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 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 氮气 > 自然界氮的固定
题型:填空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6 题号:17901063
氮和氮的化合物与人类有密切关系,回答以下问题:
(1)氮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
A.氮气分子很稳定B.尿素属于铵态氮肥
C.工业合成氨是人工固氮D.闪电实现了大气固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可用稀HNO3与FeS固体反应制取H2S
B.SO2能使酸性KMnO4、氯水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作用
C.少量NO2和足量SO2混合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产生的沉淀只有BaSO4
D.向某溶液中滴加几滴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3)甲、乙两组同学用干燥的圆底烧瓶各收集一瓶氨气,根据下图喷泉实验的装置进行实验都观察到美丽的红色喷泉。

根据实验现象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并用相应的方程式解释:_______
(4)甲、乙两组同学完成喷泉实验后,圆底烧瓶中所得溶液如图所示。请通过分析确认:甲组同学所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组同学所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5)贮存铵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其原因是_______。写出”的检验方法:_______

相似题推荐

填空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氨催化氧化生成NO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固氮作用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
B.NO遇O2转化为NO2
C.N2和O2放电时反应生成NO
D.由NH3制取碳酸氢铵
(3)肼(N2H4)又称联氨,是一种可燃性的液体,传统制备肼的方法是以NaClO氧化NH3,制得肼的稀溶液(NaClO对应还原产物为NaCl),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N和P是同族元素,PH3和NH3与卤化氢的反应相似,产物的结构和性质也相似。下列对PH3与HI反应产物的推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不能与NaOH反应
b.含离子键、共价键
c.受热会分解
(5)将12.8g铜跟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铜耗完时,共产生0.25mol气体(不考虑N2O4),则所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
2021-04-14更新 | 400次组卷
填空题 | 适中 (0.65)
【推荐2】细菌可以促使铁、氮两种元素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并耦合两种元素的循环。耦合循环中的部分转化如图所示。

(1)如图所示氮循环中,属于氮的固定的有_______(填字母序号)。
a.N2转化为氨态氮                       b.硝化过程                  c.反硝化过程
(2)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铵态氮肥是水体中的主要来源之一。
①检验氮肥中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
②实验室制备少量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氨态氮与亚硝态氮可以在氨氧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氮气。该反应中,当产生0.02mol氮气时,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4)土壤中的铁循环可用于水体脱氮(脱氮是指将氮元素从水体中除去),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利用土壤中的铁循环脱除水体中氨态氮的原理_______
(5)Fe2+与硝态氮(NO)反应脱氮生成N2,反应后的溶液为Fe(NO3)2和Fe(NO3)3的混合溶液。为检验溶液中含有Fe2+和Fe3+,相应的实验方案为_______(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KSCN溶液、0.1mol·L-1的KMnO4溶液、3%的H2O2溶液)。
2022-07-13更新 | 212次组卷
填空题 | 适中 (0.65)
【推荐3】细菌可以促使铁、氮两种元素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并耦合两种元素的循环。

(1)氮循环中,属于氮的固定的有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氧化反应的有_______
a.转化为氨态氮       b.硝化过程       c.反硝化过程
(2)铵态氮肥是水体中铵根的主要来源之一。氨气溶于水也能产生铵根,此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用方程式表示)_______,检验某固态氮肥中铵根的实验操作与相应的现象及结论为_______
(3)铵态氮与亚硝态氮可以在氨氧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氮气。该反应中,当产生0.02mol氮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4)土壤中的铁循环可用于水体脱氮(指将氮元素从水体中除去),原理为,证明铁离子存在的实验操作及现象为:_______
(5)实验室中也可以实现不同价态氮元素之间的转变,请写出符合以下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转化为_______
转化为_______
2022-06-23更新 | 10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