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见类型 > 新闻、通讯、访谈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77 题号:962702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从国内外各城市对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的。

市民在家中或单位等地产生的垃圾,应做到分类贮存或投放,需注意做到以下几点;垃圾压缩车收集垃圾时,应做到密闭收集,防止二次污染环境,收集后应及时清理作业现场,清洁收集容器和分类垃圾桶。非垃圾压缩车直接收集时,应在垃圾收集容器中内置垃圾袋,通过保洁员密闭收集。

投放时应按垃圾分类标志的提示,分别投放到指定的地点和容器中。投放后应注意盖好垃圾桶上盖,以免垃圾污染周围环境,滋生蚊蝇。

(摘编自“百度百科”等)


材料二

最近,继上海之后,49个城市开始垃圾分类试点。根据住建部等部门的计划,到2020年年底,将在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所以,很多人在分析预测,垃圾分类有望带动2000亿元行业新风口。从小程序识别垃圾,智能垃圾箱到智能分拣,似乎一个新的行业就要出现了。

那么,如何才能建好这个市场体系,过去历史中的经验,值得借鉴。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由于中国经济不发达,物资紧缺,所以建立起了一套国有体制的废旧物品回收系统,回收废旧物资再利用,帮助国家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后,国有的废品回收体系没落了,而市场化的、更加高效的废品回收体系取而代之。

改革开放后,来自河南信阳固始县,河北和四川等地的农民到达北京后,开始依靠买卖废品为生。20世纪80年代,这个由外来谋生农民搭建的废品回收网络,从社区甚至垃圾箱开始,实现了高效的废品回收、集中,再到末端再生利用,整个链条实现了无缝衔接。可以说,这些人是城市的清道夫。2014年左右,北京的废品回收从业人员达到历史高峰,近30万人分散在废品回收,分类和再利用各个环节。其他大城市的情况也与北京类似,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一直拥有较高的废品回收率。除首尔之外,东京、新加坡、纽约等城市的再利用率均低于北京。

现在很多人在谈垃圾的智能识别,而我国20世纪的废品收购者早就会判断型号、材质、塑料的种类,甚至洗衣机电机是铜是铝,他们都能高效区分。他们的下游——收购市场中,废纸、废铜分门别类,塑料制品甚至分为好几个类别。

所以,中国原本的市场化的,成熟的废品回收体系,在这一波垃圾分类中,不应该缺位,新的更高技术、更大规模的市场化,应该吸纳这个行业过去成熟的流程,专业能力。

(摘编自刘远举《高大上的垃圾分类风口,不应忘记拾荒者》,2019年7月22日“央视网”)


材料三

在垃圾分类方面,日本走在了世界最前列。20世纪60年代严重的环境污染“逼”出了日本一流的环保技术,70年代石油危机又促成了最好的节能技术,在号称垃圾分类标准“最严格”的日本,垃圾分类已成为人们的基本“生存技能”。

在日本,如果垃圾回收人员发现垃圾分类得不合理,可不予回收。如果谁家的垃圾分类不当而被拒收,是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情。情节严重的“不法授弃”则会被通知警方出面处理。如果乱丢垃圾,可能面临高额罚款甚至坐牢。

日本的儿童打小就受到正确处理垃圾的教育。日本居民扔垃圾真可谓一丝不苟;废旧报纸和书本要捆得非常整齐,有水分的垃圾要控干水分锋利的物品要用纸包好。

分类垃圾被专人回收后,报纸被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很多日本人以名片上印有“使用再生纸”为荣;饮料容器被分别送到相关工厂,成为再生资源;不可燃垃圾经过压缩无毒化处理后可作为填海造田的原料,日本商品的包装盒上就已注明了其属于哪类垃圾,牛奶盒上甚至还有这样的提示:要洗净,拆开、晾干,折叠以后再扔。

