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天津市北辰区第四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天津 高一 期中 2024-05-23 3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遗传与进化、分子与细胞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下列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够准确的是(  )
A.高茎豌豆与高茎豌豆杂交后代同时出现高茎和矮茎性状的现象属于性状分离
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两个基因不一定属于等位基因
C.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最早从F1发现了不同于融合遗传的现象
D.体细胞中形状大小一般相同的两条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
2. 在生物学研究中,科学的探究方法是成功的关键。下列有关实验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萨顿利用果蝇杂交实验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C.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菌存在促进R型菌转化成S型菌的转化因子
D.艾弗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用加法原理来控制自变量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都与性别相关联
B.各种真核生物的细胞中都含有性染色体
C.性染色体为ZW的生物,W染色体来自父本
D.X、Y染色体上的基因只在生殖细胞中表达
4.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熟生殖细胞的形成均需经过变形过程
B.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可保持生物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C.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细胞质发生了两次不均等分裂
D.同一生物个体在不同时期产生的卵细胞,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
5. 下图甲表示某生物(2n=8)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一条染色体(质)的变化过程,图乙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时有关物质或结构数量的相关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时可能没有同源染色体
B.图甲可表示一次细胞分裂过程中完整的染色体形态变化
C.若图乙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4
D.若图乙表示每条染色体的DNA数量变化,则图乙ab段可表示图甲③过程
6. 从DNA双螺旋结构到现代基因组测序,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奋力前行,揭开了基因的奥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乳酸菌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对果蝇进行基因组测序,需要测定4条染色体上的DNA
C.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有6种,其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
D.人体酪氨酸酶基因由n个碱基对组成,其碱基对的排列方式有4n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7. 喷瓜以成熟时可将瓜内的种子连同黏液一起喷出而得名。它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雌株。G对g、g⁻是显性,g对g⁻是显性。例如,Gg是雄株,g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Gg和g⁻g⁻杂交后雄株的比例为1/2
B.喷瓜可将种子喷出这种特点有利于传播种子
C.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两种配子
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等于杂合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8. 燕麦颖片颜色有黑颖、黄颖、白颖三种类型,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A/a、B/b表示)实验人员选用纯合的黑颗燕麦和白颖燕麦杂交,F1全是黑颖,F1自交得有黑颖:黄颖:白颖=9:3:4。下列对燕麦颖片颜色的遗传机制图解正确的是(       
A.B.
C.白色黄色黑色D.白色黑色黄色
2024-05-2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北辰区第四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9. 某卵原细胞分裂、受精作用及受精后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含量的变化不总是同步的
B.GH段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1:2:2
C.处于DE、FG、JK、PQ段的细胞中着丝粒已经分裂
D.LM段表示受精作用,核DNA恢复到体细胞的含量
10. 下图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R、S、N、O中(A+C)/(T+G)一般相同,(A+T)/(G+C)值一般不相同
B.基因S(白眼基因)、O(棒眼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C.基因R、S、N、O中都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D.基因中每个脱氧核糖上都连接着两个磷酸基团和一个含氮碱基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2. 鸽子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腹部羽毛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将纯合白色雌鸽与纯合灰色雄鸽交配,F1中雌鸽均为灰色,雄鸽均为白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灰色对白色为显性性状
B.亲本基因型分别是ZaW、ZAZA
C.基因A在Z染色体上,W染色体上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D.F1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F2中白色雄鸽所占的比例为1/4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3. 为证明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甲、丙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关于本实验及噬菌体、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
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的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两组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
C.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D.若本组实验乙(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则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022-08-11更新 | 65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4年高考生物二轮 典题轻松练 遗传分子基础

二、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联会复合体(SC)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之间形成的一种梯状结构。若在减数分裂Ⅰ前期的早期,抑制DNA合成或蛋白质合成,则SC不能形成,并将导致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过程受阻,影响染色体的互换。在减数分裂Ⅰ前期的晚期,SC解体消失。研究发现,用RNA酶处理可破坏SC的结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SC的彻底水解产物中含有核糖
B.SC会对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产生影响
C.SC的解体可能有利于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D.SC被破坏会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