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 > 活化能及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题型:单选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60 题号:10530995
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在铁掺杂W18O49纳米催化剂表面常温下获得较高的氨产量,反应历程如图所示(表示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需要吸收能量的最大能垒(活化能)E=1.54eV
B.吸收能垒为1.29 eV步骤的反应为H5N2=NH3+H2N
C.选择镍掺杂W18O49纳米催化剂获得反应历程与上述不同
D.投料比[]越大,单位时间内合成氨的产量越高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 | 较难 (0.4)
【推荐1】室温下,某溶液初始时仅溶有M和N且浓度相等,同时发生以下两个反应:①M+N=X+Y;②M+N=X+Z,反应①的速率可表示为v1=k1c2(M),反应②的速率可表示为v2=k2c2(M)(k1、k2为速率常数)。反应体系中组分M、Z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30min时间段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6.67×10-3mol•L-1•min-1
B.反应开始后,体系中Y和Z的浓度之比保持不变
C.如果反应能进行到底,反应结束时37.5%的M转化为Z
D.反应①的活化能比反应②的活化能小
2023-11-11更新 | 76次组卷
单选题 | 较难 (0.4)
名校
解题方法
【推荐2】钴三异丙醇胺配合物(CoTiPA)和7,8-二羟基-2 -吩嗪磺酸( DHPS)作为氧化还原媒介分别被引入电池正、负极的电解液中,与空气和锌在各自的储能罐中反应。装置如图1所示,反应历程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o( II)降低了正极反应的活化能,提高了活化分子百分率
B.11.2 L O2(标准状况)参与反应,理论上转移2 mol电子
C.放电过程中,负极附近电解质溶液的pH降低
D.两极的储能罐中均使用酸性电解质溶液
2023-06-17更新 | 454次组卷
单选题 | 较难 (0.4)
解题方法
【推荐3】反应CO2(g)+3H2(g)CH3OH(g)+H2O(g)使用不同催化剂的调控中,研究人员发现,一定条件下,Pt 单原子催化剂有着高达 90.3%的甲醇选择性。反应历程如图,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表示,TS 表示过渡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H>0
B.经历 TS1,CO2共价键发生断裂,且生成羧基
C.能垒(活化能)为 1.48ev 的反应为 HCOOH*(g)+2H2(g)=H2COOH*(g)+H2(g)
D.如果换用铜系催化剂,所得反应历程与上图相同
2020-07-09更新 | 6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