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神经调节 >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 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94 题号:14719619
甲、乙图为下丘脑和垂体之间结构与功能联系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为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的________,若切断该结构,⑦含量降低,由此引发的症状是________
(2)催产素能促进母亲的泌乳过程:婴儿吸吮乳汁时,刺激相关感觉神经元兴奋,并将兴奋传至下丘脑,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催产素,作用乳腺腺泡细胞和乳腺导管肌上皮细胞上的________,促使乳汁排出,该调节过程属于________调节。乳汁的分泌进一步促进上述过程,更多乳汁排出,该调节过程属于________反馈调节。催产素与乙图中的⑤催乳素之间为________关系。母亲见到自己的婴儿、听到哭声或抚摸婴儿时,均可引起反射性排出乳汁,该反射属于________反射。
(3)在繁殖青、草、鲢、鳙四大家鱼时,人们给雌、雄亲鱼注射乙图中②,促进亲鱼的卵和精子成熟,②为________;某成年人患脑垂体瘤,⑥激素增多,原有鞋子号小穿不进去,⑥为________
(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下丘脑分泌的激素既能促进垂体的分泌,也能抑制垂体的分泌
B.乙图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门脉中血流的方向为由垂体流向下丘脑
C.垂体后叶和垂体前叶中都有独立存在的产生激素的内分泌细胞
D.垂体后叶和其释放的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之间是体液联系
21-22高二上·北京西城·期中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动物可通过学习将条件刺激(CS)与非条件刺激(US)有效关联建立条件反射,能够建立条件反射的CS和US间的最长时间间隔称为“一致性时间窗口”,简称“Tm”。研究人员利用果蝇的“气味-电击”学习模型开展研究。
(1)果蝇对气味甲、乙的偏好无差异。利用下图1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气味甲与施加电击两种处理的时间间隔对果蝇建立气味与电击关联的影响。先向训练臂通入气味甲并施加电击,置换新鲜空气之后通入气味乙,训练后将果蝇转移至测试臂进行测试。

   

①电击会引发果蝇的躲避反应,属于______反射。实验中_____作为条件刺激。
②测试实验开始时,果蝇全部放在中间,一段时间后检测并计算右测试臂果蝇数量减去左测试臂果蝇数量的差值占果蝇总数的比例(PI),绘制曲线如图2.时间间隔为20s时野生型果蝇的PI为0,表示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否成功_________(填“是”或“否”)。以PI=0.5时的对应时间为果蝇将气味与电击建立关联的Tm, A、B、C组的Tm大小关系为______,说明5-羟色胺(5-HT)水平能够影响Tm。

   

(2)气味和电击的感受器不同,位于果蝇脑区学习记忆中枢的K细胞可以同时获得这两种信息,释放乙酰胆碱(Ach)作用于传出神经元。利用转基因技术,在果蝇K细胞的细胞膜上特异性表达荧光探针,该探针结合Ach可产生荧光,实验证实建立气味一电击条件反射前后,气味信号使K细胞的乙酰胆碱释放量发生改变。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①_______(选填下列序号)。①气味甲刺激②气味乙刺激-10s间隔-电击刺激③气味甲刺激-10s间隔-电击刺激④检测果蝇脑区荧光强度⑤检测果蝇脑区5-HT释放量
(3)自然界中,CS与US之间的间隔是多变的,受5-HT机制调节的Tm是影响条件反射建立的重要因素,请分析动物Tm过短对其适应环境的影响是_____,降低了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能力。
2024-06-08更新 | 28次组卷
【推荐2】屈反射是肢体对损伤性刺激的屈曲反应。当有害刺激作用于脚部时,引起同侧肢体的屈肌收缩而伸肌舒张(伸肌舒张与中枢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有关,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和兴奋相反的电位变化),从而使肢体顺利屈曲。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在脑内能传递兴奋及愉悦的信息。另外,多巴胺也与各种上瘾行为有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屈反射属于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完成屈反射共需5个神经元。发生屈反射时,效应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支配的屈肌、伸肌。
(2)图中甲、乙、丙为中间神经元,甲为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发生屈反射时,突触②、③处的神经递质分别为兴奋性、_________(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若在神经纤维表面A、B处各接一电表,能发生指针偏转的电表是______(填“A”、“B”或“A和B”)
(3)若对脚的有害刺激强度足够大,则对侧肢体(图中右侧)会同时发生伸反射,即伸肌收缩,屈肌舒张,腿伸展站立,从而维持身体的平衡。类比屈反射,判断右侧图中属于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是______(填“乙”、“丙”、“乙和丙”)。
(4)多巴胺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此时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5)突触前膜上存在“多巴胺回收泵”,可将多巴胺由突触间隙“送回”突触小体内。可卡因(一种毒品)可与“多巴胺回收泵”结合,使得多巴胺不能及时被回收,从而________(填“延长”或“缩短”)“愉悦感”时间。这一过程可以用图中________(填“x”“y”或“z”)曲线表示。“愉悦感”的产生部位是________

(6)研究发现,机体能通过减少受体蛋白数量来缓解毒品刺激,导致突触后膜对神经递质的敏感性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毒品成瘾是中枢神经系统对长期使用成瘾性毒品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状态,吸毒成瘾者必须在足量毒品维持下才能保持正常生理功能,因此只有长期坚持强制戒毒,使_________受体蛋白数量恢复到正常水平,毒瘾才能真正解除。
2023-11-19更新 | 15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针灸是我国传承千年、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针刺是一种外治法,以外源性刺激作用于身体特定的部位(穴位)引发系列生理学调节效应,远程调节机体功能。2021年科学家揭示了低强度电针刺激小鼠后肢穴位“足三里”可以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其过程如图所示。已知细菌脂多糖可引|起炎症反应,请据图回答问题:

(1)穴位在被针刺时感到疼痛,但并不会缩回,这属于___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反射形成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足够强度的刺激。研究发现,在电针刺激“足三里”位置时,会激活一组位于四肢节段的Prokr2感觉神经元,结合示意图,其延伸出去的突起部分可以将后肢的感觉信息通过________传向大脑的特定区域。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______(填“单向”或“双向”)的。
(2)已知细胞外Ca2+对Na+存在“膜屏障作用” (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请结合图示分析,临床上患者血钙含量偏高,针灸抗炎疗效甚微的原因是________
(3)研究人员利用同等强度的电针刺激位于小鼠腹部的天枢穴,并没有引起相同的抗炎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这也为针灸抗炎需要在特定穴位刺激提供了解释。
(4)请以健康小鼠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低强度电针刺激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是通过Prokr2神经元进行传导的。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1-07更新 | 7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