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认识化学科学 > 物质的分类 > 分散系 > 分散系概念 > 分散系概念及其分类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16 题号:14526320
单质碘(I2)在医药。分析等方面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碘酊又称碘酒,常用于皮肤消毒。它是由I2、KI分散于乙醇后形成的分散系。碘酊中分散剂为___________,该分散系属于___________(选填“胶体”“浊液”“溶液”)。
(2)I2加热易升华,升华时下列物理量增大的是___________(选填编号)
A.分子间作用力B.分子间的平均距离C.分子的数目D.分子的质量
(3)用CCl4提取碘水中I2,萃取后单质碘主要在___________层(选填“上”“下”),理由是___________。碘量法测定氧化铜样品中CuO含量步骤如下:取2.00g氧化铜样品溶于足量稀硫酸(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过量KI溶液反应,最后当加入90mL 0.20mol/LNa2S2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主要反应原理为:
2CuSO4+4KI=2CuI↓+I2+2K2SO4
2Na2S2O3+I2=2NaI+Na2S4O6
(4)配置上述Na2S2O3溶液所需的定量仪器有___________
(5)上述氧化铜样品中Cu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若配制Na2S2O3溶液时俯视读数,则测量结果___________(选填“偏小”“偏大”“不变”)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将少量FeCl3的饱和溶液分别滴加到下列物质中,得到三种分散系①、②、③

(1)将③继续加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判断③中是否成功制备胶体?_______
2022-09-20更新 | 169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胶体和溶液、浊液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分散系,具有特殊性质,生活中常利用其性质。
(1)新冠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气溶胶属于胶体的一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胶体金抗原检测试纸保质期较长,体现了胶体的稳定性
B.在电压作用下,带电胶体微粒可以发生电泳
C.溶液呈电中性,而胶体带电,不呈电中性
D.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以观察到丁达尔现象

实验室可制备胶体供学生探究胶体的性质,具体操作方法为:沸腾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烧杯内液体呈均匀红褐色后停止加热。
(2)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某同学在制备过程中未使用洁净的烧杯(残留少量固体),加水煮沸并滴入饱和后,观察到产生红褐色沉淀,因为___________
在一篇关于“生活中的胶体”文章中,介绍了如何利用牛奶或淀粉等生活中常见物质制备胶体,如将少量淀粉分散在水中可得无色澄清透明的淀粉溶液。某同学对“淀粉溶液”这种说法产生了疑惑,为探究“淀粉溶液”到底是溶液还是胶体,同学取材于生活常见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预先将少量碘酒溶于水,配置成碘水,并准备如图搭建实验装置。

(4)实验前,甲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格以记录现象并分析结论:
编号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烧杯中溶液呈___________“淀粉溶液”是溶液
2烧杯中溶液呈___________“淀粉溶液”是胶体

(5)实际实验过程中,同学不仅观察到了如编号2所预测的实验现象,还观察到了半透膜内的淀粉溶液变蓝,从分散质粒径角度分析产生这两个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
2023-12-30更新 | 103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由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铬,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
(1)证明明胶溶于水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的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
(2)现有10 mL明胶溶于水形成的分散系与5 mL NaCl溶液混合装入半透膜内,将此半透膜袋浸入盛蒸馏水的烧杯中,设计实验证明NaCl中Cl-能够透过半透膜:_______
(3)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反应后得到饱和的FeCl3溶液呈棕黄色。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FeCl3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氨水,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写出该制备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③以上①、②实验制备的分散系最本质的区别为_______
2023-10-10更新 | 1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