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膜和细胞壁 >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 细胞膜的功能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78 题号:14634368
据报道,美国耶鲁大学的生物学家正在从事将病毒引诱到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繁殖的试验研究。例如,HIV通过T细胞表面的CD4分子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注射大量用CD4分子修饰过的红细胞(如图乙),则该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但HIV在红细胞中无法完成复制增殖,最后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该方法目前已经在小鼠体内获得阶段性成果。

(1)HIV病毒入侵人体后,红细胞之所以会被识别,是因为其表面也具有CD4分子,相当于免疫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__,病毒与之结合从而引发免疫反应。
(2)正常情况下,HIV主要侵入并破坏人体的____________细胞,对人体的_____________(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造成影响。
(3)在HIV入侵人体的早期阶段,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入侵的病毒后,激活的____________细胞可分裂分化,并使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_____________裂解、死亡。之后,暴露出的病原体可与____________细胞分泌产生的抗体结合或直接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灭。
(4)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之所以能成为“陷阱细胞”,从细胞结构角度分析是因为____________,不具备HIV增殖的条件。
(5)衰老的红细胞可由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功能。若该功能异常,则会出现免疫失调,从而引发____________病。
(6)以下行为可以传染艾滋病的是____________
A.与艾滋病人共同进餐B.与艾滋病人共用纹身、纹眉器械
C.与艾滋病人热情拥抱D.与艾滋病人共用冲水马桶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1】回答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实验问题。
(1)下列4项实验中,需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   ②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DNA的分布
③探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④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细胞膜的提取和分离
(2)按下面步骤进行质壁分离实验。
步骤一: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藓类小叶,盖上盖玻片。
步骤二:从盖玻片一侧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使盖玻片下面的藓类小叶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
步骤三: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所示。

①图中A、B处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上述实验步骤二中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的是加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0.3g/mL的蔗糖溶液,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A、B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将上述实验步骤二中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藓类小叶的装片,放在80℃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装片中的藓类小叶保持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如果A处呈绿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017-12-15更新 | 20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下图甲是甲状腺细胞摄取原料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基本过程,图乙是甲状腺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碘浓度,这说明a过程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_______。这种运输方式的意义在于_______
(2)图甲中的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该过程体现出细胞膜具有_______的结构特点,该特点在图乙所示结构中的具体体现是_________(用图中相关标号和文字作答)。
(3)图乙中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的物质是[ ]__________,该物质在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还有___________作用。
(4)碘离子要进入甲状腺细胞中,经过图乙所示膜结构时的方向是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和“→”表示)。图乙中能帮助各种离子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___
2018-01-28更新 | 31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神经细胞间的突触联系往往非常复杂。如图为大鼠视网膜局部神经细胞间的突触示意图。

据图回答:
(1)当BC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甲膜内的___________释放谷氨酸,与乙膜上的___________结合,使GC兴奋,诱导其释放内源性大麻素。内源性大麻素和甲膜上的大麻素受体结合,___________(填“抑制”或“促进”)Ca2通道开放,使BC释放的谷氨酸_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最终导致GC兴奋性降低。
(2)GC释放的内源性大麻素还能与丙膜上的大麻素受体结合,抑制AC中甘氨酸的释放,使甲膜上的甘氨酸受体活化程度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进而导致Ca2通道失去部分活性。AC与BC间突触的突触前膜为_________膜(填“甲”、“乙”或“丙”)。
(3)该调节过程与细胞膜的以下两种功能密切相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正常情况下,不会成为内环境成分的是_______________。
A.谷氨酸B.内源性大麻素C.甘氨酸受体D.Ca2通道
2022-10-25更新 | 4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