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发酵工程 >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 无菌技术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1 题号:7785696
酸奶和泡菜的制作都离不开乳酸菌,请回答下列有关制作酸奶和泡菜的问题:
(1)分离纯化乳酸菌的培养基中含牛肉膏,牛肉膏提供的主要营养有___________;培养皿灭菌常采用___________法;检验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培养乳酸菌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的pH会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家庭制作泡菜时,一般需要配制泡菜盐水,但会因其含盐量过高而影响口感。直接接种乳酸菌制作泡菜时,产生的大量乳酸能够抑制___________,因此可以采用低盐工艺制作泡菜,从而大幅降低泡菜的含盐量。
(4)乳酸菌活菌数是衡量酸奶营养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检测某酸奶中乳酸菌的含量取不同稀释度的样品各1mL涂布到固体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得到106、107、108三个稀释度的培养基上的平均菌落数依次为413个,86个、13个,据此估算,每毫升样品中的乳酸菌数约为___________个,接种乳酸菌所用的接种工具是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人体内的t-PA蛋白能高效降解由纤维蛋白凝聚成的血栓,是心梗和脑血栓的急救药。
(1)研究人员采用PCR技术可以获得大量t-PA基因,PCR的原理是_____,此外,大量获得t-PA基因的方法还有____(答出1种)。
(2)研究表明,为心梗患者注射大量t-PA会诱发颅内出血,其原因在于t-PA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特异性不高,若将t-PA第84位的半胱氨酸换成丝氨酸,能显著降低出血副作用。据此,先对天然的t-PA基因进行序列改造,然后再采取传统的基因工程方法表达该改造后的基因,可制造出性能优异的改良t-PA蛋白。(注:如图表示相关的目的基因、载体及限制酶。pCLY11为质粒,新霉素为抗生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为获得t-PA改良基因,要用到_____技术来进行碱基的替换。若获得的t-PA改良基因如图所示,那么质粒pCLyll需要用限制酶________切开,才能与t-PA改良基因高效连接。
②将连接好的DNA分子导入大肠杆菌中对大肠杆菌接种培养,在培养基中除了加入水、碳源、氮源等营养物之外,还应加入_____进行选择培养,以筛选成功导入pCLy11的细菌。配置好的培养基,通常采用____方法进行灭菌。
③对培养得到的菌落进行筛选,其中菌落为____色的即为含t-PA改良基因的重组DNA分子的大肠杆菌。
2023-07-28更新 | 4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植物的生存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有资料显示,一些植物内生微生物与宿主发生关联时,可明显增强宿主的抗病性。以下为从菠菜叶中分离出内生细菌,随后筛选出对菠菜枯萎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的过程。
(1)依据所学知识,将内生细菌(用①表示)和酵母菌(用②表示)的比较结果填在表虚线方框内(填“有”或“无”)
DNA细胞核细胞膜核糖体

(2)取0.1g菠菜叶,经70%酒精和0.2%升汞进行消毒后,接种于培养基上。培养48h后,没有观察到菌落。这说明          
A.菠菜叶表面微生物已被杀死B.菠菜叶内在微生物已被杀死
C.菠菜叶内不存在内在细菌D.菠菜叶细胞已被全部杀死
(3)欲分离内生细菌,将上述0.1g菠菜叶放入无菌研钵中,研磨成匀浆,此过程中应加入          
A.纯净水B.无菌水C.自来水D.蒸馏水

用上述方法制备不同品种菠菜的研磨液,然后用圆纸片吸附不同品种菠菜研磨液置于培养基上,比较它们对菠菜枯萎病菌的作用。在30°C黑暗条件下培养48h,随后进行筛选和鉴定(如图)。

(4)据题干信息分析,图中的菌液a应是      
A.菠菜研磨液B.内生细菌
C.通用培养基D.菠菜枯萎病菌
(5)图中①与②周围透明圈的大小不同,合理的解释是          
A.圆纸片大小不同B.菠菜研磨液来源不同
C.菠菜枯萎病菌浓度不同D.菠菜内生菌抗菌能力不同
2022-04-16更新 | 209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为获取可降解高盐度工业废水中有机物的耐盐菌,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制备含3% NaCl的固体培养基,以及含3%、5%和7% NaCl以高盐度工业废水中有机物为碳源的液体培养基;
②将高盐度废水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只含3% NaCl的固体培养基,如图一。然后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形成的菌落特征;
③将分离纯化后的菌株接种到固体斜面培养基上,适宜条件下培养适当时间,将试管置于4℃冰箱中保藏待用;
④取固体斜面上的菌株制成菌液,取等量菌液,分别加入到步骤①中制备的3组液体培养基中摇床培养35小时,定时取样统计活菌数目。测定结果如图二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培养基时,灭菌、添加NaCl溶液和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平板划线操作过程中,第一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第二次及之后的几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图一所示操作,至少需要灼烧接种环___________次。
(3)步骤④中常采用 _______________法统计活菌数目。直接从静置的培养液中取样计数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若每种浓度设3个重复实验,每次统计活菌数目时,需要从 ___________个培养基中取样。
(4)由图二可知,该耐盐菌最适合处理含__________(浓度)NaCl的废水。用该耐盐菌处理较高盐度工业废水时,需要 _________________(合理措施),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2017-04-22更新 | 1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