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能与电能 > 原电池 > 原电池原理 > 电极材料的特殊性质对原电池正负极判断的影响
题型:填空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1 题号:6869046


(1)现有a.BaCl2 b.金刚石 c.NH4Cl d.Na2SO4 e.干冰   f.碘片六种物质,按下列要求回答(若有多个选项的,多选错选不给分):
①熔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______, 熔点最高的是_______,熔点最低的是_______
②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只含有离子键的物质是________,含有两种化学键的物质是_________,含有分子间作用力的是__________
(2)看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烧杯中溶液为稀硫酸,则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若烧杯中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则负极为_______(填Mg或Al),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填空题 | 适中 (0.65)
【推荐1】有甲、乙两位同学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两人均使用镁片与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1的H2SO4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1的NaOH溶液中,如下图所示:

(1)写出甲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
(2)写出乙池中负极的电极材料和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负极材料(化学式)_______;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甲池溶液中阳离子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乙池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动方向是_______。甲池中产生气泡的电极是_______;乙池外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_______
(4)若甲与乙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如果都是金属,则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会判断出_______金属活动性更强,而乙会判断出_______金属活动性更强。
(5)由此实验,可得到如下哪些正确结论_______(填字母)。
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
B.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
C.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已过时,已没有实用价值
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受条件的影响较大,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丙同学依据甲、乙同学的思路,设计如下实验:
将铝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浓硝酸中,一组插入稀NaOH溶液中,分别形成了原电池,在这两个原电池中,负极分别为_______(填字母)。
A.铝片、铜片B.铜片、铝片C.铝片、铝片D.铜片、铜片
2022-10-07更新 | 207次组卷
填空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电极a为Al,电极b为Cu,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H+移向___极(填“a”或“b”)。
(2)现设计一燃料电池,以电极a为正极,电极b为负极,甲烷为燃料,采用氢氧化钠溶液为电解液,则甲烷应通入__极(填“a”或“b”)。
(3)利用反应“Cu+2Ag+=2Ag+Cu2+”设计一个化学电池,该电池的电解质溶液是___
(4)若这是氢氧燃料电池,当有20molH2反应时,则导线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mol。
(5)如果电极a为Al,电极b为Mg,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当反应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224mL气体时,消耗的电极质量为__g。
2021-06-02更新 | 186次组卷
填空题 | 适中 (0.65)
【推荐3】原电池的发明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
(1)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铂板为两个电极插入稀硫酸中,然后分别向两极通入氢气和氧气而获得电能。通入氢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电一段时间后,负极附近溶液的pH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电子工业上常利用FeCl3溶液腐蚀铜板制作印刷电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把该反应设计成一个原电池,在方框内面出原电池装置图(要求:标明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_______

(3)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片、铜片插入浓HNO3中组成原电池装置如图甲所示,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t1s前,原电池的负极是铝片,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溶液中的H________(填“正”或“负”)极移动。t1s后,外电路中电子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9-06更新 | 4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