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专题11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全国 高三 专题练习 2023-05-18 10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稳态与调节、生物技术与工程、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热点聚焦、遗传与进化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 CD47是一种在多种细胞中广泛表达的跨膜糖蛋白,能够与巨噬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并抑制其吞噬作用。结肠癌等多种肿瘤细胞表面的CD47含量比正常细胞高1.6~5倍。科研人员尝试合成抗CD47的单克隆抗体,并进一步探究其对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①过程可用灭活病毒诱导融合,该方法也适用于植物体细胞杂交
B.②过程应利用CD47进行多次筛选以得到目标杂交瘤细胞
C.对照组应设置为:巨噬细胞+正常细胞共培养体系+抗CD47单克隆抗体
D.预期结果为实验组中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2. 紫花苜蓿是常用的豆科牧草,但易使家畜患鼓胀病;百脉根富含物质X,X可与紫花苜蓿中特定蛋白结合,抑制鼓胀病的发生。为培育抗鼓胀病的新品种,科学家以紫花苜蓿和百脉根为材料进行了实验,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用到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该过程利用的生物技术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B.为确保最终得到的F植株为杂种植株,可对②过程形成的C进行筛选和鉴定
C.③过程中C的高尔基体活动性增强,D的形成是植物体细胞杂交完成的标志
D.④过程需进行光照处理,将细胞培养至E阶段即可研究物质X的作用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3. 科学家通过两个关键因子诱导DNA去甲基化,将人类多能性干细胞转化为8细胞阶段全能性胚胎样细胞(8CL细胞),相比于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它不仅能分化成胎盘组织,还有潜力发育成更成熟的器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DNA去甲基化未改变靶基因的碱基排序,利于基因的表达
B.体外培养时,细胞密度、有害代谢物等可影响8CL细胞的增殖
C.利用iPS细胞诱导产生的器官进行移植,可避免免疫排斥反应
D.制备8CL细胞的过程,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发生改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4. 在一些肿瘤细胞中,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过度表达,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与药物偶联后可用于治疗EGFR过量表达的肿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利用EGFR作为抗原制备单克隆抗体
B.初步筛选后放入多孔板的细胞为杂交瘤细胞,能大量增殖并产生所需抗体
C.杂交瘤细胞在培养过程中一般无接触抑制现象,不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
D.单克隆抗体药物可特异性降低EGFR过量表达的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名校
5. SDS常用于提取生物组织中的DNA,作为一种阴离子去污剂,它可以溶解细胞膜和核膜蛋白,使染色体离析、蛋白质变性,释放出核酸,获取的核酸可溶于由Tris和EDTA配制的缓冲溶液中保存备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研磨液时,需要加入2mol/L的HCl溶液调节pH至8.0
B.提取DNA时加入酒精,目的是使不溶于酒精的蛋白质等物质析出
C.SDS可加速解聚核膜蛋白,有利于提取叶绿体DNA和质粒DNA
D.将提取到的DNA与二苯胺溶液充分混匀后,溶液即变为蓝色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6. 科研人员将印度野牛的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注入去核的家牛卵母细胞中,构建了重组细胞,并最终获得了健康的克隆后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重组细胞需在体外培养到桑葚胚或囊胚期才能进行胚胎移植
B.对受体雌性家牛进行免疫抑制处理可以提高移植胚胎的成活率
C.卵母细胞去核可采用的方法有显微操作法、梯度离心等
D.克隆后代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印度野牛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7. 为了制备鹅细小病毒VP2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科研人员构建了含有融合基因(VP2基因与一段引导序列NES)的大肠杆菌表达载体,受体细胞经过诱导后能表达VP2蛋白并将其分泌到细胞外。利用纯化的VP2蛋白兔疫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了3株可稳定分泌VP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VP2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引导序列NES的作用可能是介导VP2蛋白分泌到细胞外
B.VP2单抗的制备利用了重组DNA技术、细胞融合等技术
C.体外培养该免疫小鼠的单个B淋巴细胞也能得到VP2单抗
D.VP2单抗可用于鹅细小病毒病的诊断和治疗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8. 为研究新冠病毒致病机理,科研人员利用包膜含棘突蛋白(S蛋白)但内部不含RNA的假病毒侵染体外培养的动物细胞,结果表明S蛋白与细胞表面ACE2受体的结合会破坏ACE2与线粒体间的信号转导,使得原本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的细胞色素c释放到细胞质基质,细胞色素c在细胞质基质中的积累会启动细胞内相关基因表达,引发细胞死亡。已知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细胞色素c主要用于维持线粒体内膜两侧的质子浓度梯度,进而催动ATP合酶合成ATP。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CE2受体的化学本质可能为糖蛋白
B.新冠病毒引发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C.与呼吸道上皮细胞相比新冠病毒的感染更容易引发心肌细胞死亡
D.新冠病毒感染后可能会导致骨骼肌细胞无氧呼吸加剧而引发肌肉酸痛
2023-04-28更新 | 62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9. 下图是对某生物B基因进行基因编辑的过程,该过程中用sgRNA指引内切核酸酶Cas9结合到特定的靶位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sgRNA能与靶基因上特定碱基序列互补
B.Cas9可特异性识别并断裂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C.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而基因编辑能定向改变基因
D.使用该项基因编辑技术来预防人的某些疾病时需经严格审查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0. 草莓是无性繁殖的作物,它感染的病毒很容易传播给后代。病毒在草莓体内逐年积累,会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下图是育种工作者选育高品质草莓的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常采用70%的酒精和5%次氯酸钠溶液对甲进行灭菌处理
B.B过程常采用显微注射法将SMYELV-CP导入草莓细胞
C.A、B、C过程都属于细胞工程的操作,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D.判断两种选育方法的效果时,只有方法二需要通过病毒接种实验
2023-04-29更新 | 5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二、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11. 研究者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将Bcl-2(抗凋亡)基因定点敲入FUT8(岩藻糖转移酶)基因,从而改造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
(1)Cas9蛋白和sgRNA是基因组编辑工具(图1),为筛选进行高效编辑的sgRNA,需根据______基因相应序列,设计并合成多个sgRNA链。分别构建sgRNA/Cas9表达质粒,并通过_______法导入CHO细胞。

