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实验基础 > 常见物质的制备 > 常见无机物的制备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2 题号:9683191
亚硝酰氯(ClNO)常用作催化剂和合成洗涤剂,其沸点为-5.5℃,易水解生成HNO2和HCl。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ClNO。已知:HN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AgNO2微溶于水,能溶于硝酸,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在装置C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开始时,先打开K1、K2,关闭K3,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适量稀硝酸,当观察到C中______时关闭K1、K2。向装置D三颈瓶中通入干燥纯净Cl2,当瓶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再打开K1、K3,制备ClNO。
(4)装置D中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过程中,若学习小组同学用酒精灯大火加热制取NO,对本实验造成的不利影响除了有反应速率过快,使NO来不及反应即大量逸出外,还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要验证ClNO与H2O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l和HNO2,合理的操作步骤及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向烧杯中滴加过量KI—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b.取1.0ml三颈瓶中产品于烧杯中,加入10.0mlH2O充分反应
c.向烧杯中滴加酸性溶液,溶液紫色褪去
a.向烧杯中滴加足量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搅拌,仍有白色沉淀
19-20高二·浙江·期末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盐,外观与食盐非常相似,毒性较强。
(1)已知:T℃时,Ka(HNO2)=1×10-5。T℃时,0.1mol•L-1HNO2溶液的pH为_______
(2)某化学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略去夹持仪器)制备亚硝酸钠。
   
已知:2NO+Na2O2=2NaNO2;酸性条件下,NO和NO2均能与MnO反应生成NO和Mn2+
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装置B、F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
③若没有C、E可能产生的副产物是_______
(3)为测定产品的质量分数,该小组取4.00g制取的样品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L-1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实验所得数据如表:、
   
滴定次数1234
消耗KMnO4溶液体积/mL20.9020.1220.0019.88
①滴定时应将KMnO4溶液加入_______(填“a”或“b”)滴定管中。
②第一次实验数据出现异常,造成这种异常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填代号)。
a.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
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c.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d.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③该样品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2023-09-15更新 | 265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纳米碳酸钙又称超微细碳酸钙,粒径在1~100nm之间,活性好,是一种新型高档功能性无机材料。实验室利用电化学法制备纳米碳酸钙,通过控制阴极的电流浓度和pH的方法得到纳米碳酸钙胶体并结晶析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乙中试剂X为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后,需先电解一段时间,待阴极室溶液的后,再通入。则电解时,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若通入过快,可能造成的结果是___________
(3)由图可知离子交换膜的类型是___________交换膜。
(4)实验小组查阅资料知:若向浓溶液中先通入,再通入也可制备纳米级碳酸钙,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5)产品中杂质含量的测定,已知:
①EDTA(简写为)能与发生反应:(无色)(无色溶液);
②钙指示剂(简写为)能与发生反应:(红色溶液);
③CaIn稳定性弱于,pH为12~13时,可发生反应:(蓝色溶液)。
现取0.10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稀HCl溶解,移入容量瓶中配成100mL溶液,取其中20.00mL于锥形瓶,将pH调至12~13(所加试剂不影响滴定),加入2~3滴钙指示剂,用的EDTA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当达到终点时,消耗15.00mL标准溶液。测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样品中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
2023-01-08更新 | 80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夹持、搅拌、尾气处理装置已省略)制备氨基钠(NaNH2)。

简要步骤如下:
I.在瓶A中加入100mL液氨和0.05gFe(NO3)9H2O,通入氨气,搅拌。
II.加入5g钠粒,反应,得粒状沉积物。
III.除去液氨,得产品NaNH2
已知:NaNH2几乎不溶于液氨,易与水、氧气等反应,制备反应中有氢气生成。请回答:
(1)①处应填_____(填通入氨气的目的)。
(2)加入Fe(NO3)3•9H2O的目的是_____
(3)若缺装置B,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
(4)步骤I中,搅拌的目的是_____
(5)步骤II,反应速率应保持在液氨微沸为宜。为防止速率偏大,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
(6)步骤II中,为判断反应是否已完成,可否在N处点火判断_____(填“是”“否”)。
(7)步骤III中,可用_____方法除去液氨(填操作名称),得到产品NaNH2
(8)NaNH2与水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写出二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022-11-22更新 | 1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