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 铜及其化合物 > 铜的其他化合物
题型: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难度:0.15 引用次数:1230 题号:3078213
辉铜矿主要成分Cu2S,此外还含有少量SiO2、Fe2O3等杂质,软锰矿主要含有MnO2,以及少量SiO2、Fe2O3等杂质.研究人员开发综合利用这两种资源,用同槽酸浸湿法冶炼工艺,制备硫酸锰晶体和碱式碳酸铜。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①MnO2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将金属硫化物中的硫氧化为单质硫;
②[Cu(NH34]SO4常温稳定,在热水溶液中会分解生成NH3
③部分金属阳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
Fe3+:1.5~3.2 Mn2+:8.3~9.8 Cu2+:4.4~6.4
④MnSO4·H2O溶于1份冷水、0.6份沸水,不溶于乙醇。
(1)实验室配制250mL 4.8mol•L1的稀硫酸,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量筒、烧杯以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浸时,为了提高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3)酸浸时,得到浸出液中主要含有CuSO4、MnSO4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调节浸出液pH=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5)本工艺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6)获得的MnSO4•H2O晶体需要进一步洗涤、干燥,洗涤时应用_____________洗涤。
(7)测定MnSO4•H2O样品的纯度:准确称取样品14.00g,加蒸馏水配成100mL溶液,取出25.00mL用标准的BaCl2溶液测定,完全反应后得到了4.66g沉淀,则此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困难 (0.15)
解题方法
【推荐1】氯化亚铜(CuCl)常用作有机合成工业中的催化剂,是一种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及稀硫酸;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成绿色;见光则分解,变成褐色;下图是工业上以制作印刷电路的废液(含Fe3、Cu2、Fe2、Cl)生产CuCl的流程如下:

(1)工业生产硫酸的第一步反应如下,请配平该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标注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FeS2+______O2 ______SO2+______Fe2O3
(2)写出生产过程中X____________________ ,Y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3)产生CuCl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氯化亚铜的定量分析:
①称取样品0.25g 置于预先放入10mL过量的FeCl3溶液250mL的锥形瓶中,不断摇动;
②待样品溶解后,加水50mL,邻菲罗啉指示剂2滴;
③立即用0.10 mol•L-1硫酸铈Ce(SO42标准溶液滴至绿色出现为终点。如此再重复二次测得数据如下:
(已知:CuCl + FeCl3 =CuCl2 + FeCl2 Fe2 + Ce4 = Fe3 + Ce3
123
0.25克样品消耗硫酸铈标准溶液的体积(mL)23.8524.3523.95

④数据处理:计算得CuCl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平行实验结果相差不能超过0.3%)
2016-12-09更新 | 630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困难 (0.15)
【推荐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的反应原理并验证产物,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I:将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一定温度下充分反应至不产生气泡为止,
过滤、冷水洗涤、低温干燥,得到蓝绿色固体。该小组同学猜想此固体为xCuCO3·yCu(OH)2
(1)为了验证猜想,先进行定性实验。
实验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Ⅱ取适量蓝绿色固体,加入足量稀硫酸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__________蓝绿色固体中含有CO32-
(2)为进一步确定蓝绿色固体的组成,使用如下装置再进行定量实验。

实验Ⅲ:称取5.190g样品,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装置C和D中。
①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结束时要通入适量的空气,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C增重0.270g,装置D增重1.320g。则该蓝绿色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若x=y=1,写出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已知20℃时溶解度数据:S[Ca(OH)2] =" 0.16" g,S[Ba(OH)2] =" 3.89" g。有同学据此提出可将装置D中的澄清石灰水换成等体积的饱和Ba(OH)2溶液,其可能的依据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同学为了降低实验误差,提出如下建议,其中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加热装置B前,先通空气一段时间后再称量C、D的初始质量
B.将D换为盛有碱石灰的U形管
C.将C、D颠倒并省去E装置
2016-12-09更新 | 513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困难 (0.15)
名校
【推荐3】某矿样中含有大量的 CuS 及少量其他不溶于酸的杂质。实验室中以该矿样为原料制备CuCl2·2H2O 晶体,流程如下:

(1)在实验室中,欲用 37%(密度为 1.19 g·mL1)的盐酸配制 500 mL 6 mol·L1 的盐酸,需要的仪器除 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_
(2)①若在实验室中完成系列操作 a。则下列实验操作中,不需要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②CuCl2 溶液中存在平衡:Cu(H2O)42(蓝色)+4ClCuCl42(黄色)+4H2O。欲用实验证明滤液 A(绿色)中存在上述平衡,除滤液 A 外,下列试剂中还需要的是_____(填字 母)。
a.FeCl3 固体       b.CuCl2 固体       c.蒸馏水
(3)某化学小组欲在实验室中研究 CuS 焙烧的反应过程,查阅资料得知在空气中焙烧 CuS 时,固体 质量变化曲线及 SO2 生成曲线如图。

①CuS 矿样在焙烧过程中,有 Cu2S、CuO·CuSO4、CuSO4、CuO 生成,转化顺序为CuS Cu2S CuO·CuSO4CuSO4CuO第 ① 步 转 化 主 要 在 200   ~ 300     ℃ 内 进 行 , 该 步 转 化 的 化 学 方 程 式______
②300~400 ℃内,固体质量明显增加的原因是_____,图所示过程中,CuSO4固体能稳定存在的阶段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一阶段       b.二阶段       c.三阶段       d.四阶段
③该化学小组设计如下装置模拟 CuS 矿样在氧气中焙烧第四阶段的过程,并验证所得气体为 SO2和 O2 的混合物。

a.装置组装完成后,应立即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
b.当 D 中产生白色沉淀时,说明第四阶段所得气体为 SO2 和 O2 的混合物,你认为 D 中原来盛有________溶液。
c.若原 CuS 矿样的质量为 10.0 g,实验过程中,保持在 760 ℃左右持续加热,待矿样充分反应后, 石英玻璃管内所得固体的质量为 8.0 g,则原矿样中 CuS 的质量分数为_____
2016-12-09更新 | 6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