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份阶段检测历史试卷
江苏 高一 阶段练习 2024-05-24 5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古代人类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某些区域相对领先,其中某一古代文明区域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包括最早的铁器、最早的史诗、最早的文字等。这一古代文明是(       
A.古代埃及B.古代西亚C.古代印度D.古代希腊
2024-06-0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份阶段检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 下图是不同时期发现的不同“三兔共耳”图案,即三只兔子共用三只耳朵,首尾相接,追逐奔跑。这可以说明(       

A.亚非欧文明之间存在交流B.世界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C.经济发展推动文明的交流D.“三兔共耳”图案起源于中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下表所示为中世纪西欧封君与封臣关系的相关描述。由此可见,中世纪西欧(     

“效忠”。封臣不得损伤封君的肢体,不得泄露他的秘密、出卖他的城堡以致危及他的安全,不得败坏他的声誉,不得违抗他作为法官的权威,不得损害他的财产,等等

“帮助”。这是封臣最重要的义务,包括为封君服军役、向他提供协助金和物资等

“劝告”。封臣有义务出席封君召集的会议,提出意见来帮助封君,这种会议兼具封君法庭和封建主议事会的性质,审理的案件主要是封臣之间或封臣与封君之间发生的纠纷
A.封君直接控制基层社会B.法律明确封臣与封君的关系
C.封臣实际权力严重受限D.封臣须对封君承担许多义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1524年,大维齐尔(相当于宰相一职)易卜拉欣·帕夏被指派前往埃及平叛。平叛胜利后制定了关于教育与保护孤儿的法规,又结合埃及土地与税收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新的赋税法规,确定了埃及每年应向政府纳税的总额。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中心逐渐东移B.拜占庭帝国的繁盛局面达到了顶峰
C.优越地理位置促成阿拉伯帝国强盛D.奥斯曼帝国重视法律手段管理埃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5. 下图展现的是阿兹特克人将从特斯可可湖中捞起的淤泥,堆积在固定于水中的木排上,形成浮动园地的情景。阿兹特克人的这一做法(       

A.旨在清除淤泥以利养殖B.为国家的扩张作了思想准备
C.利于人口和财富的增加D.是领先世界的农业耕作方式
2024-05-24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份阶段检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英国议会于1701年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凡非出生在英国者不得担任议员和政府官员,非经议会两院的奏请,国王不得免除终身任职的法官的职务;国家的一切法律与条例非经议会通过,均属无效。这反映出(       
A.英国议会权力开始高于王权B.资产阶级通过立法维护民主
C.国王仅扮演仪式性政治角色D.体现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诉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在前工业社会,当一个儿子或女儿找到配偶,他或她就必须离开父母而建立自己的新家,这就是英国传统的“新居原则”。研究表明,到19世纪中期,在普雷斯顿等工业城市,父母与已婚子女共同居住的现象变得十分明显。英国社会“新居原则”的打破(     
A.导致人口出生率上升B.改善了城市居住条件
C.促使晚婚晚育普遍化D.提高了社会保障水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马克思曾有这样一段著名的论述:“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这段论述可用于说明马克思主义(     
A.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B.运用唯物史观探究历史
C.指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道路D.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下面两幅漫画揭露了(       