(摘编自2019年5月20日“北青网”等)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AB.BC.CD.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继今年上海率先实行垃圾分类之后,国内其他49个城市也开始垃圾分类试点,带动了与垃圾分类相关新行业的发展。
B.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20世纪以买卖废品为生的来自河、河北和四川等地的农民使北京的废品再利用率超越东京,新加坡等世界大城市。
C.在建立我国垃圾分类体系,贱行垃圾分类理念的实践中,日本严格的分类标准、严厉的惩罚措施、对垃圾分类的重视,都值得我们学习。
D.日本曾经历的环境污染、能源危机促使其拥有了世界一流的环保技术和节能技术,废物利用、节能环保的意识如今已深入人心。
3.我国要建好垃圾分类市场体系,应从过去借鉴哪些经验?请结合材料二分析。
【知识点】 新闻、通讯、访谈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摘编自《2019都市异乡青年调查报告》)

材料二:

小镇青年独自北漂,奋斗“不止不休”,他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吗?正在举行的第三届平遥国际影展,迎来了电影《不止不休》的启动。该片由青年导演王晶执导,贾樟柯担任监制,白客主演,将于近期开机,预计2020年上映。该片根据真实人物改编,主人公是一名高中肄业的小镇青年。他不顾家人阻拦毅然离家来到北京闯荡。

“这部影片集中精力讲好一个故事,以最朴素的方式将小人物的奋斗故事表现出来,共鸣感很强,我觉得这是最打动我的地方,也是我决定监制这部影片的原因。”贾樟柯评价,“整体上看,我觉得这部影片是可以雅俗共赏的大众戏,它是一部商业电影,更是一部具有观赏性、背后有扎实的生活记忆和深刻社会意义的影片。”

该片导演王晶来自贾樟柯团队,曾在贾樟柯执导的《天注定》《山河故人》《江湖儿女》等作品中担任执行导演,这次终于迎来了自己首次独立执导电影的机会。他介绍,影片故事发生在2003年的北京,他在筹备过程中一直思考如何让这个发生在十多年前的故事,与现在产生联系。“从一两年前开始,我发现我们的生活里面多了很多来自陌生人的鼓励,比如早餐店的杯子上写着‘加油,开始元气满满的一天’,外卖盒子上会有一张爱心卡片写着‘你可以的’。”他希望这部作品不只是一碗励志“鸡汤”,而是能告诉观众,“生命就像钟摆,有最高点,也有最低点,在最低点时,我们应该拿出什么样的勇气和态度去面对。”

主演白客则表示,他从《不止不休》的剧本中看到了很多自己曾经的影子,因为时代背景,他在片中的造型将有稍许复古,他很期待开始这次全新的尝试。

(摘编自袁云儿《不止不休聚焦北漂奋斗者》)

材料三:

根据前程无忧2017年的调查数据,“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是应届毕业生的首选,其中选择北京的占比18.2%,上海占比32.2%,广州占比26.8%。从内在的心理状态和思想观念来看,“空巢青年”们向往大城市,所以他们是有着较强的城市认同感的,但是由于大城市生活成本的不断提升,他们想要长期定居的意向慢慢被打消。根据百度指数提供的数据,2016年间搜索“逃离北上广”的用户在20到30这一年龄段占比27%,2017年这一数字上升到了33.3%。这一数据显示青年人定居大城市的意向在逐渐被打消。他们长期背负着生活压力以及来自亲人的期望,将自己推入了尴尬的心理困境,他们渴望能够在大城市中功成名就,但又忍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想要放弃,因为强烈的自尊心使他们无法放弃眼下获得的一切回归到小城镇的生活,在这样的心理压力下,他们并没有一味的焦虑,更没有形成绝望、迷失自我的负面心理,而是选择坚持奋斗,他们对未来还是乐观的,所以,“空巢青年”并没有完全失去他们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

