒学本身就有宗教特质,而它又在中国占主导地位。
D.儒学的包容性不排斥宗教,与宗教冲突并不很大。
3.3.有关儒学“半宗教半哲学”的特质,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A.儒学与中国宗教彼此融合,中国宗教吸纳了许多儒学的内容,因而,儒学自然也就具有了宗教的一些特质。
B.儒学虽无柏拉图式的理性品格也无黑格尔式的逻辑建构,但实用理性的一面却同样具有哲学特质。
C.儒学“终极关怀”的品格使它能够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精神皈依的归宿,这点与宗教的功能相同。
D.儒学没有宗教里的奇迹、魔法、人格神,但它可靠其理性在精神上指引人们,这点和宗教也相似。
2016-11-18更新 | 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