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白居易(772-846)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难度:0.4 引用次数:134 题号:9797022
阅读下面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问题。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对诗中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二句中的“弃置”一词点明了被贬之意,流露出了怨愤之情。
B.第三句的意思是,时光不会倒流,怀念旧时岁月也只能是念念而已。
C.第四句借对回乡情景的想象,表明自己被贬时间太久和还京途中恍如隔世的感觉。
D.尾联点明“席上”“酬赠”之题意,表达了要从痛苦中走出的决心。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二两句将漫长凄苦的贬谪生活高度浓缩,抒情委婉细腻,极富感染力。
B.三、四两句接连用典,言简意丰,含蓄地表达了思念、怨愤与无奈之情。
C.五、六两句以“沉舟”“病树”自喻,展示了生活的哲理。
D.全诗前半部伤感低沉,后半部开朗昂扬,情思跌宕,和谐完整,沉郁中更见豪放。
19-20高二·内蒙古·课时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白居易的《琵琶行》结尾作者自伤身世,自感自己与琵琶女有颇多相似,请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从繁华的长安来到偏僻的江州。
B.一个是满誉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曾有出类拔萃的才能。
C.一个善写诗,一个能读懂;一个会弹琴,一个能欣赏,他们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
D.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人,一个因直言进谏而遭贬,都有荣衰变迁的“幽愁暗恨”。
2019-06-25更新 | 115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对《琵琶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该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将诗人的感情推向了高潮。“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实为画龙点睛之笔,同时也是全诗的主题即上段“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形象化说明。
B.“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不仅表现了诗人热情相邀、急于相见的心情,又精练而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的矛盾复杂的心情,本不愿出场又迫不得已。“半遮面”是一处很典型的细节描写,也是一个特写镜头,生动地表现出琵琶女的羞涩情态。
C.“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是描写琵琶女调弦校音的动作,进而表现她此时已进入乐曲的境界之中,也显示了琵琶女演奏的才能和丰富的感情。
D.“轻拢慢捻抹复挑”,写出了琵琶女指法的娴熟。轻轻的拢,慢慢的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一连串的动作,具体地表现了琵琶女扣弦、揉弦、顺弦、回拨弦的动作熟练,技艺精湛。
2020-02-26更新 | 110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寒食江畔①

白居易

草香沙暖水云晴,风景令人忆帝京。

还似往年春气味,不宜今日病心情。

闻莺树下沈吟立,信马江头取次行。

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②明日是清明。


[注]①本诗与《琵琶行》写于同一时期。②下邽(guī),在陕西渭南,是白氏家族的聚居地,族人及后皆养于此。
A.首联描写江畔风景,从嗅觉、触觉、视觉着笔,洋溢着醉人的春天气息。
B.颔联中“往年”紧承“帝京”,但未展开,即以“不宜”转折,点出此刻心情。
C.颈联树下闻莺,江头信马,表现出在美景中作者心情逐渐平复、愉悦的过程。
D.全诗虚实转换,曲折有致,勾连起过去、现在和未来,平淡中意味深沉。
2020-05-20更新 | 1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