A.南美洲文明衰落存在着必然性B.新老殖民主义的一丘之貉行径
C.古巴对世界市场依赖程度加深D.欧洲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2024-05-24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份阶段检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拉美国家独立后,天主教在各国制定的宪法的第一条或头几条被确立为国教,得到宪法的尊重和保护,其对财产和意识形态及文化教育事业的控制依然如故。这一现象(       
A.根源是拉美地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B.表明拉美国家普遍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制度
C.制约了拉美国家政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D.得益于宗教改革对拉美独立运动的推动
2024-03-28更新 | 482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一战后,梁启超认为,英雄、伟人,充其量只能“开风气之先”,而时代思潮,无不由群众运动而成,因此,史家应该研究人类社会的“共业”。历史也往往表现为民族史,故而史学有一个重要功能,即启发民族自觉,培养“民族心”。这一观点(     
A.不利于改变传统史学只关注帝王将相的局面B.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开始觉醒
C.强化史学在塑造民族意识方面的作用D.推动了史学研究技艺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2. 如表为《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表》,据此可知苏联(     
项目年份191319281932①1937
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
工业总产值553221
机器制造业442121
电力15107432
注:①与资本主义各国在1929年的生产规模比较。
A.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然性B.斯大林模式有明显的弊端
C.优先发展重工业成效显著D.借鉴了西方工业发展经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1938年3月18日墨西哥总统卡德纳斯通过电台向全世界宣布了石油国有化改革的声明,从即日起墨西哥将十七家外国石油公司收归国有,其中包括皇家壳牌、新泽西美孚、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等石油巨头的墨西哥分公司。这一举措(     
A.标志世界殖民体系在拉美的瓦解
B.加快墨西哥民族独立的步伐
C.使墨西哥摆脱对外国资本的依赖
D.推动墨西哥民族经济的发展
2024-04-19更新 | 492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在下列选项中,史实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史实结论
A1936年, 日本以扩大对外侵略为基本国策日本军部法西斯运动开始
B1936年, 意大利和德国结成轴心国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C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苏联战场成为抵抗纳粹德国的主战场
D1945年,成立联合国实行“全体一致”原则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人们习惯上将“马歇尔计划”理解为美国拉拢西欧国家组建资本主义经济阵营的一项计划,而“经互会”则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为应对“马歇尔计划”而建立的经济互助机构。但实际上,“马歇尔计划”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其成员国构成起初并没有特指西欧各国之意,甚至最初曾考虑给予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各国以相同的援助,因遭到苏联拒绝而最终术能成行。上述材料描述的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     
A.需从历史背景中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B.“马歇尔计划”的准确内涵尚无定论
C.综合学术成果即可还原历史概念内涵D.历史解释的建构根植于国家利益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6. 1960年,英国推行特别存款制度,规定:所有商业银行都需按照英格兰银行发出的征集通知的要求,将一部分储备资产存入英格兰银行的特别存款账户中,利息按国库券利息计算。该制度(       
A.开启了英国金融国有化进程B.是针对“滞胀”危机的有效应对
C.加强了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D.顺应了当时国际货币体系的要求
2024-04-22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三)历史试题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农耕文明发展的基础上,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征服包括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埃及和巴尔干半岛北部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这个帝国一方面继承了此前亚述、新巴比伦、米底和埃及等先驱者的遗产,实行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与税收系统;另一方面,帝国首次把古代埃及文明区、两河流域文明区和古代印度以及希腊文明的部分地区整合在一个统一的帝国中,促进了埃及、西亚、希腊和印度等古代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

——摘编自晏绍祥《高中统编<中外历史纲要(下)>世界上古中古史内容解读(上)》

材料二   地中海沿岸各个文明之间存在着相互借鉴和影响的现象,早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就已经被学者们注意到了。德国著名古史学家迈耶的《古代史》本来写的是西方的古代史,但他把地中海地区视为一个整体,因此,从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开始叙述。20世纪初出版的《剑桥古代史》的主编伯里也认为,西方文明的根源不能到西欧和北欧的凯尔特人和森林中去寻找,而要到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那里寻根。因此该书写的是西方古代史,却也是从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开始的。

——摘编自《文化交流与传播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堕落之海”一说源自柏拉图的著名论断。柏拉图认为一个理想城邦应远离海洋这个又咸又苦的邻居,……海洋会使城市充斥商人和小贩,培育的灵魂具有易变和多疑的习惯,从而使公民不仅相互之间不信任和不友好,也对全人类不信任和不友好,并由此产生出众多精巧的罪恶。不唯柏拉图对海洋持有消极看法,古希腊哲学家大多倡导城邦的自给自足。为了减少海洋给城邦带来的恶劣影响,他们所构建的理想城邦大多离海岸有一定距离。换言之,在古希腊哲学家看来,便捷的交通不利于维护城邦的正常秩序。

