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酶与ATP > > 酶的特性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1 题号:15399716
幽门螺杆菌(Hp菌)因为其导致胃痛、胃癌,成为最臭名昭著的细菌之一、它是一种异养微厌氧菌,胃里面还有胃酸(pH为1.5左右),绝大部分的细菌都适应不了。在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并制成菌液后,进行分离培养。实验基本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需用到无菌技术,该技术除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另一个目的是_____
(2)上述培养过程中,能够“浓缩”幽门螺杆菌的步骤是_____
(3)有的化工厂会产生尿素废水,研究者提出用幽门螺杆菌来处理废水,如果该方法可行,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处理过程对温度和氧气的要求分别是_____
(4)实践证明有一种尿素分解菌比幽门螺杆菌处理尿素废水的能力强很多,最可能的原因是前者比后者产生的_____多。
(5)为了证明不分餐能导致胃幽门螺杆菌交叉传播,研究者提取了某胃炎患者家庭的100g剩菜,加入无菌水稀释。取上述稀释液分别接种到3个适宜的培养基中置于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三个平板上胃幽门螺杆菌菌落数均介于30~300之间且相差不大,求平均值得到菌落数为B个。实验过程中,接种的方法为_____,此方法对活菌计数时,其结果往往比实际值偏低,原因是_____。根据上述情景不能计算出每克剩菜中的幽门螺杆菌的数量,原因是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酵母菌是木糖醇生产菌,生产木糖醇时,发酵体系的温度会因产热而升高。研究人员筛选高温诱导启动子,构建高温诱导启动子——木糖还原酶基因(XYL1)表达载体并导入酵母菌,用以生产木糖醇。

(1)启动子是______的识别和结合部位,为筛选高温诱导启动子,研究人员选择A1—A7共7个待选启动子并构建了“启动子——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表达载体,然后导入酵母菌中。高温条件下,研究人员根据重组菌的__________________选出了A1启动子。
(2)XYL1含有内含子(基因编码区中不能表达的片段),获取无内含子XYLl(cXYL1)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为将cXYLl正向插入质粒中,cXYLl的上游和下游应分别构建限制酶的酶切位点,构建方法是将限制酶序列构建在两引物的5′端,然后PCR。双酶切验证重组质粒上含有“A1-cXYL1”时,应选择的限制酶是______,电泳结果应出现与分子大小相符的______个条带。
(3)研究人员分别在30℃、37℃、42℃测定了重组菌的木糖还原酶活性,实验应以______为酶活性指标。若重组菌构建成功,实验结果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06更新 | 20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为探究不同离子对肠淀粉酶(最适pH为8)活性的影响,某同学开展了相关的实验,其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请回答:

试管编号及试剂
实验步骤

1号1%NaCl溶液(mL)

2号1% CuSO4溶液(mL)

3号1% Na2SO4溶液(mL)

4号蒸馏水(mL)

①加入试剂

1

1

1

1

②加入pH 8缓冲液(mL)

1

1

1

1

③加入1%淀粉溶液(mL)

1

1

1

1

④加入肠淀粉酶溶液(mL)

1

1

1

1

⑤各试管室温下反应2min
⑥加入刚配制好的斐林试剂1mL
⑦将各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
⑧观察、记录结果深砖红色无砖红色(或浅蓝色)浅砖红色浅砖红色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无关变量是__________
(2)四组实验中属于空白对照的是___号试管的实验。
(3)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①比较3号与4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对肠淀粉酶催化活性没有影响。
②比较2号与3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对(肠淀粉)酶的催化活性有抑制作用。
③比较1号与3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对(肠淀粉)酶的催化活性有促进作用。
2016-11-26更新 | 23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22年8月1日贵阳市气象台发布7月天气实况中显示,全市平均气温为24.6℃,创下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但相比省外多地35至38℃、甚至突破40℃的高温天气,市民只要出行时不被太阳直射,凉爽仍然是主旋律,中国“避暑之都”仍旧实至名归。在酷热的夏天一定要注意防范中暑,严重的中暑又称“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死亡率很高。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外界的高温刺激,某人中暑前表现出大量流汗的现象,请写出一条反射弧来描述此人流汗的缘由___________
(2)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_,其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中枢等,还与___________等有关。
(3)中暑的发生说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_,而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
(4)热射病的病理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多脏器、多系统的相互作用。目前研究较多的机制之一是“直接热损伤”,从细胞代谢角度分析直接热损伤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2-12-03更新 | 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