(摘编自郭越《“空巢青年”基本特征及归因分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六成以上的都市异乡青年会选择点外卖来怀念家里的饭菜,两成多的人会尝试动手做妈妈的饭以解思乡之情。
B.生活工作在都市异乡的青年和小城镇的青年,他们各自的消费模式不尽相同,生活在都市异乡的青年比小城镇的青年更愿意消费。
C.都市异乡青年房租房贷压力大,超过四成的人将每月收入的25%用于还贷或付房租,有人甚至每月拿出一半以上收入作为此项支出。
D.导演王晶有导演经验,《不止不休》是他首次独立执导的电影,他思考如何让发生在十多年前的故事与当下联系起来。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影《不止不休》讲述了一个北漂奋斗者的故事,据真实人物改编,主人公是一名高中肄业的小镇青年,他独自来到北京闯荡,希望实现自己的梦想。
B.电影《不止不休》的监制贾樟柯认为,该片以最朴素的方式将小人物的奋斗故事表现出来,雅俗共赏,具有社会效益,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C.电影《不止不休》的导演王晶表示,他感觉在生活里获得了一些陌生人的鼓励,这对他导演该片有启发意义,他希望这部电影能使人们更好地去面对人生的低潮。
D.从前程无忧2017年的调查数据看,应届毕业生对“北上广”三城市的选择比例中,上海最高,北京最低,表明上海给这些毕业生提供的条件比北京好。
3.在都市漂泊很久仍未成功的人为什么还要继续漂泊?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其原因。
2020-07-17更新 | 1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促消费,网络直播成为拉动经济内循环的有效途径。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双重背景下,“跨越信息鸿沟、实现安全交易、形成健康循环”成为政府与企业的重要目标。网络直播作为“线上引流+实体消费”的数字经济新模式,完美契合了上述需求,因而成为发展新热点。一是政府高度重视,为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各地方政府积极发挥“牵线搭桥”作用,通过成立电商直播协会、建设电商直播基地、培育电商直播人才、打造直播电商产业带等多种方式,促进“电商直播+”产业发展,助力传统产业振兴。二是企业积极布局,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无论以京东、苏宁为代表的电商企业,还是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甚至微信、微博等互联网社交应用,都开始将电商直播作为拉动营收增长的战略重点。企业人才资源的大量涌入,让电商直播技术实现了迅猛发展,在接入速率、流畅程度、延迟水平等方面都实现了长足进步。三是网民广泛参与,为行业发展带来强劲动力。随着疫情期间用户线上消费习惯的加速养成,直播电商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受到用户喜爱的新兴购物方式。数据显示,在电商直播中购买过商品的用户已经占到整体电商直播用户的66.2%,其中17.8%用户的电商直播消费金额占其所有网上购物消费额的三成以上。以微博为例,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官方微博组织的“一起遇见国货好物#这很中国#”等多个主题直播活动的用户观看量均超过千万。

(摘编自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直播带货发展迅速,2020年我国电商直播市场规模已经突破万亿元,网络直播用户规模突破6亿人。但是,直播电商在遍地开花的当下,促销、直播营销等不规范行为也在市场上显现。

根据中消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12315平台共受理“直播”投诉举报就达2.55万件,其中“直播带货”诉求占比就接近8成,并且增速高达357.74%

(摘编自前瞻网,2021年6月9日)

材料三:

直播带货是主播与品牌、与消费者建立联系、相互信赖的过程。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将“互联网营销师”列为10个新增的职业之一,“直播销售员”这一工种也在其列,这意味着直播带货的主播也朝着持证上岗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以多少量级的粉丝数作为唯一担保。

直播带货的商品五花八门,从明星代言到主播测评,从滞销农产品到企业家自荐好物,商品的质量监管是当务之急。网络直播间内的商品同样需要完善的商品许可信息,对三无产品零容忍,对伪劣产品拒之门外。食品要标明食品安全认证,电器要展示完善的售后信息,对于产地、材质等关键信息应保留完整的直播视频信息,以便事后核查商品信息是否完备。

平台作为网络直播带货的依托载体,不能轻而易举地撇清关系、坐享其成,反倒应该建立完善的售后保障体系,提高准入门槛。平台还应该与相关部门搭建联系,建立售后保障体系,从解决产品售后到处理投诉,有完善的后台体系。

中国商业联合会也在7月前面向社会公开征求《视频直播购物运营和服务基本规范》《网络购物诚信服务体系评价指南》等两项标准的意见。《规范》中既鼓励网络直播营销活动主体响应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号召,积极开展公益直播,又对网络直播营销中的商家、主播、平台经营者、主播服务机构和参与用户的行为提出规范,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摘编自林莘宜、樊丽《当前网络直播带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新媒体研究》2020年17期)

