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2 题号:17616445
材料分析题

乡村振兴,文化同行,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S省有的放矢,推出系列举措:广泛开展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的宣传教育,加强文明村镇创建,创作推出和展演展映一批反映脱贫攻坚奋斗历程、民族文化特色的原创文艺精品;不断建设完善乡村公共文化设施,把文化供给和群众需求结合起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共建共享。目前,该市村级文化广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实现了全覆盖;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文化产业发展联动机制,推动红色旅游、农牧旅游产业升级,打造集农业文化创意、观光旅游体验等为一体的文化产业综合体;强化素质提升,构建多层次的文化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推广“师带徒”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大力培育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S省是如何做到“乡村振兴,文化同行”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赣南客家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她既不同于鲁文化,也不同南方楚文化和东南沿海的吴越文化。客家人作为汉民族一支民系,其形成和发展,经历数次大迁徙,颠沛流离,世事多艰使客家人养成坚忍卓绝、刻苦耐劳、团结奋进的特性,客家人是"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影响或选择下的适者"。从历代先贤名士到当代富有家国情怀的改革者、创业者以及无数劳动者,他们用智慧、雄心和创造成就了这土地的兴盛发展,也让这方文化熠熠生辉。

赣南客家文化以其历史悠久和内容丰厚而为世人所瞩目。到赣南来,那山歌、那围屋、那擂茶、那风情……一定会使您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有人认为,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区域文化的繁荣。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该观点。
2020-10-18更新 | 9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以他人为中心”,“强调体验”,“开放、透明、分享”和“承担责任”是互联网思维的基本要素。
关于互联网思维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正方:互联网思维将改变所有商业模式互联网思维意味着社会组织方式、企业组织方式、商业模式等都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最终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反方:互联网思维颠覆论应当适可而止。
许多互联网公司只看到被颠覆的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却忘记了业界还有IBM、华为、格力等坚持做百年基业的企业。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互联网思维的价值。
(2)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人们对互联网思维价值的认识差异。
(3)运用《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知识,对传统企业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发展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2016-11-26更新 | 45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对于资源利用,环境、人口、产业与民生问题等带来积极影响。但是,正在进行中的城市化也给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一些大城市人口向外迁移,迁向农村和小城镇,出现了与城市化相反的人口流动的现象,即“逆城市化”。现在我国不少地方也有体现,如不断兴起的“古镇”热,春节期间,不少大城市出现“空城”的场景,以及节假日出现的“固城”现象。
古镇旅游与消费逐渐成为热点,这就是一种逆城市化的表现,你是如何认识这一现象的?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分析。
2017-12-22更新 | 1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