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 卤素及其化合物 > 氯及其化合物 > 次氯酸及其性质
题型:解答题-无机推断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60 题号:418262
现有X.Y.Z.W四种常见的含氧酸,其成酸元素分属周期表中短周期的第ⅣA族到第ⅦA。将四种含氧酸溶液分别进行光照或微热测得如下数据(其中Q为不确定的物质):
含氧酸XYZW
含氧酸质量/g25.2a3.110.5
生成物U/g3.2//3.2
生成物V/g3.60.90.9/
生成物Q/g18.43.2bc

根据中学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中含氧酸名称:Z_____________,W______________,生成物名称:U_____________,V___________
(2)上表中数据:a为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c为____________
(3)将X的稀溶液加入Y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W的水溶液光照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11·山东济宁·一模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氯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Ⅰ.以电石渣制备KClO3.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制备KClO3的流程如下:
已知:氯化时存在Cl2与Ca(OH)2作用生成Ca(ClO)2的反应,Ca(ClO)2进一步转化为Ca(ClO3)2,少量Ca(ClO)2热分解为CaCl2和O2
(1)“分解比”是衡量氯化程度的标准,氯化后溶液中CaCl2总质量与Ca(ClO3)2总质量的比值称为“分解比”,随氯化温度升高,分解比的实际值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2)“转化”时向滤液中加入KCl固体将Ca(ClO3)2转化为KClO3,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Ⅱ.用广谱高效的二氧化氯(ClO2)替代液氯进行消毒,可避免产生对人体健康首害的物质。
(3)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硫酸酸化后反应制得,同时生成Na2SO4。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用原料亚氯酸钠(NaClO2)和过硫酸钠(Na2S2O8)反应可制得ClO2,操作简单,同时可得到副产品Na2SO4.制备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5)将ClO2溶于水得到100mL溶液,为测定其浓度,进行以下实验操作。
步骤1:取待测ClO2溶液20.00mL于锥形瓶中。
步骤2:用稀硫酸调节溶液的pH<2.0,加入足量的KI晶体充分反应。
步骤3:加入几滴淀粉溶液,逐滴加入0.1mol/LNa2S2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S2O3溶液20.00mL。
已知:2ClO2+10KI+4H2SO4=2KCl+5I2+4K2SO4+4H2O,I2+2Na2S3O3=Na2S4O6+2NaI.
试计算溶液中ClO2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024-01-15更新 | 74次组卷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较难 (0.4)
解题方法
【推荐2】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是SO2、NO2、NO、CO及可吸入颗粒等,其主要来自于燃煤、机动车尾气和工业废气,会导致雾霾、酸雨等。
(1)下列物质,能吸收SO2同时得到化肥的是___________。
A.碱石灰B.酸性KMnO4溶液C.氨水D.浓H2SO4

(2)硫及其部分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X可与SO2反应生成SB.Y可由S和O2化合生成
C.Z的水溶液一定呈碱性D.不能用浓硫酸干燥SO2

(3)某工厂采用(NH4)2SO3和NH4HSO3的混合溶液A吸收废气中的SO2并制备(NH4)2SO3·H2O,过程如下图所示:

“吸收”过程中,溶液中(NH4)2SO3和NH4HSO3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___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制备”过程中,溶液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硫酸盐(含)气溶胶是PM2.5的成分之一,PM2.5指的是空气中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科研人员通过研究提出了雾霾微颗粒中硫酸盐生成的转化机理,其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PM2.5的颗粒为胶体粒子B.该过程中有硫氧键生成
C.硫酸盐气溶胶呈碱性D.该过程中有H2O参与

(5)工业上以NaClO溶液作为吸收剂进行一体化“脱硫”、“脱硝”。
①“脱硫”时,控制溶液的pH=5.5,将烟气中的SO2转化为,已知0.1mol·L-1100mLNaClO溶液,可以恰好吸收0.01molS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脱硝”时,在酸性NaClO溶液中,HClO氧化NO生成和N,该过程应在避光条件下进行,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转化为CO2和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生成1molC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4NAB.催化剂能提高CO的转化率
C.NO是氧化剂D.CO2是还原产物

(7)回收利用工业废气中的CO2和SO2,原理示意图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废气中排放到大气中会形成酸雨
B.装置中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的水解程度大于的电离程度
C.装置中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废气中的
D.装置2中电极b和电源的正极相连
写出装置2中电极a的反应式___________
2024-04-17更新 | 214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氯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大量用于制造盐酸、有机溶剂和药品等。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在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相关物质性质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I.连接装置A→B→C,制备并收集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
(3)利用装置C收集时,气体应该从_______口进(填“m”或“n”)。
Ⅱ.连接装置A→B→D,制备氯水。
(4)装置D中试剂a为,通入即可制得氯水,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将装置D制备的氯水转移至三颈烧瓶内,将pH传感器、氯离子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分别插入三颈烧瓶中(图1),用强光照射氯水,进行实验并采集数据,获得相关变化曲线。

解释图2中曲线变化的原因_______,依此可判定实验过程中溶液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Ⅲ.连接装置A→B→D,探究氯气的性质。
(6)将装置D中试剂a更换为紫色石蕊溶液,通入过量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
(7)将装置D中试剂a更换为的混合溶液,通入一定量氯气,溶液中各种离子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3所示。已知还原性:,线段表示_______(填离子符号)物质的量的变化,原混合溶液中_______
2023-02-17更新 | 2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