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豫南名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河南 高三 二模 2024-05-15 20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墨子批评儒者“立命缓贫”,认为“命”的观念是“昔者暴王作之,穷人术(述)之”,他提出了“有命则富而可贫,无命则贫而可富”的反命题,宣扬人的“强而强必贵,不强必贱”“强必富,不强必贫”。据此可知,墨子(     
A.批判了儒家的封建等级观念B.揭示天命观对生产力的制约
C.否定了贵族执政的经济基础D.强调个体主观能动的重要性
2024-05-21更新 | 21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北朝部族在建立政权后趋向重事功、重吏绩,如北魏太武帝“亲考内外,大明黜陟”、孝文帝时“州居茂异,郡贡孝廉,对扬王庭,每年逾众”,到了北朝后期社会上“儒生寒宦”亦能入仕。这些情况(     
A.为增强官僚政治活力创造条件B.表明北方民族已完全实现了汉化
C.有效地巩固了儒学的正统地位D.说明民族冲突中蕴含着文化认同
2024-05-13更新 | 9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唐代宗即位之初规定乾元重宝、重棱乾元钱和开元通宝以同等价格流通,“其后民间乾元、重棱二钱(相比于开元通宝实际价值更高)铸为器,不复出矣”,大历七年(772年),禁铸铜器;唐德宗贞元年间,“诸州府公私诸色铸造铜器杂物等。伏以国家钱少,损失多门”,政府下令除铜镜外,“一切禁断”。导致这些政策出台的重要原因是(     
A.唐朝政府财政已入不敷出B.铸币原料严重短缺
C.官私手工业存在技术差距D.铜钱流通范围有限
2024-05-13更新 | 11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明清时期,江南即有“女工勤者,其家必兴;女工游惰,其家必落”之谚,如时人陈确之妻“昼夜力作”,以至“渐以丝布之余买田,积至数十余亩”;吴江、崇德等地,“仰给惟蚕息是赖,故蚕月最重,凡借贷契券必期蚕毕相偿”。材料表明当时江南地区(     
A.部分农户收入仰赖家庭副业B.传统家庭结构发生变动
C.封建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D.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
2024-05-13更新 | 10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5. 如表所示为20世纪70年代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的争论。对该争论解读正确的是(     
人物主张
李鸿章、薛福成等“自古边塞之防,所备不过一隅,所患不过一国。今则西人于数万里重洋之外,飙至中华……为豆古所未有,恃其诈力,要挟多端”“况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复,则心腹之大患愈棘”
李宗義、丁宝桢等“夫外患莫大于俄夷,莫急于东北”“但修我陆战之备,不必争利海中也”
左宗棠、郭嵩焘等“窃维时事之宜筹,谟谋之宜定者,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A.诸方列强对华控制力存在强弱B.传统观点与近代外交思想并存
C.湘系和淮系官僚集团开始崛起D.边疆危机强化了清廷忧患意识
2024-05-13更新 | 14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6. 如图所示为《新青年》不同类型译文占各卷译文总字数的比重情况。这实质上说明(     

A.制度变革呈现循序渐进特点B.近代救亡图存道路的深入探索
C.新文化运动已然背离了初衷D.马克思主义已为社会普遍接受
2024-05-19更新 | 11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在20世纪30年代省制谈论中,时人称:“数年来,军阀私斗,以平汉、津浦、北宁之规模为最大。盖交通既便,而又省区过大,适足以为军阀扩大地盘之好资助……川汉路由川路公司自行主持,三十年来,无丝毫成绩。……毋宁谓缩小省区,而后全国各处之交通,始可有希望也。”据此可知,时人认识到(     
A.军阀混战局面影响国内经济发展B.集权统治是铁路建设的保障
C.攫取路权是列强扩大侵华的工具D.区域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2024-05-14更新 | 12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8. 1950年第一次全国民政会议明确提出“把水灾变成水利”,1953年第二次民政会议进一步指出“水利、交通、农林等部门在灾区兴办各项工程时,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原则下,应组织有劳动力的灾民参加”。这些主张(     
A.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B.有助于强化计划经济发展模式
C.源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D.将经济建设与社会救济相结合
2024-05-21更新 | 18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13世纪,西欧很多骑士领主转变成了富有商业头脑的“经济人”,骑士领主和总管总是要密切关注羊毛的价格,并为他们母牛的产奶量或多或收成好坏而高谈阔论。这些现象反映出西欧(     
A.封建庄园制已濒临崩溃B.农业资本主义蓬勃发展
C.社会经济转型趋势显现D.市场发展源于阶层分化
2024-05-14更新 | 13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18世纪起,欧洲不再将天主教与新教均势作为国际关系的出发点,如1701年《大同盟条约》只强调若“法兰西与西班牙联合为一帝国,便马上变得惊人强大,可以很容易地征服全欧洲……终会压制欧洲的自由,破坏正常的贸易”。这一转变说明(     
A.国家主权原则已然具备确立条件B.欧洲均势深受世俗利益影响
C.国际法加深了对全球整体性认知D.列强进入瓜分世界的新阶段
2024-05-13更新 | 12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如图是一幅1898年的西班牙漫画,漫画右面是穿着星条旗的“援助者”,左面是乞丐形象的古巴。该漫画揭示了(     

