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 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 二氧化硫 >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 题号:20265228
近年我国某些城市酸雨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1)查阅资料知,二氧化硫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该反应体现出SO2___________性;
(2)根据上述资料,甲同学和丙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甲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A、B两步实验。
   
【实验现象】A中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①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
【实验操作】丙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②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③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④C装置中的浓高锰酸钾溶液也可以替换为___________(填标号)。
A.足量I2的淀粉溶液   B.足量饱和NaHCO3溶液
C.足量NaHSO3溶液   D.足量溴水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课外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SO2性质的研究。

(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SO2属于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氧化物。写出硫酸型酸雨形成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
(2)图中D装置可用来验证SO2具有该性质,其中所加入的试剂是     _____
(3)当向该装置通入SO2时,A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用化学用语解释其原因是 ______
(4)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分析,SO2的性质。
①当向该装置通入SO2一段时间后,可观察C中溶液褪色,MnO4-转化为Mn2+,说明SO2       
______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
②如验证SO2还具有另一方面的性质,可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___

A.过氧化氢             B.浓硫酸                 C.氯水               D.硫化钠溶液

2017-03-29更新 | 185次组卷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适中 (0.65)
【推荐2】海水中有丰富的资源,海底有丰富的矿藏、石油、天然气等,海水中还含有大量的电解质,它们电离产生Cl-、Br-、I-、Na+、Mg2+、Ca2+等,都是重要资源。开发和利用海水资源是当前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如图是某化工厂对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步骤②、⑧分离提纯的方法:②__________,⑧__________
(2)步骤⑦分离提纯过程中需要选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
(3)步骤③的是电解食盐水,工业上称为氯碱工业,D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在喷洒前需要在空气中晾置一会,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初步提纯后的粗盐中含有Mg2+、Ca2+等杂质,精制时所用的试剂为①盐酸②氯化钡溶液③氢氧化钠溶液④碳酸钠溶液,下列试剂添加顺序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②③④①B.③④①②C.④③②①D.③②④①
(5)流程⑥将溴单质从水溶液中分离出来是利用溴单质具有___________性。对粗溴一般做如下处理:
   
其中步骤Ⅱ、Ⅲ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写出步骤Ⅱ中用SO2吸收Br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023-06-25更新 | 127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硫酸工业中会产生含的烟气,有机化工中会产生含的尾气,这些尾气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
(1)用氨水可吸收含的烟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将含的烟气和混合吸收。

①若NaOH溶液不足,出口处可能有中的一种排出。实验小组为检验出口处是否有排出,将出口处的气体通入装有品红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到品红溶液褪色。该现象能否说明出口处有排出,若能,则说明理由,若不能,请在不使用其他试剂的条件下,用含褪色后溶液的试管进行补充实验,确认出口处是否有排出:_______
②某同学预测反应后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等离子。该预测是不正确的是,因为______________不能大量共存。
③实验结束后,经检测广口瓶溶液中含等离子。为测定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现进行如下实验:取100mL广口瓶中溶液,向其中滴加的标准溶液(发生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标准溶液20m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继续滴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6.99g.计算原广口瓶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并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
2022-04-11更新 | 3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