1.下列对网络直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直播是一种数字经济新模式,契合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双重背景下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B.电商企业、短视频平台、互联网社交应用等都将电商直播作为拉动营收增长的战略重点,促进了直播电商的发展。
C.从2016年12月到2020年12月,我国网络直播的用户规模呈上升趋势,每年的用户增长率也都超过了四成。
D.2020年电商直播市场规模突破万亿元,但直播带货的投诉举报量也飞速增加,几乎达到全国12315平台受理总投诉量的8成。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各地方政府通过多种方式促进“电商直播+”产业发展,助力传统产业振兴。
B.近七成电商直播用户曾在电商直播中购买过商品,其中17.8%用户的电商直播消费金额超过了其所有购物消费额的三成。
C.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官方微博曾组织“一起遇见国货好物#这很中国#”等多个主题直播活动,购物用户均超过千万。
D.2020年7月中国商业联合会出台了《视频直播购物运营和服务基本规范》《网络购物诚信服务体系评价指南》,这有利于规范电商直播。
3.如何保障直播带货健康有序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2-01-08更新 | 4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学与建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不仅因为建筑和文学在美学上有许多相通之处,还因为建筑往往是文学家观察与描写的对象,是文学作品展现情节与铺陈故事的场景和空间。

在中国文学中,建筑是文学家抒发感情的载体,历史上有无数脍炙人口的描写亭台楼阁的诗文和辞赋。古人在建造建筑的同时,也建起了建筑文学宝库。历代文学都留下了许多生动地描写建筑的篇章,有关古建筑的文献有诗词、曲赋、游记、题记等。这些文学作品无论是在文学的体裁、题材、手法或是风格和意境上,都丰富多彩,不仅在艺术水平上,而且在建筑论述上也有很大的成就。

《诗经》有许多关于建筑的篇章,《诗·小雅》有一篇歌颂周王宫室落成的诗《斯干》,诗中写道:“如跂斯翼,如矢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君子攸跻。”意思是说宫室建筑的势态好像人抬起脚跟望远那样高峻,有的像箭羽那样周正挺括,屋顶四角如飞鸟展翅,像鸟那祥飞翔。这些描写已成为人们认识远古时期中国建筑形式的原型。

有许多可以列入建筑专业文献的文学作品,但凡楼堂、宫室、馆阁、亭台等建筑完工,多有碑铭、题记、诗词或辞赋记载,后代的文人墨客赞颂或追思的作品也会流传下来。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杜牧的《阿房宫赋》,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散文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都是千古绝唱。北京人民大会堂大报告厅顶棚的设计就受到《滕王阁序》中的名句“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启发。

《红楼梦》可以称之为“建筑文学”,一种根据建筑演绎的文学,而同时也呈现了一种“文学建筑”,文学生成的建筑。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关于大观园和荣国府、宁国府的描述,激起了多少文人墨客和建筑师的遐想,他们努力从书中去寻找被历史淹没了的建筑,并试图去重建作者虚构的“大观园”。《红楼梦》塑造了一个综合了南方和北方园林与建筑特点的大观园,用文学艺术语言表达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理论、园林艺术、造园手法等。小说《红楼梦》将建筑融入文学作品之中,描写建筑空间的变化,书中涉及的建筑及景物有82处,建筑及建筑空间、构件、家具等共155种,门30余种。

(摘编自《文汇报·这部浪漫小说启发了凡尔赛宫的园林设计》郑时龄,有删改)

材料二:

余志成(《文学报》记者):人类能够流传千百年的智慧之花,应该非文学与建筑莫属了!但要系统探究起来,似乎又很不简单。那么,什么是文学?什么是建筑?文学与建筑的内在联系又表现在哪里?

赵丽宏(著名作家):能够代表一个时代智慧高度的两个标识:一是文学,二是建筑。文学展现了一个时期或几代人的生活与内心情感;而建筑则是一门综合艺术,其精美能成为时代的里程碑。文学和建筑,是人类的智慧之花。

余志成:赵老师,记得你曾经写过一篇散文《我向往的城市之美》,你认为的魅力城市其建筑应该具有哪些特点呢?

