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酶与ATP > > 酶促反应的因素及实验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6 题号:19986485
荔枝采后保鲜时间短,果皮易褐变。研究表明,荔枝果皮颜色褐变原理如图1所示(POD为过氧化物酶)。科研人员采摘妃子笑、无核和紫娘喜三个品种的荔枝鲜果,定期测定果皮中POD活性,结果如图2所示。
          
(1)由图1可知,pH值升高________(填“会”或“不会”或“不一定”)加速果皮褐变,其原因是________
(2)分析图2可知,采摘后最不易褐变的荔枝品种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3)实际生产中常采用冰水浸果以减缓褐变,其原理是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茶叶细胞中存在多种酚类物质,酚氧化酶能使无色的酚类物质氧化生成褐色的物质。某实验小组分别在25℃和35℃条件下,测定了酚氧化酶在不同的pH条件下催化酚类物质氧化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下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酚氧化酶的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酶的特性有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酚氧化酶催化的最适温度为35℃,则曲线②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下测定的结果。
(3)两种温度条件下,酚氧化酶的最适pH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pH为1和13的条件下,实验结束后观察到溶液的颜色为无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08更新 | 44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某同学利用过氧化氢溶液等进行了下列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为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该同学取丙支盛有等量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编号1~4,1号试管在常温(25℃)下不做任何处理,2号试管给予加热处理,3号试管常温(25℃)下加入3 mL FeCl3溶液,4号试管常温(25℃)下加入3 mL过氧化氢酶溶液。该实验可以通过观察_______来判断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__________两试管对比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2)该同学利用新鲜的莴苣,菠菜和白菜叶片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及结果处理方法
1分别取5g新鲜莴苣、菠菜和白菜叶片,将其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砂进行快速且充分研磨
2向研磨液中加入50mL蒸馏水并搅拌,再用纱布过滤,得到酶提取液
3将酶提取液分别用pH为4、5、6、7、8、9、10、的7种缓冲液稀释2倍后,置于低温环境中保存
4用注射器吸取5mL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将注射器中的气体排出,然后吸入5mL酶提取液,将针口处密封
5室温下记录实验数据
结果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变盘,其中温度在该实验中属于_______
②实验结果表明,在为7时,莴苣的氧气生成速率明显大于菠菜组的,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答出一条即可)。
③该同学想进一步研究其他因素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最好选择_______叶片作为生物材料,并用pH为____________的缓冲液稀释酶提取液。
2021-10-12更新 | 77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在谷类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淀粉降解为葡萄糖的过程需要许多酶的催化。α-淀粉酶是谷类种子中催化淀粉降解的关键酶。某研究小组利用淀粉溶液作为材料探究温度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β-淀粉酶能使淀粉从末端以两个单糖为单位进行水解,下图表示50℃条件下β-淀粉酶的热稳定性(用酶的相对活性表示)在不同因素作用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1

2

3

4

5

6

温度/℃

0

22

35

45

65

85

还原糖相对含量

0.179

0.849

1.122

1.271

1.383

0.450

   
(1)在探究温度对a-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没有使用斐林试剂,原因有______(答出1点)。
(2)该研究小组欲进一步探究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适温度,请简要写出实验步骤思路:_______
(3)据题分析,β-淀粉酶______ (填“能”或“不能”)彻底水解淀粉;Ca2+处理可能通过维持β-淀粉酶的_____________来维持β-淀粉酶的相对活性。由图可知,为了维持β淀粉酶的_处理。相对活性,最好的处理方式为________
2023-11-19更新 | 1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