(2)Cas9蛋白与靶序列结合并将DNA双链切断,随后细胞会通过DNA损伤修复机制,将断裂处两端的序列连接起来,但在缺口处会发生碱基错配。T酶能特异性识别并切割错配的双链DNA,通过T酶的酶切实验检测sgRNA在CHO细胞内编辑效率。对图2电泳结果分析,______组实现sgRNA的高效编辑。
(3)将含目的基因表达框和sgRNA/Cas9表达质粒(1:1)共转染CHO细胞,实现同步敲入敲除基因,具体过程如图3.

①目的基因表达框中含基因表达所需的元件,元件顺序依次为:同源序列I-_________同源序列Ⅱ,_______元件导致FUT8基因靶点后序列没有成功转录。(填选项)
a、T2A(连接子)b、启动子       c、转录终止信号   d、Bcl-2基因       e、FUT8基因 f、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②选取具有_______特征的细胞,进一步提取基因组DNA,并对图3中片段______进行PCR,筛选出在FUT8靶基因处成功整合目的基因表达框的单克隆细胞。若PCR扩增产物的电泳结果出现______,表明筛选出的单克隆细胞为成功定点整合的纯合细胞。
(4)CHO细胞是基因工程中生产抗体的常用受体细胞,FUT8负责将岩藻糖转移至表达抗体上,而岩藻糖的存在会极大地降低抗体的作用。请分析利用改造后的CHO细胞株进行抗体生产的优势_______
2023-05-09更新 | 57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12. 番茄是重要的农作物,因J基因功能缺失导致的无果茎接缝是一种优良性状,表现为茎干与果实的连接处光滑且牢固,不易落果,提高了番茄的产量。
(1)利用诱变育种获得纯合突变体甲,表现出无果茎接缝,但由于花序产生大量分枝,导致产量不高。将甲与野生型番茄杂交,F1为野生型,F1自交获得的F2中,野生型:无果茎接缝且分枝不增加∶有果茎接缝且分枝增加∶突变体甲=9∶3∶3∶1,说明无果茎接缝为______性性状;甲中控制花序分枝数量的基因与控制有无果茎接缝的基因间的位置关系是______
(2)在甲的基础上获得了花序分枝未增加的纯合突变体乙。将甲与乙杂交获得F1,F1自交,F2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分枝。对F2中分枝最多和最少的个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和比对,发现抑制花序增加的基因可能位于番茄1和3号染色体上,将相关DNA序列分别命名为sb1和sb3。由F2自交获得F3,对F3部分个体进行测序并统计花序分枝数,结果如下图1。由结果可知,对花序增加的抑制作用取决于______,且______的影响更大;F2中与图1的B组表型一致的个体占F2的比例为______

(3)大规模测序发现,突变体甲中J基因功能缺失且sb3序列中有一个突变的E基因,正常及突变E基因序列如下图2(a),突变E基因转录出的两种mRNA序列如下图2(b)。

欲利用PCR技术验证突变体甲转录出的EmRNA序列中包含图2(b)的两种序列,应从下图3中选择的两组引物是______。(内含子4’序列较长,难以完全扩增)

(4)经检测发现,突变体甲的E基因转录出的mRNA中有30%为序列1,突变体乙的一个sb3序列中含有两个与甲相同的突变E基因。综合上述研究,从分子水平推测突变体甲花序分枝多而突变体乙分枝未增加的原因是______
2023-04-20更新 | 1076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一)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13. 花青苷可以决定苹果果皮、果肉等颜色的鲜艳程度,研究人员欲研究BR对花青苷合成的影响及机制。
(1)BR(油菜素内酯)是一种天然植物激素,通过影响细胞基因的表达起到_____作用。
(2)A2基因为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为探究BR与A2基因之间的关系,研究者使用BR处理了苹果幼苗,检测A2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如图1,该结果表明_____

