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发酵工程 >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 培养基的成分及其功能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9 题号:8177129
研究人员采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消除河道黑臭底泥和改善水质,将乳酸菌、酵母菌群、光合菌群等多种微生物包埋在固体颗粒中制成Ⅰ型和Ⅱ型微生物载体颗粒,如下图所示。

(1)筛选光合菌群时,培养基成分中无需添加______,培养乳酸菌、酵母菌群、光合菌群时需要无氧条件的是______
(2)在培养酵母菌的培养基中含有蛋白胨、K2HPO4、NaCl、葡萄糖和水,其中可作为碳源的有______。培养微生物前,宜采用______方法对接种环进行灭菌。完成下图甲所示操作,至少需要灼烧接种环______次。

(3)若研究人员用图乙所示方法分离培养微生物,该方法称为______,用______共吸取0.4ml菌液(假设稀释倍数为106)平均等量接种到4个平板上,放入______培养一段时间后, 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分别为156、462、178和191。则每1ml菌液中的酵母菌数量为______
(4)下图为试验场内水体不同深度处DO(水中溶氧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在试验场内系统运行80 天左右,除20 cm以下深度外,其余深度处DO均大于1.5 mg/L,且DO呈上升趋势,主要由于微生物载体中包埋的______能使水体DO升高,DO的升高能促进微生物载体中包埋的______以及水体中好氧菌的繁殖,致使试验场内降解有机物的速率和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抠糖饼游戏风靡一时,但制作过程或游戏时卫生不达标,可能会导致糖饼表面细菌严重超标,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糖饼表面的细菌数量,从不同形状的糖饼中心3 cm×3 cm的固定面积内,用无菌棉取样并制作成10 mL菌悬液接种至培养基上继续培养。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接种前验证培养基是否被污染的方法为______
(2)不同目的培养基的具体成分可能不同,但一般都含有______
(3)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接种的常用方法,试分析这两种接种方法在微生物纯化和计数方面用途的异同:______。兴趣小组中的三位同学使用同一菌悬液接种并进行培养后,平板应______(填放置方式),原因为______。经培养后得到如表所示实验结果,______组的统计结果是正确的,理由为______

组别

涂布平板法

平板1菌落数

平板2菌落数

平板3菌落数

平板中菌落平均值

2

172

158

165

3

14

289

156

153

3

181

193

187

187


2022-05-15更新 | 7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工业上所说的发酵是指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通过分解与合成代谢将某些原料物质转化为特定产品的过程。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酱油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某企业通过发酵制作酱油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米曲霉发酵过程中,加入大豆、小麦和麦麸可以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大豆中的______可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氮源,小麦中的淀粉可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__________________
(2)米曲霉发酵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米曲霉充分生长繁殖,大量分泌制作酱油过程所需的酶类,这些酶中的____________能分别将发酵池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成易于吸收、风味独特的成分,如将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肽和______。米曲霉发酵过程需要提供营养物质、通入空气并搅拌,由此可以判断米曲霉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发酵池发酵阶段添加的乳酸菌属于______(填“真核生物”或“原核生物”),常见类型有____________;添加的酵母菌生殖方式是______,在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的产物是______。在该阶段抑制杂菌污染和繁殖是保证酱油质量的重要因素,据图分析该阶段中可以抑制杂菌生长的物质是______(答出1点即可)。
2022-03-11更新 | 24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莠去津是一种含氮农药,在土壤中不易降解,为修复被其污染的土壤,按下图1程序选育能降解莠去津的细菌(目的菌)。已知莠去津在水中溶解度低,含过量莠去津的固体培养基不透明。

(1)由图1推断,从A瓶到C瓶液体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
A.初步选择能降解莠去津的细菌B.初步选择能降解莠去津的细菌菌落
C.增加能降解莠去津的细菌数量D.去除土壤中的杂质
(2)图2为A~C瓶中三类细菌的最大密度柱形图,甲类细菌密度迅速降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A.莠去津会杀死甲类细菌
B.培养液中缺少甲类细菌可利用的氮源
C.振荡造成培养液中溶氧增加,抑制了甲类细菌生长
D.培养液中没有甲类细菌寄生的宿主
(3)本实验中将C瓶菌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的方法是__________,接种之前通常要进行__________
(4)一段时间后,培养基出现无透明圈和有透明圈两种菌落。请根据培养结果,结合两种菌落中细菌利用的氮源,分析说明哪种菌落中的细菌是筛选出来的目的菌。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弄清固体培养基中的非目的菌来自C瓶菌种还是培养基,应如何设置对照组?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6-17更新 | 1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