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诊断性测试理综生物试题
安徽 高三 模拟预测 2022-01-14 47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实验与探究、生物技术与工程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 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MAP)引起的,以顽固性腹泻、渐进性消瘦、肠黏膜增厚为主要特征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吞噬细胞是MAP感染早期的主要宿主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MAP与绿藻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无成型的细胞核、无核糖体等各种细胞器
B.MAP的核酸与黑藻的核酸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都是五种
C.MAP被吞噬进入细胞,说明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D.高温可破坏MAP蛋白质的肽键,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所有病原体
2022-01-14更新 | 31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诊断性测试理综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2.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离的过程由一种纺锤体检验点(SAC)控制,以确保子细胞获得正确数目的染色体,具体的检验机制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A表示有丝分裂前期,①为中心体,②为结合了SAC蛋白的着丝粒
B.当所有的SAC蛋白都脱离着丝粒时,APC被激活促进细胞进入分裂后期
C.SAC蛋白与APC在不同时期活性不同,若抑制纺锤体生成则着丝粒无法分裂
D.据此机理可开发作用于SAC蛋白的抗癌药物,阻止癌细胞增殖
2022-01-09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诊断性测试理综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3. 如图为某真核生物的部分DNA序列,其中包含了编码M蛋白的部分基因序列,该基因以a链为模板转录并翻译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甲硫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缬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脯氨酸……,其中AUG既是起始密码子也编码甲硫氨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基因转录时以a链为模板需解旋酶、RNA聚合酶的参与,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产生RNA
B.该基因转录产生的mRNA沿着核糖体从左往右移动,编码M蛋白的对应氨基酸序列
C.该DNA分子的碱基数量与M蛋白的氨基酸数量之比为6:1
D.若箭头处对应的a链碱基T被C替换,编码的氨基酸的种类不发生变化
2022-01-14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诊断性测试理综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4. 人体内分泌系统是体内信息传递系统,它与神经系统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共同调节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如图为人体下丘脑与部分其他内分泌腺的功能关系示意图,A—D代表相关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激素可通过口服的方式补充,其分泌调节过程存在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机制
B.图中四种激素都经过体液运输定向运给特定的靶细胞,都与膜表面受体结合传递信息
C.肾小管、集合管壁细胞上有B激素的受体,没有C、D激素的受体
D.寒冷条件下激素C、D含量上升具有协同效应,激素D的分泌快于激素C
2022-01-14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诊断性测试理综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5. 为研究乙烯对拟南芥抗冻能力的影响,研究人员做了以下实验:①分别使用含有ACC(乙烯的前体物质)和不含ACC的MS培养基培养拟南芥,统计相应温度下的存活率,结果如图甲所示。②将内源乙烯合成量增多的突变体1和内源乙烯合成量减少的突变体2经不同温度处理后统计其存活率,结果如图乙所示,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可通过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可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促进植物开花、果实成熟与脱落
B.由图甲知,含ACC的MS培养基中拟南芥存活率比对照组低,说明外源乙烯可提高拟南芥的抗低温能力
C.由图甲、乙实验结果可知,内源性乙烯与外源性乙烯的作用效果是一致的
D.大田生产中遇强寒流时,可通过喷洒适宜浓度乙烯利制剂提高农作物的存活率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6. 某高原草场因过度放牧,优势种由羊草、克氏针茅等转变为冷蒿。经研究发现,冷蒿依靠生根分蘖能力强等特性优势取代了原有物种,冷蒿还可向环境释放具有化感作用的代谢产物,影响周围植物的正常生长。研究者用不同浓度冷蒿茎叶水浸提取液处理3种植物幼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植物种类和冷蒿茎叶水浸提取液的不同浓度
B.冷蒿分泌的化感物质对克氏针茅和糙隐子草的幼根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C.冷蒿分泌的化感物质在一定浓度时促进羊草幼根生长却抑制了克氏针茅幼根生长
D.该草场群落也存在垂直分层和水平镶嵌特点,利于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2022-01-15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诊断性测试理综生物试题

二、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名校
7. 豆科植物紫花苜蓿,含类皂素、类黄酮素、类胡萝卜素等多种物质,具有软化血管、消炎的降血脂作用。为探究不同的盐碱条件对紫花苜蓿总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研究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NaCl浓度

