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能与电能 > 原电池 >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5 题号:9634710
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重铬酸铵[(NH4)2Cr2O7]的部分性质:资料显示:
①(NH4)2Cr2O7呈橙红色,Cr2O3呈绿色,Cr3呈绿色。
②Mg3N2遇水蒸气剧烈反应生成NH3
(1)探究重铬酸铵分解产物是否有NH3(装置如图1所示)。

B中倒置的干燥管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没有观察到B中颜色发生变化,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NH4)2Cr2O7N2↑+Cr2O3+4H2O的真实性(如下装置可以重复使用):

①气流从左至右,装置连接顺序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点燃E处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段时间CO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能证明有水生成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③能说明D中分解反应已发生的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④设计实验证明重铬酸铵分解生成了N2:取反应后E中残留固体于试管,滴加蒸馏水,____
(3)探究(NH4)2Cr2O7的氧化性(按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为了探究(NH4)2Cr2O7与Na2S反应的氧化产物是否是SO42,设计如下方案。连接K,观察到左烧杯中溶液由橙色逐渐变成绿色,电流计指针有明显偏转。实验完毕后,向右烧杯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图2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后续反应)。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I.有甲、乙两位同学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均用镁片和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1的H2SO4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1的NaOH溶液中,如图所示。

(1)写出甲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
(2)乙中负极为_______, 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由此实验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_______
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
B.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
C.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已过时,没有实用价值了
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受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II.利用反应Cu+2FeCl3=CuCl2+2FeCl2设计成如图所示原电池,回答下列问题:

(4)写出电极反应式:正极_______ ;负极_______
(5)图中X溶液是_______,Y溶液是_______
2022-10-25更新 | 279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不同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活泼程度不同,俄国化学家贝开托夫在大量实验和系统研究之后,于1865年发表了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
(1)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学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工具,许多“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规律可以通过金属活动性顺序来掌握。例如,工业上冶炼金属,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采用不同的冶炼方法。其中可以用“热分解法”冶炼的金属是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上又常用下列反应进行金属钾的冶炼:,似乎“违背”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试解释钠能将更活泼的钾置换出来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践中发现还有许多化学事实 “违背”金属活动性顺序,但这些“反常”现象都可以通过化学原理得到合理解释。某学生在做探究实验时,把锌粒投入1mol·L-1氯化铁溶液中,观察到如下实验现象:锌粒表面有一定量气泡产生,溶液颜色逐渐变浅,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浑浊,试用相关反应方程式进行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金属活动性顺序还可以指导对金属阳离子氧化性强弱的认识,工业上用氯化铁溶液腐蚀铜制电路板。
①请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结合该反应原理,比较Cu2+、Fe3+、Fe2+的氧化性强弱_______
②请运用原电池原理设计实验验证Cu2+、Fe3+氧化性强弱的结论。方案__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432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以Zn和Cu为电极,稀H2SO4为电解质溶液形成的原电池中:
①H+___________极移动(填“正”或“负”)。
②若有1mole- 流过导线,则理论上负极质量减少____________g。
③若将稀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电极质量增加的是___________(填“锌极”或“铜极”),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电极方程式表示)。
(2)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N(g)bM(g)+cP(g),M、N、P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反应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比为a∶b∶c=_________
②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反应中当M与N的物质的量相等时
B.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amolN,同时消耗bmolM
D.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E.M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2020-10-15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