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 题号:22728093
图甲是某草原中的鼠数量变化曲线图,图乙表示某同学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得到的曲线图。该同学的具体操作为:先向试管中加入10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再向试管中接入酵母菌,之后将试管置于适宜环境中连续培养,每天定时取样、计数,并绘制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在食物和空间条件相对充裕的环境下,鼠的数量在一定的时间内会出现图甲中的曲线I的增长趋势,但难以在较长时间内按此模型增长,是因为______
(2)草原上的鼠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最好在图甲中______(填“b”“c”或“d”)点前进行防治。若图甲中曲线Ⅱ表示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之后鼠的数量变化曲线,曲线Ⅱ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______段。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环境而部分死亡,则图中α的角度将会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图乙曲线图是采取______的方法,每天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调查后绘制的。图丙是B时刻用血细胞计数板(400个小方格,体积为1mm×1mm×0.1mm)测得的酵母菌分布情况,一个中方格上有24个酵母菌,若以该中方格的酵母菌数代表整个计数室中每个中方格酵母菌数的平均值。则该1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K值约为______个。该计数方法得到的值与实际活菌相比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4)图乙中DE段酵母菌数目减少的原因除了营养物质大量消耗之外,还包括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学习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蚜虫与共生菌
蚜虫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常见的昆虫,以吸食植物韧皮部汁液为食。蚜虫体内栖息着丰富多样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与蚜虫的长期共同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共生菌具有为蚜虫提供营养、消化植物组织等功能,从而影响蚜虫的寄主利用范围。
蚜虫体内共生菌分为原生和次级共生菌两大类,研究表明,原生共生菌布氏菌与蚜虫建立共生关系已有约1.5亿年历史,是蚜虫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除布氏菌外,蚜虫体内还携带有多种次级共生菌,次级共生菌虽然不是蚜虫存活和繁殖所必需的,但是与宿主蚜虫的生态适应性密切相关。原生和次级共生菌在宿主内长期共存,对宿主蚜虫的生物功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互补。
共生菌在蚜虫与植物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韧皮部汁液营养不平衡,其中许多必需氨基酸的浓度都很低,常常低于氨基酸总浓度的20%。布氏菌能合成蚜虫不能从植物汁液中获得但又是其生长发育和繁殖所必需的氨基酸,从而扩大蚜虫可利用的寄主植物范围。并且布氏菌可以像线粒体一样,为其宿主昆虫提供能源(如ATP,NADPH等)。次级共生菌能改变宿主蚜虫的寄主范围,但是这种现象受共生菌和蚜虫基因型的影响。例如,次级共生菌R提高了豌豆蚜利用首蓿的能力,但没有提高其对野豌豆的利用能力;并且R只能提高蚜虫部分基因型对首蓿的利用能力。
蚜虫种群中普遍携带有共生菌,蚜虫为共生菌提供生活场所和养分,共生菌为宿主合成必需的营养或共同抵抗外来压力。目前对单种共生菌的功能作用研究较多,因此阐明共生茵种问关系将是研究蚜虫与共生菌相互关系的发展方向。
材料二:东亚飞蝗
东亚飞蝗别名蚂蚱、蝗虫,为杂食性害虫。主要取食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等禾本科植物,但对甘薯、马铃薯、麻类及田菁等均不取食。东亚飞蝗分为卵、若虫、成虫三个发育时期。在正常情况下,成虫羽化后平均7天左右即可交配,雌虫一生可交配20~25次,交配后4~7天即可产卵在土下,深度约为4~6厘米。当土壤含水量低于5%或高于25%时,产卵数量显著降低,当表层土含盐量高于1.2%时则无卵的分布。
雌虫就算不交配,也能进行孤雌生殖,即雌性不经过交配就可以直接产卵,卵也可以孵化和正常发育,繁殖力惊人。一只雌蝗虫一生可以产400-600枚卵,卵在地下越冬。到了第二年四、五月份,卵孵化为蝗蝻(蝗虫的若虫),蝗蝻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完成四次蜕皮,最终完成翅膀的发育羽化为成虫。
蝗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外骨骼不能生长,需要进行蜕皮。前胸腺分泌的蜕皮激素对若虫新壳的泌成、硬化和皮肤中蛋白质的合成等有促进作用,蝗虫通过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促前胸腺激素。
(1)种群研究的中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蚜虫的移动速率很小,所以可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___。蚜虫生活环境中的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蚜虫与布氏菌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促前胸腺激素作用于蝗虫的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该腺体分泌蜕皮激素。可见,蜕皮激素的分泌是一种__________调节。
(3)依据本题材料,提出两条防治蝗虫的方法和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2-26更新 | 56次组卷
【推荐2】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常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曲线是数学模型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能更正直观的反应出种群的变化趋势。某小组对一种草原田鼠进行了研究,图1是田鼠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图2表示该种田鼠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的变化曲线(R=出生率/死亡率)。请据图回答。

(1)图1中种群数量以曲线I增长时,种群增长率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少”)。曲线II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稳定,K值的含义是__________,此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______
(2)图2中a-b段时间该草原田鼠种群数量变化最可能是________。b-c段时间田鼠种群数量变化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如果在d时间,少量田鼠从其它地区迁入该地区,则该地区田鼠的K值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
(3)在2公顷的草原上调查布氏田鼠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53 只鼠,第二次捕获420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05只。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鼠在重捕前有53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可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
2024-04-06更新 | 9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3】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
某草原有羊草、贝加尔针茅、羽茅、黄囊苔草、糙隐子草、麻花头等草种,为研究放牧强度与草原植物多样性的关系,研究者将草原划分为无放牧区、轻度放牧区、中度放牧区和重度放牧区进行研究,2年后的结果如表。

(1)调查植物多样性时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该草原的所有羽茅植株总和称为____
(2)羊草、贝加尔针茅、羽茅、黄囊苔草等不同草种之间的差异,体现的是________多样性。通过比较这些草种细胞内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异,可以显示它们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这提供了生物进化的
______方面的证据。
(3)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随放牧强度的增加__________。
A.物种均匀度指数越来越低B.物种丰富度指数越来越低
C.多样性指标越来越高D.多样性指数越来越低
E.多样性指数先增加后降低
(4)利用本研究中的数据,阐述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10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