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浙江 高一 期中 2024-05-26 2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调节、实验与探究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1. 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以 DNA 作为遗传物质
B.人体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不属于真核细胞
C.真核生物是指动物、植物等高等生物,细菌和真菌属于原核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D.细胞的多样性即不同细胞的结构完全不同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 科学家分析了S-2L噬菌体的DNA,发现组成该DNA的4种碱基是T、C、G和Z(一种嘌呤),其中Z与T的含量相等,且这种DNA的结构比宿主细胞 DNA的更加稳定。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S-2L 噬菌体的DNA中Z与T可能通过形成3个氢键进行配对
B.Z碱基通过磷酸二酯键与相应的脱氧核糖连接
C.控制合成Z碱基的相关基因存在于S-2L 噬菌体DNA上
D.Z 碱基的存在有助于保护噬菌体DNA 免受外界环境的破坏
3. 下图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下图乙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mol/L的乳酸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磷脂分子具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图甲人工膜在水中磷脂分子排列成双层
B.若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乳酸的跨膜运输会受到影响
C.若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当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等于右侧液面
D.图丁中①为信号分子,与靶细胞细胞膜上的②特异性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4. 科学家发现了囊泡运输调控机制。如图是囊泡膜与靶膜融合过程示意图,囊泡上有一个特殊的V-SNARE蛋白,它与靶膜上的T-SNARE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后,囊泡膜和靶膜才能融合,从而将物质准确地释放到相应的位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囊泡膜与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
B.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依次参与RNA 聚合酶分泌过程
C.图中囊泡与靶膜识别结合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D.图中T-SNARE 与 V-SNARE的结合存在特异性
5. 呼吸熵(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如图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熵的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b点有氧呼吸强度高于a点
B.呼吸熵越大,细胞呼吸产生的CO2越多
C.为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呼吸熵要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
D.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6. CDK1是推动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的关键蛋白。在DNA复制开始后,CDK1发生磷酸化导致其活性被抑制,当细胞中的DNA复制完成且物质准备充分后,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而被激活,使细胞进入分裂期。大麦黄矮病毒( BYDV )的M蛋白通过影响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而使农作物患病。正常细胞和感染BYDV的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磷酸化的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
B.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后,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C.感染BYDV的细胞中,M蛋白通过促进CDK1的磷酸化而影响细胞周期
D.M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BYDV的细胞被阻滞在分裂间期
2020-07-11更新 | 8919次组卷 | 53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
7. 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圆片并用气泵抽出叶片内气体直至沉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分别转至含有等浓度的 NaHCO3溶液的多个培养皿中,然后给予一定的光照,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测量不同温度下的叶圆片全部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浮至液面的时间可反映净光合速率的相对大小
B.在 ab段,随着水温的增加,净光合速率逐渐减小
C.叶片真正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位于bc段
D.在cd段,可能是由NaHCO3浓度下降减少导致上浮时间延长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8. 某雌雄同株植物的高茎和矮茎受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高茎为显性性状,且含有显性基因的花粉存在一定比例的致死现象:欲验证含有显性基因的部分花粉存在致死现象,下列最适合进行验证的杂交组合是(       
A.♂纯合高茎植株×♀矮茎植株B.♂杂合高茎植株×♀矮茎植株
C.♂杂合高茎植株×♀杂合高茎植株D.♂纯合高茎植株×♀纯合高茎植株
2022-04-13更新 | 214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泰宁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暨第二次阶段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9. 如果已知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并且也知道上述结果是按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那么双亲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
A.YYRR×YYRrB.YYRr×YyRr
C.YyRr×YyRrD.YyRR×YyRr
2023-09-29更新 | 231次组卷 | 127卷引用:2010年福建省泉州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0. 东亚飞蝗的性别决定方式比较特殊,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型,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型(只有一条性染色体)。若不考虑变异,则下列有关东亚飞蝗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其体内所有的细胞分裂过程均有X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B.其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C.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重组均发生在减数分裂Ⅰ的后期
D.卵原细胞在进行细胞分裂时不一定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11. 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6)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其体内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B.该细胞含有3个四分体,6条染色体,12个DNA分子
C.该细胞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连着两极发出的纺锤丝
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BX、aBXA、AbY、bY
2024-05-26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2. 如图为果蝇X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雌果蝇的体细胞中分叉毛基因最多有4个
B.图示中所示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都和性别相关联
C.控制白眼和分叉毛的基因在遗传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摩尔根运用“假说一演绎法”将白眼基因定位在X染色体上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13. 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XY型,其翅形长翅和残翅、眼色红眼和紫眼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现用长翅紫眼和残翅红眼昆虫各1 只杂交获得F1,F1有长翅红眼、长翅紫眼、残翅红眼、残翅紫眼4 种表型,且比例相等。不考虑突变、互换和致死。下列关于该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F₁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可位于两对染色体
B.若 F₁ 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都位于 X 染色体
C.若F₁有两种表型为雌性,两种为雄性,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都位于常染色体
D.若 有两种表型为雌性,两种为雄性,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位于一对染色体
2024-02-26更新 | 755次组卷 | 39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6月二次选考生物高考真题
14. 鸢尾属有几百个物种,各物种间染色体数目往往不同。如图所示,某研究小组利用品种1(2N=28)和品种2(2N=40)的两种鸢尾为亲本,培育出了结实率高、观赏性和适应性更强的子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实验可说明两个亲本没有生殖隔离
B.步骤①②都包含了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或低温抑制纺锤体形成两个过程
C.相比品种1、2,品种3、4器官更大、结实率更高,抗逆性更好
D.步骤③是杂交,该过程中存在染色体畸变
2024-05-2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5.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B.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型占全部基因型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
C.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变异、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就会形成新物种
D.稳定平衡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的频率是0.36,则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的频率是0.3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