A.拉美政治独立进程倒退B.世界殖民霸主的迭代
C.国际局势已被重新划定D.美国门罗主义的实质
2024-05-14更新 | 20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如表是1930~1969年美国国民经济发展等相关情况的统计。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年份全国人口年
均增长(%)
农业总产值
均增长(%)
农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农业劳动力年均下降(%)
1930~19390.71.61.880.7
1940~19491.31.96.002.4
1950~19591.71.87.352.8
1960~19691.31.96.924.5
A.劳动力的减少意味着农业逐步走向衰落B.现代农业的集约化程度降低
C.农业技术是推动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D.非农产业对经济影响力增强
2024-05-13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坤舆图》为两半球世界地图,内容详细,图幅巨大,现存于瑞士,馆方推测其绘于1750~1800年,而中国学者推测该图应是康熙年间作品。通过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两幅堪舆图对比,瑞士藏《坤舆图》总体上承袭耶稣会卫匡国在1655年出版的《中国新图志》,且未出现1708~1716年绘制的《皇舆全览图》中添绘的库页岛及数条山脉(故推测该图是瑞士藏图的改绘本)。《坤舆图》用连贯线条展现了清代中国陆上“疆域”,走向一致,南北回归线间绘斜直条带,标二十四节气名,用不同颜色勾勒各大洲岸线、界线、水系。此做法常见于同时代西文图,清直省、琉球及朝鲜西南岸线用黄色,不同于亚洲其余地区的绿色,并有少量地理大发现时代的重要航路,这与传教士南怀仁所制地球仪诸多信息和绘法相符。瑞士藏图上欧亚大陆中纬度宽度约为130°,因此所据是经度革新后的西文图(全球经度观测的革新性成果最早见于17世纪90年代的法国)。

自17世纪80年代一批“国王的数学家”进华并为清廷服务,来华的法国耶稣会人数渐增,凭借着当时不断发展的地图学知识,他们取得了对地理学、地图学具有浓厚兴趣的康熙帝的信任,并一直保持着与法国皇家科学院之间的密切联络,深度参与全球性的天文大地测量活动。

——摘编自林宏《瑞士藏康熙朝〈坤舆图〉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学者推断瑞士藏《坤舆图》绘于康熙朝的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简析欧洲地图学知识在中国传播的背景,以及《坤舆图》的价值。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面是20世纪50年代的宣传画作品:到农村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宣传画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观察上面一幅宣传画,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四、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59月,杜鲁门政府发布两项公告,明确宣示了美国对邻接其海岸的大陆架的管辖权以及邻近美国的公海区域建立渔业保护,直接向传统公海捕鱼自由原则发起挑战。南美洲国家率先跟随美国的政策轨迹,此后欧洲国家也纷纷通过各种方式拓展海洋管辖权。

美英两国于1951年在华盛顿举行双边会谈,就范围广阔的国际海洋问题交换了看法。英国强调将致力于维护海洋航行自由原则和3海里领海规则。面对源于《杜鲁门公告》的诸多海洋争议,美国无法单独解决,不得不转而依托联合国这一多边平台。1955年海洋渔业资源保护的国际公约正式订立,联合国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国际会议的成果实质性地增强了美国在渔业资源问题上的影响力,减轻了以渔业资源保护为由主张公海管辖权的诉求,从而间接提升美国在领海以及海洋管辖权问题上的谈判地位。

1958年,联合国第一次海洋法会议在日内瓦举行,87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会议,领海以及基于渔业目的的毗连区问题成为贯穿并影响会议进程的焦点,相关国家签署《领海及毗连区公约》《公海公约》《渔业及公海生物资源养护公约》和《大陆架公约》。

——摘编自舒建中李婷婷《美国与战后国际海洋制度的缘起(1945~1958)》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国际海洋制度的特征及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国际海洋制度发展的影响。
2024-05-13更新 | 8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世界史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2
材料分析题
2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3
中国近现代史
4
经济与社会生活
5
世界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墨家、法家的思想单题
20.65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单题
30.65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单题
40.65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单题
50.4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单题
60.4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单题
70.65水陆交通的变迁单题
80.4恢复国民经济单题
90.65中世纪城市自治单题
100.65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单题
110.65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单题
120.65现代食物的生产、 储备与食品安全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30.65疆域的奠定   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150.65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三、论述题
140.4三大改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