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认识化学科学 > 化学计量 > 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 > 物质的量有关计算 > 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物质的量的运用
题型:计算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36 题号:12608397
过碳酸钠是一种多用途的新型漂白剂,化学式可表示为,过碳酸钠溶于水分解成
测定某样品中过碳酸钠化学式的实验步骤如下(样品中杂质不参加反应):
步骤I:称取样品于锥形瓶中,加水溶解,用溶液与其反应,恰好反应时消耗硫酸
步骤II:另称取样品于锥形瓶中,加水溶解,加稀酸化,用溶液与其反应,恰好反应时消耗溶液
已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1)步骤II中,若样品溶于水酸化后放置一段时间,然后再进行反应,则过碳酸钠化学式中的测定结果将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2)通过计算确定该过碳酸钠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计算题 | 较难 (0.4)
【推荐1】2.76 g CaO2·8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140 ℃时完全脱水,杂质受热不分解)如图所示。

①试确定60 ℃时CaO2·xH2O中x=___________。 
②该样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021-07-24更新 | 455次组卷
计算题 | 较难 (0.4)
【推荐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模拟侯德榜制碱法制取纯碱,流程如图:

(1)向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和氨气时,应先通入___________(填化学式)。操作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现将的固体均匀混合分成两等份。第一份充分加热至恒重,固体质量减少6.2g;第二份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加热、蒸干,得到固体23.4g。则混合物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5)下列选项中哪种方法可以鉴别溶液和溶液___________。
A.加入澄清石灰水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加热D.逐滴加入稀盐酸

(6)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出的混合物中质量分数的是_______。
A.取ag混合物充分加热,质量减少bg
B.取ag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到bg固体
C.取ag混合物与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得到bg溶液
D.取ag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经干燥后用碱石灰吸收,质量增加bg

(7)钠是一种典型的碱金属元素,下列性质的递变规律正确,且能作为碱金属元素金属性递变规律判断依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Li、Na、K的原子半径和密度都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
B.碱性:
C.还原性:,故K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钠
D.熔、沸点:
2023-12-23更新 | 142次组卷
【推荐3】ClO2广泛用于水处理、纸浆漂白等。
(1)制备ClO2原料有NaClO2等,产生的ClO2(g)用蒸馏水吸收得到吸收液A。
①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②NaClO2与盐酸在微热条件下生成ClO2气体(及少量副产物Cl2),写出其反应生成ClO2、NaCl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__
(2)碘量法测定ClO2吸收液A中ClO2和Cl2的浓度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向锥形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25mL100g·L-1KI溶液(足量),再向其中加入5.00mLClO2吸收液(发生反应:2ClO2+2KI=2KClO2+I2,Cl2+2KI=2KCl+I2)。
步骤2.用0.1000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2Na2S2O3+I2=2NaI+Na2S4O6)至浅黄色,再加入1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消耗Na2S2O3溶液6.00mL。
步骤3.向步骤2的溶液中加入5mL2mol·L-1硫酸溶液酸化,发生反应:KClO2+4KI+2H2SO4=KCl+2K2SO4+2I2+2H2O。
步骤4.重复步骤2操作,第二次滴定又消耗0.1000mol·L-1Na2S2O3溶液20.00mL。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ClO2吸收液A中ClO2和Cl2的浓度___(单位g·L-1,写出计算过程)。
2020-06-16更新 | 4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