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酶与ATP > > 酶促反应的因素及实验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6 题号:16569937
某课外活动小组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1)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能力称为___________,该实验以___________作为检测因变量的指标。
(2)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于是活动小组又进行重复实验,得到与上图无显著差异的结果。查阅资料后发现,盐酸能催化淀粉水解。因此推测,该实验中淀粉可能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共同作用下分解的。pH为3条件下的酶活性___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pH为9条件下的酶活性。
(3)检验蛋白质是否被蛋白酶完全水解,不能用双缩脲试剂,原因是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图为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增殖情况的变化曲线,图中B、E两点表示经筛选、分装后继续培养。据图回答问题:
   
(1)人们通常将动物组织消化后的初次培养称为_____,在图中是_____段(填字母)。
(2)在动物细胞培养时,将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按其种类和所需数量严格配制而成的培养基称为_____培养基。通常还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血清等一些天然成分,血清作为天然培养基的作用是_____
(3)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选用液体培养基的pH为_____,若将组织块剪碎,加入胰蛋白酶,可使其分散成许多单个细胞,若改用胃蛋白酶行吗?_____,为什么?_____
2023-06-14更新 | 57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面分别是某兴趣小组探究环境因素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表格和探究α-淀粉酶的最适pH的实验结果。已知α-淀粉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60℃。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环境因素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实验一)

实验步骤

分组

甲组

乙组

丙组

①新鲜α-淀粉酶溶液

1ml

1ml

1ml

②可溶性淀粉溶液

5ml

5ml

5ml

③控制温度

0℃

60℃

90℃

④将新鲜α-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分别达到预设温度后再混合

⑤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剩余量



(1)实验一中的自变量是______,其在实验二中是______变量。
(2)实验一中的对照组为______组。
(3)实验一的第⑤步一般选用______试剂来比较单位时间内淀粉的剩余量。
(4)如将实验的新鲜α-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你认为是否科学?______(科学不科学),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二中各组的温度应控制为______,在该预实验的基础 上要进一步探究该酶的最适pH,可在pH为______之间设置梯度,根据pH值对酶活性影响规律判断,预期pH=1与pH=3相比,1h后淀粉剩余量应更______(“多”成“少”),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于是活动小组又进行______(填“对照”“对比”成“重复”)实验,得到与此图无显著差异的结果。
(6)阅读资料后发现,盐酸能催化淀粉水解,当pH=1时,α-淀粉酶已完全失活,分析实验二的结果可知,在适宜条件下,与盐酸相比,淀粉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1-10更新 | 331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同学将马铃薯磨碎、过滤得到提取液。在30℃的条件下,取等量提取液分别加到4支盛有等量过氧化氢溶液,pH分别为3、5、7、9的试管中,结果发现每支试管都产生气体。然后,将加入另4支试管中的提取液的量减半,重复上述实验。在相同时间内,分别测得两次实验中过氧化氢的含量变化并绘制成图所示曲线,请回答: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A是第____________次实验的结果。
(3)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最低点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这说明同一种酶在相同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
2018-08-01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