赵丽宏:那是一个秋天的黄昏,我骑着自行车,沿复兴中路由东往西。无意中抬头远望,视野中出现的美妙景象使我吃了一惊。一轮已经失去耀眼光芒的落日,像一个巨大的火球,喷射着暗红色的火焰,静静地悬挂在天地之间。天空是蓝灰色的,有几缕金色的云霞飘浮在落日周围。使我吃惊的美妙,是落日下的城市轮廓。建筑犹如层叠的山峦,犹如起伏的波澜,让人产生遐想。

我想,一个有魅力的城市,最好是依山傍水。依山,自然是靠山而建,城在山里,山在城里,街道盘旋起伏,房屋层层相叠,入夜之后,城市的灯火和天上的星月交融为一体。傍水,当然是指江海湖泊与城市为伴。水是生命的源头,也是城市活力的源泉。城市如果建在海边,那是得天独厚,大连、青岛、烟台和威海这样的城市,沐浴在海风中,视野开阔,景色清朗。

楼房建筑,是城市的主体。一个城市是不是有魅力,和城市的建筑有没有自己的风格大有关系。上海曾经被世人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这和上海的独特的历史有关,上海是中国最早大规模向世界开放的城市,人类创造的各式各样的文化都涌进了这个城市。其中最显眼、最持久的,便是建筑。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上海的建筑风格,我想,大概只能用“千姿百态”来形容。外滩那些欧式建筑,向世人展示的是西方人的智慧和文明,是殖民时代的纪念,尽管它们所代表的岁月是中国人的耻辱,然而谁也不能否认它们在建筑艺术上的成功。这些用石头垒起的楼房,是那个时代智慧和才华的结晶,直到今天,它们依然是上海的标志。

我认为,一幢成功的建筑物,往往汇集综合了各种艺术手段,建筑如同岁月的纪念碑,一个时代的建筑中,镌刻着那个时代的烙印,沉积着那个时代的情感,也汇集了那个时代的审美眼光和趣味。建筑又如同时代的接力棒,我们可以从城市建筑风格的演变中,探知文化眼光、社会习俗和经济水平的进展变迁。

(摘编自《文学报·文学与建筑的城市智慧》,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的诗词、曲赋、游记、题记中都有关于古建筑的佳作,无论是从文学的角度还是从建筑论述的角度考虑,都成就很高。
B.《红楼梦》是建筑文学,没有大观园、荣国府、宁国府等建筑,就没有《红楼梦》。它将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理论以文学艺术语言传达出来。
C.依山傍水是一个城市具有魅力的先天优势,而城市的主体——楼房建筑,有没有独特的风格也是衡量城市有没有魅力的重要元素。
D.赵丽宏认为上海建筑风格是“千姿百态”的,外滩的建筑虽然让人想到殖民时代耻辱的岁月,但作为建筑艺术,我们必须承认它的成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斯干》一诗,歌颂了周王宫室的落成,较全面地反映了远古时期中国建筑的艺术特征,充分体现了文学与建筑的密切关系。
B.《阿房宫赋》是唐代杜牧描述古代建筑阿房宫的文学作品,它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是因为它兼有文学价值和建筑专业文献价值。
C.成功的建筑往往综合了多种艺术手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人们从城市的建筑风格演变中,可以感知社会习俗和经济水平的发展变化。
D.采访者结合赵丽宏的作品进行提问,这样不仅能让被采访者有一定的熟悉感,而且也使其回答得更加生动形象,思想更加深刻。
3.材料一中说:“但凡楼堂、宫室、馆阁、亭台等建筑完工,多有碑铭、题记、诗词或辞赋记载。”《红楼梦》第十七回中这样描写“稻香村”:“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步入茆堂,里面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
下列选项中,诗句所描绘的对象和这一建筑不一致的一项是(       
A.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B.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C.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D.进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
4.当被问及“魅力城市其建筑应该具有哪些特点”时,赵丽宏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详细描述了一个秋日黄昏的情景。这样回答有什么好处?
5.赵丽宏创作《我向往的城市之美》,在某些方面体现出文学与建筑的内在联系,请联系材料一中的相关论述,谈谈你的理解。
2023-06-02更新 | 2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