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景德镇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17)班化学试题
江西 高一 期中 2022-09-15 15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与STSE、化学实验基础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①光导纤维作通讯材料有许多优点,但怕腐蚀,铺设也很不方便
②化学家采用玛瑙研钵摩擦固体反应物进行无溶剂合成,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③三峡大坝的建设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
④氮化硅陶瓷、氧化铝陶瓷、光导纤维、石墨烯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⑤太阳能电池可采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
A.2个B.3个C.4个D.5个
2022-08-21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17)班化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Na、O、S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生成,同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②SO2和SO3分别通入Ba(NO3)2溶液中,得到的沉淀相同
③SO2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④洗涤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硫可以用CS2、酒精、热的NaOH溶液
⑤硫和氯气分别与铁反应后铁元素的价态相同
⑥SO2通入品红溶液中褪色的原理与SO2通入溴水中褪色的原理相同
A.2个B.3个C.4个D.5个
2022-08-21更新 | 100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17)班化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为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硫酸亚铁装入如图所示的装置A中,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加热。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B.分解产生的气体产物中应先检验SO3
C.装置B中的试剂为Ba(NO3)2溶液,反应后有白色沉淀生成
D.装置C中的试剂可以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SO2
2022-08-21更新 | 35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17)班化学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4. 固体硝酸盐加热分解产物较复杂,某兴趣小组对NH4NO3的热分解产物提出以下4种猜想:你认为猜想的科学性不正确的是
甲:N2、HNO3、H2O            乙:N2O、NO2、H2O
丙:NH3、N2、H2O             丁:N2、NO2、H2O
A.甲和乙B.乙和丁C.乙和丙D.丙和丁
2022-08-21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17)班化学试题
单选题 | 较难(0.4)
名校
5. 三甲胺N(CH3)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我国科学家实现了在铜催化剂条件下将N,N-二甲基甲酰胺[(CH3)2NCHO,简称DMF]转化为三甲胺[N(CH3)3]。计算机模拟单个DMF分子在铜催化剂表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表示物质吸附在铜催化剂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历程中决速步骤为
B.该历程中的最大能垒(活化能)为2.16eV
C.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DMF的平衡转化率
D.若1molDMF完全转化为三甲胺,则会释放出1.02eV·NA的能量
6. 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H2NCOONH4(s)2NH3(g)+CO2(g)。下列能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个数有
v(NH3)=2v(CO2)
②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③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④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⑤密闭容器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⑥密闭容器中CO2的体积分数不变
⑦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
A.4个B.5个C.6个D.7个

二、未知 添加题型下试题

未知-未知 | 困难(0.15)
解题方法
7. 储量丰富成本低的新型电池系统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基于K+能够可逆地嵌入/脱嵌石墨电极,开发了基于钾离子电解液(KPF6)的新型双碳电池[碳微球(C)为正极材料,膨胀石墨(C*y)为负极材料],放电时总反应为:KxC*y+xC(PF6)=C*y+xK++xC+xPF6-,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放电时,K+在电解质中由A极向B极迁移并嵌入碳微球中
B.充电时,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y+xK++xe-=KxC*y
C.放电时,每转移0.1NA电子时,电解质增重18.4g
D.充放电过程中,PF6-在碳微球电极上可逆地嵌入/脱嵌
2020-04-03更新 | 3028次组卷

三、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下列选项中,对应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及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解释或结论
A工业上用焦炭制粗硅:非金属性:C>Si
B将一块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放入试管,再加入98%浓硫酸3mL,铝条表面无明显现象铝与浓硫酸常温下不反应
C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再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不呈血红色稀硝酸只能将Fe氧化为Fe2+
D往烧杯中加入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放在滴有水的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迅速搅拌,烧杯底部结冰,与玻璃片粘在一起吸热反应不一定要加热才能进行
A.AB.BC.CD.D
2021-07-14更新 | 319次组卷 | 8卷引用:【浙江新东方】高中化学20210513-045【2021】【高一下】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9. 某课题组以纳米Fe2O3作为电极材料制备锂离子电池(另一极为金属锂和石墨的复合材料),通过在室温条件下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循环充放电,成功地实现了对磁性的可逆调控(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e=Li+
B.放电时,电子通过电解质从Li流向Fe2O3
C.充电时,Fe做阳极,电池逐渐摆脱磁铁吸引
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Fe+3Li2O-6e= Fe2O3+6Li+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