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数量的变化 >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 题号:22756480
某种个体较大的细菌不能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需用液体培养基来获得纯培养物。在含该菌种的锥形瓶中各取1mL培养液分别加入若干支盛有9mL培养液的a组平行试管(记作a1、a2、a3……an。)中,在平行试管中各取1mL依次加人若干支盛有9mL培养液的b组平行试管中(a1→b1、a2→b2、a3→b3、……an→bn),重复上述操作(b→c→d→e),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各组试管中细菌的生长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e组平行试管中只有e3,出现了细菌生长,则该试管中可能获得了纯培养物
B.某稀释倍数下有细菌生长的试管所占比例越高,获得纯培养物的概率就越大
C.若d组各平行试管都有细菌生长而e组都没有,则应取d组~e组之间的稀释倍数继续培养
D.不可用显微镜计数某稀释倍数下各试管中生长的细菌来计算锥形瓶中的细菌数量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列调查方法得到的结果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
A.样方法:在个体密集区取样
B.丰富度调查:不认识的小动物不纳入统计
C.标志重捕法:第二次被捕获的难度加大
D.抽样检测法:在未经摇匀的酵母菌培养液下层取样
2019-03-04更新 | 83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下表是探究温度对酵母菌种群密度(个/mL)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研究过程需要注意防止培养液被杂菌污染,以免使实验结果偏大
B.研究中需要使用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盖玻片等实验工具
C.可以预计,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20℃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最大密度比10℃条件下大
D.实验结果表明,20℃左右培养酵母菌是获得较大种群数量的良好温度
2016-11-26更新 | 489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较,可能偏小的是( )
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校园老鼠的种群密度时,部分老鼠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装置上的电灯
C.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压线的个体都被统计在内
D.酵母菌计数时,从静置的酵母菌培养液底部取样统计
2016-11-26更新 | 4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