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5 题号:127055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岷江水流淌千年,经都江堰灌溉成都平原,润泽天府之国。每年到了清明时节的时候,都江堰都会迎来从公元978年开始的一年一度的清明放水节活动,以纪念率众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造福成都平原的李冰父子。都江堰清明放水节,不仅要祭祀李冰和举办开闸放水仪式,还融合了节庆、集市商贸活动、古老习俗等内容,再现了成都平原农耕文化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民俗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先贤、崇德报恩的优秀品质,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受疫情影响,2020年都江堰放水节有了和以往不同的变化,首次启用“云放水”,让世界各地的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欣赏放水盛典。在4月4日当天进行的“云放水”直播中,主播与全球网友“云互动”,详细讲解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历史渊源以及放水节的由来;解读放水令、砍杩槎、放水过程;回顾过往祭祀仪式、放生祈福、打水头等多项水文化,让大家更直观和立体地欣赏都江堰放水节,了解“三遗之城”都江堰如何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通道,以及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和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进程。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举办都江堰清明“云放水”活动的文化意义。
(2)都江堰水利工程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灵岩寺等。请为有效保护历史古迹都江堰提出两条合理建议。(要求:列出具体措施及主要作用)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11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话题   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
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蕴涵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的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2016-11-26更新 | 35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跑步”已然成为一个标签,跑者则是一个新立的城市群像。在用脚步丈量世界、自我修行的同时,世界的目光也投射在每个跑者的身上。传递乐跑精神本质(即跑出健康、跑出快乐、跑出友谊)的“跑步文化”逐渐成为“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部分。跑步不仅能强身健体,使跑者远离疾病,还能锻炼跑者的意志品质、升华人格。资深跑者还需要运动鞋、运动衣、遮阳帽、运动耳机、速干衣、智能手环、计步器、水壶、腰包等,“跑步经济”风生水起,预计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


结合材料,从文化与生活角度,简要概述“跑步文化”的作用。
2020-10-20更新 | 4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材料一: 自鸦片战争以来,在西风东渐的潮流中,我们一直在向西方学习。然而,在以西方文明为中心的世界体系中,中国文化长期处于衰落状态,中国文化成了一个遥远、模糊不清、充满病态的被歪曲的形象。
材料二: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为此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文化长期处于衰微的根本原因。
(2)运用(1)的结论,联系国际社会的形势,说说我们实现文化强国的原因。
2016-12-12更新 | 7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