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电磁学 > 静电场 >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 库仑定律 > 库仑定律表达式和简单计算
题型: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939 题号:6242382
电磁学理论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和人类的生活,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力除了引力就是电磁力,通常所说的弹力、摩擦力本质上都是电磁力。
按照毕奥萨伐尔定律,一小段通电导线产生的磁场,如图甲,在与之垂直的方向上距离r处的P点,磁感强度为,式中I为导线中的电流强度,l为该小段导线的长度,μ0称作真空磁导率,是一个常量。
(1)一个电量为q1的带正电粒子,以平行于导线方向的速度v1通过P点时求粒子受到的洛伦兹力大小;
(2)简要说明在分析q1受力时为什么不考虑导线中的电荷对粒子的库仑力;
(3)运动电荷产生的磁场,与一小段导线类似,也可以用毕奥萨伐尔定律进行分析。若把导线换成电量为q2带正电的粒子,速度为v2方向与v1相同,如图乙,则它们之间既有电场力又有磁场力。
a.指出两电荷间洛伦兹力方向相斥还是相吸;
b.在研究阴极射线(电子束)时,人们发现阴极射线总是发散的,请根据计算说明其中原因。已知真空磁导率μ0=4π×10-7Tm/A,静电力常量k=9×109Nm2/C2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经典理论认为,氢原子核外电子在库仑力作用下绕固定不动的原子核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氢原子核的电荷量为+e,电子电荷量为-e,质量为m,静电力常量为k。电子绕核旋转的两个可能轨道S1S2到氢原子核的距离分别为r1r2
(1)请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和库仑定律推导出氢原子核在S1轨道处产生的电场强度表达式;
(2)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电场中,距点电荷距离为r处的电势可以用表示,该式仅由静电力常量k、点电荷的电荷量Q及该点到点电荷的距离r决定。若电子在等势面S1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点电荷与电子组成的系统具有的总能量为E1,在等势面S2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具有的总能量为E2,某同学类比机械能守恒猜测E1=E2。你是否同意他的结论?通过推导或计算说明你的观点。
(3)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电场线来表示电场,线上每一点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的场强方向一致,并用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为什么可用电场线疏密来表示场强大小呢?请用真空中孤立的点电荷的电场进行论证说明。
   
2023-10-17更新 | 189次组卷
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2】开普勒第三定律指出:所有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其中a表示椭圆轨道半长轴,T表示公转周期,比值c是一个对所有行星都相同的常量。牛顿把该定律推广到宇宙中一切物体之间,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1)开普勒第三定律对于轨迹为圆形和直线的运动依然适用。圆形轨迹可以认为中心天体在圆心处,半长轴为轨迹半径。直线轨迹可以看成无限扁的椭圆轨迹,此时中心天体在轨迹端点,半长轴为轨迹长度的。已知:某可视为质点的星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一物体与星球的距离为r。该物体在星球引力作用下运动,其他作用力忽略不计。
a.若物体绕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请你推导该星球的引力系统中常量c的表达式;
b.若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求物体到达星球所经历的时间(r远大于R);
(2)万有引力和静电引力是自然界中典型的两种引力,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均遵循“平方反比”规律,类比可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也遵循开普勒第三定律。两个点电荷带电量分别为+Q和-Q,质量均为m,从相距为2l的两点由静止释放,在静电引力的作用下运动,其他作用力忽略不计。静电力常量为k。求两点电荷从开始释放到相遇的时间。
2020-04-07更新 | 872次组卷
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如图1所示,带有相同正电荷的小球AB,通过绝缘杆置于水平气垫导轨上.A固定于导轨左端,B固定在滑块上,可在导轨上无摩擦滑动.将BA附近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由于能量守恒,可通过光电门测量B在不同位置处的速度,得到B的势能随位置x的变化规律,见图3曲线①(AB小球可视为点电荷,以小球A 处为坐标原点).若将导轨右端抬高,使其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如图2所示,则B 的总势能(包含重力势能与电势能)曲线如图3中②所示.现将B在倾斜导轨上x=0.20m 处由静止释放


(1)求B在运动过程中动能最大时所在的位置以及动能的最大值;
(2)求运动过程中B的最大位移;
(3)图3中直线③为曲线②的渐近线,求小球AB所带电荷量的乘积.
2019-09-10更新 | 5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