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24 题号:19419061
真核基因的转录激活因子是两种相对独立的蛋白质BD和AD组成的复合物,BD负责识别基因上游特定的DNA序列并与之结合(不同基因的BD不同),AD负责活化转录过程,两者单独作用时都不能启动转录。在科学研究中,往往利用该原理判断两种蛋白质能否相互作用。具体过程为:让BD基因与诱饵蛋白基因融合,让AD基因与待测蛋白基因融合,并让它们在酵母菌中表达出相应的融合蛋白,若诱饵蛋白与待测蛋白可以相互作用,则AD和BD就能充分接近形成复合物,并启动标记基因的表达。具体过程如图1:
   
(1)构建重组质粒甲时使用双酶切可以有效防止目的基因与质粒________;用EcoR I和Sal I双酶切后,检测样品1、2中是否含有重组质粒乙,电泳结果为图2,其中_______号样品为成功插入AD-待测蛋白基因的重组质粒。
(2)质粒导入前,原核细胞作为受体细胞一般先用Ca2+处理,与此类似,Y2H酵母菌母液需先用醋酸锂(LiAc)处理,推测其目的是________。与原核细胞相比,由于酵母菌具有_______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故蛋白质的空间构象不受影响,这也是选择其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之一。
(3)野生型Y2H酵母菌缺乏His3(组氨酸合成基因)和Mel1(半乳糖苷酶合成基因。已知在培养基中含有X-gal的情况下,半乳糖苷酶的分泌可使酵母菌落呈蓝色,否则呈白色)。将这两种基因作为标记基因导入Y2H酵母菌将其制备成受体菌,来判断诱饵蛋白与待测蛋白能否相互作用。重组质粒甲和乙导入受体菌后,将受体菌接种到______培养基中培养。若观察到受体菌菌落能存活且呈现______色,则说明诱饵蛋白和待测蛋白能相互作用。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1】大肠杆菌是兼性厌氧的原核生物,其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葡萄糖。大肠杆菌细胞内的β半乳糖苷酶能将乳糖水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请分析回答:
(1)大肠杆菌细胞内仅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
(2)依据大肠杆菌细胞结构特点分析:大肠杆菌有氧呼吸的第_________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第三阶段[H]与02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ATP的过程是在__________(填写“线粒体内膜”或“细胞膜”)上完成的。
(3)在培养大肠杆菌时,培养基中若没有乳糖,编码β半乳糖苷酶的lac基因不表达;只有在培养基中有乳糖时,该基因才能表达。科学家用下图所示的假说来解释该现象。

①根据上述假说,在无乳糖时,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结合,阻碍了_______酶的移动,干扰了lac基因表达中的_________过程,导致β半乳糖苷酶不能合成。
②科学家筛选出3类大肠杆菌突变体,进行了下表所示实验,为证实上述假说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突变体种类突变体性状实验操作实验结果
第1类在培养基中没有乳糖时也会合成β半乳糖苷酶保留自身DNA的同时导入野生型大肠杆菌的部分DNA第1类突变体性状恢复野生型
第2类第2类突变体性状不变
第3类无论培养基中有没有乳糖都不能合成β半乳糖苷酶第3类突变体性状不变
第1类突变体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基因突变体;第2类突变体最可能是________基因突变体;第3类突变体是阻遏基因突变体,与突变前相比,突变后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的结合力_________,阻遏蛋白与乳糖的结合力_________
③阻遏基因的突变结果说明,基因突变有___________________性。
2018-02-20更新 | 389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2】肺炎支原体(MP)是一种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其粘附于宿主细胞膜表面后可模仿宿主细胞膜结构,逃逸机体的免疫应答,引起慢性感染和无症状携带。下图为支原体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支原体中含有RNA的结构有________(填序号),②处糖蛋白很少,从细胞结构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广谱青霉素可抑制细菌的增殖,但支原体对其并不敏感,推测青霉素对细菌的作用位点为________。作用于核糖体小亚基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可抑制支原体和细菌的增殖,却不会抑制人体细胞的增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MP与新冠病毒均能导致机体患肺炎,二者结构上最大的差别是____________。有学说认为, MP感染后,由________产生的抗体也会引发脑、肝、肾等脏器组织的损伤,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体抗体基因表达过程与支原体中基因表达过程的不同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
(4)临床上可采用咽拭子快速培养法、咽拭子荧光-PCR (FQ-PCR)法和血清MP被动凝集( MP-Ab)法进行支原体感染监测。下表为某院收集的1 000余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及血清样本采用以上三种方法进行检测的结果。

检测方法

例数

阳性

阴性

阳性率

快速培养法

114

58

56

50.9%

FQ-PCR法

114

107

7

93.9%

MP-Ab法

114

98

16

86.0%


MP-Ab法需要抽取静脉血而不能使用咽拭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三种方法中,灵敏度最高的方法是____________,但该方法通常不用于治疗效果的评价,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1-29更新 | 63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3】葛仙米是一种具有较大经济价值的食用蓝藻,某科研小组在一定浓度CO2不同磷浓度下(0.088mmol/L、0.175mmol/L、0.350mmol/L)培养葛仙米,研究了磷对葛仙米相对生长速率和色素含量等的影响,结果如下:

(1)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葛仙米在光合作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
(2)由图1可知,在一定浓度CO2不同磷浓度下,葛仙米相对生长速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
(3)磷元素对光合作用的光反应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答1点即可),暗反应对光反应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图2可知,在大气CO2浓度下随磷浓度增加,叶绿素a含量减少,推测可能的原因是磷抑制了叶绿素a合成酶的活性,某研究小组遂将含合成叶绿素a所需原料的缓冲溶液均分为若干组,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磷溶液和等量叶绿素a合成酶,于适宜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检测叶绿素a生成量,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推断磷可抑制叶绿素a合成酶的活性。
2022-02-02更新 | 2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