净光合速率(

胞间CO2浓度

气孔导度(

蒸腾速率(

0

13.38

218.96

201.26

5.71

20(低盐)

13.47

231.55

208.10

5.76

70(中盐)

12.62

260.04

188.86

5.02

120(高盐)

9.16

301.65

163.77

4.40


(1)紫花苜蓿叶片中的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吸收光能的用途是:_________。停止给紫花苜蓿提供CO2,其光反应逐渐减缓直至停止,其原因是_________
(2)在光照适宜的条件下,固定CO2的物质是_________,该过程发生的场所在_________,从表中可知,随着盐浓度的增高,气孔导度_________(限制/不限制)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请从渗透作用角度分析此条件下光合速率逐渐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
(3)上述已有实验结果不能达到科研人员的实验目的,请说明原因是_________。请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补充实验达到实验目的____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0.85)
8. 生态农业(ECO)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中国生态学家经过不懈的努力,推进高效的生态农业,实现了自然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1)“林—果—瓜—草—菇”是根据当地山体高度不同和不同生物种群自身的特点建立起来的生态农业,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_结构,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来看,该生态系统的牧草和蘑菇分别属于_________
(2)“桑基鱼塘”的农业生产方式就是一个简单的生态农业,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角度分析,这种农业方式设计的合理性在于_________。在这个生态农业中,要保持桑树、鱼等生物的适当比例关系,这一点反应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原理。塘泥养桑树的过程中,塘泥中的能量_________(能/不能)流向桑树,原因是_________
(3)“稻—鸭—鱼—蟹”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有效控制了仅种植水稻时的害虫数量,这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_________,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防治害虫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传统的农药防治会使害虫的抗药性增加,请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
2022-01-14更新 | 26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诊断性测试理综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9. 美国神经生物学家埃里克•坎德尔对海兔缩鳃反射的习惯化和敏感化有着杰出的研究。海兔的缩鳃反射是指当海兔的喷水管皮肤受到弱刺激时,其鳃很快缩入外套腔内。海兔缩鳃反射的习惯化是指每隔1分钟重复此种弱刺激,缩鳃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下列图1表示海兔缩鳃反射神经环路示意图,图2表示习惯化前后轴突末梢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图1的b处给予弱刺激,刺激部位膜内的电位变化为_________,在图中的a、c、d点能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2)图1缩鳃反射中有_________个突触,兴奋在突触间传递的时候,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为_________,以此种方式释放的原因是_________
(3)经研究发现,给海兔喷水管施加弱刺激时,突触前的轴突末梢Ca2+内流,促进了神经递质的释放,若每隔1分钟给海兔的喷水管重复此种弱刺激,缩鳃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由图2得知,缩鳃反射减弱甚至消失的机理是_________
2022-01-09更新 | 27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诊断性测试理综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困难(0.15)
10. 科研人员以纯种绿色白菜甲(2n=20)为材料,通过诱变培育出一全株黄化的白菜突变体乙。为阐明突变体具体的生理和遗传特性,科研人员做了以下实验:

(1)根据A、B、C杂交实验结果F2的数据分析,请描述控制白菜叶绿色与黄化的基因的数量与位置关系:__________。可利用F1的测交实验对上述关系进行验证,请写出测交实验过程:__________
(2)A、B两组F2中的绿色白菜中杂合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从基因控制性状的角度分析,黄化白菜占1/16的原因最可能的是__________
(3)将A、B两组的F2中的绿色白菜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F2称为株系1,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与F2一致的称为株系2,株系1与株系2的比例为__________
(4)野生型白菜开黄花(由显性基因D控制),研究人员用诱变育种方法筛选出开白花的隐性突变体系(由隐性基因d控制),等位基因D、d可能位于6或7号染色体上。他们同时还筛选出部分三体白菜,其在外观上能与普通白菜可区分。已知三体白菜(2n+1)减数分裂形成的n+1型配子不能成活,而雌配子育性正常。现有正常野生型白菜a、突变体白菜b、7号染色体三体野生型白菜c、7号染色体三体突变型白菜e种子供选用(均为纯合子),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从而定位D、d基因是在6号染色体还是7号染色体上。(注:三体产生配子时,假设三条互为同源的染色体其中任意两条随机联会,然后分离,多出的一条随机分配到细胞的一极。已知染色体数异常的配子中雄配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其他配子均能参与受精作用。)
2022-01-09更新 | 89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诊断性测试理综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11. 甘蔗原醋:汁液透亮、酸味浓郁、酸度高达3~5g/100mL,具有调节肠胃功能、预防高血压及高血脂症等功效。具体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技术的进步,性状优良的果酒酵母、LB型醋酸菌人们可从自然界中获取,也可利用________(两种育种方式)获得。获得两菌种后可用________(两种方法)对其纯化分离、选择鉴别。
(2)经过①过程获得的甘蔗原酒可用________试剂鉴定,①②的发酵条件的区别为________
(3)在甘蔗原醋的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蔗渣,在适宜条件下也会滋生多种微生物。据统计每克蔗渣中的M菌数量约为9×107,此数据是取10g蔗渣加入90mL无菌水,混匀后静置取上清液。在每个平板上涂布0.1mL稀释后的菌液,且计数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平均数为90个,应将摇瓶上清液稀释________倍。在接种前,研究员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4)人们在堆积的蔗渣中还发现了与LB型醋酸菌菌落形态相似的兼性厌氧型乳酸菌,设计一个简单实验,区分初筛平板上的 LB 型醋酸菌和厌氧型乳酸菌两种菌,请简单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
2022-01-09更新 | 27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诊断性测试理综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12. 小麦纯合自交系川农16具有穗大、粒多、抗病等优良特性,可通过导入抗除草剂基因bar使其获得抗除草剂性状,具体技术路线如图所示。其中抗除草剂基因bar来源于野生型植物甲,抗草甘膦基因aroA是选择标记基因,报告基因能在特定情况特定组织中表达。

(1)图中构建表达载体的过程需要用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切割,比用一种限制酶切割的优点是_______。很多启动子具有物种特异性,在图中Ti质粒的T-DNA中插入除草剂抗性基因bar时其上游启动子应该选择_______
A.野生植物甲启动子                    B.农杆菌启动子                    C.小麦川农16的启动子
(2)农杆菌转化愈伤组织时,T-DNA携带插入其内的片段转移到受体细胞。筛选已转化的愈伤组织,需使用含_________的选择培养基。但在转化过程中,愈伤组织表面常残留农杆菌,导致未转化愈伤组织也可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含有内含子的报告基因只能在真核生物中正确表达,其产物能催化无色物质K呈现蓝色。用K分别处理以下愈伤组织,出现蓝色的是_________
①无农杆菌附着的未转化愈伤组织
②无农杆菌附着的转化愈伤组织
③农杆菌附着的未转化愈伤组织
④农杆菌附着的转化愈伤组织
(3)转化后经筛选的愈伤组织需转换培养基继续培养,此时培养基需添加的植物激素为________,部分接种在无激素培养基上的芽也能长根,原因是___________。培养获得的转基因植株不一定稳定遗传,须将转基因植株进行__________,继续筛选,最终选育出抗除草剂纯合系。
(4)T-DNA序列可随机插入到愈伤组织DNA中导致插入位点基因功能丧失。上述实验中偶然获得了一个突变体F,产量明显低于小麦川农16。研究者用某种限制酶处理突变体F的DNA,得到图2,若以此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出T-DNA插入位置两侧的未知序列,需选择的引物是__________
2022-01-09更新 | 3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诊断性测试理综生物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实验与探究、生物技术与工程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6
非选择题
6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分子与细胞
1,2,7
2
遗传与进化
3
稳态与调节
4,5,9
4
生物与环境
5
实验与探究
6
生物技术与工程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  核酸的元素组成及基本单位单选
20.65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单选
30.65遗传信息的转录单选
40.65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体温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单选
50.65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单选
60.65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单选
二、非选择题
70.65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环境条件骤变时光合作用过程中各种物质含量变化规律  总、净光合与呼吸解答题
80.85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生态工程的特点及基本原理  生态农业解答题
90.4反射与反射弧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兴奋传导和传递的相关实验解答题
100.159:3:3:1和1:1:1:1的变式类型及应用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解答题
110.65微生物的接种方法  其他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流程及实验分析解答题
120.65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综合解答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