(3)有人提出A2蛋白和R1蛋白会影响花青苷合成酶ANS基因启动子的活性。研究者通过检测荧光素酶的表达量来验证此推测,进行了相关研究。
①构建表达载体:请将选项的序号字母填入图2相应的方框中。
启动子:Ⅰ.A2基因启动子   Ⅱ.R1基因启动子   Ⅲ.ANS基因启动子   Ⅳ.荧光素酶基因启动子   Ⅴ.常规启动子
基因:A.A2基因   B.R1基因   C.ANS基因   D.荧光素酶基因

_____
②导入受体细胞:构建好的表达载体通过_____法导入苹果愈伤组织。
③实验结果检测:实验结果如图3,结果表明_____

(4)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可研究细胞内蛋白质之间是否相互作用。将黄色荧光蛋白基因分为2段(片段1与片段2),分别与可特异性结合的两种蛋白的基因融合构建表达载体,将两种载体同时导入受体细胞,在515nm激发光下可发出黄色荧光。研究者推测A2蛋白和R1蛋白在细胞内形成复合物发挥作用,进行如图4操作,请写出可验证此推测的实验现象。
实验过程实验现象
载体组成
_____
_____

(5)综合以上研究结果,阐述BR对花青苷合成影响的作用机制。_____
2023-04-16更新 | 67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14. 亚麻是一种油料经济作物,其种子中含有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两种不饱和脂肪酸在种子中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

(1)脂肪酸是脂类物质,它们是构成细胞膜中______的重要组成物质。
(2)科学家期望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进一步提高种子中亚麻酸的含量。将基因FAD2、FAD3导入亚麻中获得转基因植株,收获转基因植株种子,测定其相应脂肪酸含最,结果如下图1,该结果显示______,净含量变化值是与______相比获得的数据。

(3)研究发现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主要与外源FAD2基因的转入有关。为探究该影响机制,科研人员对FAD2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如下图2。进一步研究发现转基因植株中存在图3所示的调控FAD2基因表达的过程。催化①过程转录的酶是______;②过程由RDR6酶催化,①和②的不同是______。出现图1结果的原因是______

(4)为验证RDR6酶是否参与了图1现象的发生,请选用以下植株,及FAD2基因表达载体进行实验,并写出预期结果。
植株:野生型拟南芥,RDR6突变体,FAD2突变体
实验设计思路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
2023-04-16更新 | 79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15. IKK激酶山IKKα、IKKβ和IKKγ三种亚基组成,该酶参与动物体内免疫细胞的分化。临床上发现某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患儿的IKKβ基因编码区第1183位碱基T突变为C。为研究该患儿发病机制,研究人员应用大引物PCR定点诱变技术获得突变基因,并培育出SCID模型小鼠。图1为定点诱变获得突变基因的过程。

(1)在定点诱变获取突变基因时,PCR1中使用的引物有_____________,PCR2中使用的引物有__________。PCR1和PCR2不能在同一个反应体系中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PCR在第一个循环之前通常将DNA样品加热至95℃数分钟进行预变性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___。由于大引物较长,含C与G的碱基较多,为减少非目标基因的获得,在PCR2复性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
(3)培育模型鼠的过程中,需用限制酶SacI、HindⅢ对突变基因和载体进行双酶切,双酶切的优点是____________。研究人员经鉴定、筛选获得一只转基因杂合鼠HE,让HE与野生鼠杂交得F1,F1雌雄鼠随机交配得F2。对F2中纯合野生鼠WT、纯合突变鼠HO、杂合鼠HE三种小鼠胸腺淋巴细胞中组成IKK激酶的三种亚基进行提纯和电泳,结果如图2。据此结果推测SCID患者免疫缺陷产生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稳态与调节、生物技术与工程、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热点聚焦、遗传与进化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0
非选择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稳态与调节
2
生物技术与工程
3
分子与细胞
4
生物学热点聚焦
5
遗传与进化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体液免疫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单选
20.85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综合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单选
30.65干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单选
40.65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单选
50.94DNA的粗提取及鉴定的方法单选
60.65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胚胎移植技术单选
70.65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单选
80.65细胞膜的成分  无氧呼吸过程  新型冠状病毒及相关  细胞凋亡单选
90.65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综合单选
100.65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综合单选
二、非选择题
110.65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解答题
120.49:3:3:1和1:1:1:1的变式类型及应用  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  基因的表达综合解答题
130.4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  不同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实验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解答题
140.4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筛选、获取合适的目的基因解答题
150.65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解答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