——摘编自陈思伟《微观生态视角下的地中海研究——评地中海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波斯帝国形成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欧洲学者从古埃及和两河流域开始写西方文明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从古代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中,我们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阿拉伯帝国建立后,地中海东部、南部和西部海岸,红海和波斯湾的整个海岸以及阿拉伯海的北部沿海地区,全部掌握在阿拉伯人手中。……12世纪末13世纪初,中国的罗盘传到阿拉伯,从此阿拉伯人的航海更得到迅速的发展。可以说,在中古时代,横跨印度洋的海上贸易主要由阿拉伯人掌握。

他们成为欧、亚、非中古贸易的主要中介商,在推进世界经济交流,文化发展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先进的亚洲的许多发明创造,如有名的中国火药、罗盘、印刷术,印度的数字,可能都是由阿拉伯人通过海上传向世界各地的。

——摘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册

材料二   随着哥伦布远航美洲,印度洋、太平洋这些远离欧洲人的水域到16世纪成了欧洲人从事殖民和贸易活动的舞台。中国和欧洲是新的世界贸易的两个终端,由这个时代两条最主要的商业航线连接着。绕好望角而来的葡萄牙人在16世纪初到达中国,西方国家与中国贸易多经好望角跨越印度洋从西而来。经南美跨越太平洋而来的西班牙人也接踵而至,开通了太平洋丝绸之路。西班牙政府每年都派遣大帆船,来往于墨西哥与菲律宾马尼拉之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到大银,用来交换中国丰富的商品,丝绸、瓷器、茶叶等源源不断地流入西方。太平洋丝绸之路的贸易利润惊人,但却控制在西班牙人手中。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自由贸易的世界大潮的冲击下,以垄断为特色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地位急剧下降。

——摘编自张顺洪等《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中古时代阿拉伯人在印度洋贸易中的地位?分析这一地位形成的主要原因?阿拉伯人的商业活动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班牙控制太平洋丝调之路的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格局的演变。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文艺复兴时期的新人,她或她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这一时期人文主义的学术成就推动了西方社会哲学家与匠人的联合。在这一时期,学者和艺术家可以接近的不仅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还有欧几里德和阿基米德,后者曾促进了数学和物理学的研究。更重要的是从各门生物科学中得到的鼓舞。工匠拥有古代的旧技术,并在旧技术上添加了中世纪期间的新发明。同样,学者们提供了关于被重新发现的古代和关于中世纪的科学的种种事实、推测及传统做法。这两种途径的融合是很缓慢的,但最终,它们引起了一个爆炸性的联合——科技革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四、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2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使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摘编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另一方面,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在这种情况下,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古老的亚洲开始觉醒。

材料三   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为了作好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准备(通过多年的工作来准备),需要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些过渡阶段。……三四年来我们稍稍学会了实行急剧的转变(在需要急剧转变的时候),现在我们开始勤奋、细心、刻苦地(虽然还不够勤奋,不够细心,不够刻苦)学习实行一种新的转变……

——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方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洲觉醒出现的原因。
(3)材料三是列宁哪一年写的文章?材料体现了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哪两次探索?分别指出这两次探索在农业方面的措施。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世界史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世界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古巴比伦文明 单题
20.85古代文明的交流单题
30.85西欧封君封臣制度单题
40.65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单题
50.85阿兹特克文明单题
60.65英国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单题
70.6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单题
80.65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单题
90.6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单题
100.4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单题
110.65一战后的国际秩序单题
120.4 斯大林模式 单题
130.65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单题
140.65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单题
150.65冷战与两极格局单题
160.85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70.65古巴比伦文明   古代埃及文明  波斯帝国
180.65全球航路的开辟  阿拉伯帝国的兴起
200.94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中国辛亥革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三、论述题
190.65文艺复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