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 甲午中日战争 > 《马关条约》和甲午战争的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2 题号:10097002
梁启超笔下的甲午战争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甲午战争后写了《戊戌政变记》,发表了自己对战争的看法,以下——节选了日记中相关内容:

“唤起吾国民四千年之大梦,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彼奴隶者苟抗颜而干预主人之家事,主人必艴然而怒,非摈斥则谴责耳。故奴隶于主人之事,罕有关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之然也。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

……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昔日本当安政间,受浦贺米舰一言之挫辱,而国民蜂起,遂成维新。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圆明园之变,再经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犹不知痛痒,未学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债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此亦事之无如何者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昔日本当安政间,……,遂成维新。“是指哪一年发生的什么事件?
(2)材料中的“两次圆明园之变”之那两次事件?你对作者这两次事件后国民“未学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的结论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3)你如何理解梁启超笔下的甲午战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军国主义妄图独占中国由来已久。……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日本发动和参加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其中大多数是侵华战争。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有关史实,概括指出“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日本发动和参加的一系列侵华战争(至少列举两例)及其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至少说出两个表现)。
(2)哪次战争导致材料二中图一所示的现象出现?签订的条约中的哪条内容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上升到了一个新阶段?
(3)图二中日本召开的会议制定了哪一政策?图三、图四说明日本为完成这一政策采取了什么行动?结果如何?
(4)图一和图五中,代表中国签字的分别是什么政府?在涉及民族利益、国家主权等重大问题时,它们的态度有怎样的不同?
(5)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2019-12-24更新 | 3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历史上的中日、中美、美日关系是国际关系史的重要内容,在当今世界的国际关系中占有可能影响世界局势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种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材料二: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1942年3月,中国和美国合作,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至中国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线――驼峰航线。此后三年中,中、美通过这条航线,将大量物资空运到中国境内,中、美都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

材料三:必须保证日本不再次威胁美国及世界和平和安全。……对日本本土必须进行军事占领。这种占领必须有利于在与日本处于战争状态下时,为盟国利益而行动的主要同盟国……在主要盟国中,意见发生不统一的时候,就按美国的政策执行。

——《美国占领日本初期的基本政策》(1945年9月22日)

材料四: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向日本订购了不少于36亿美元的军事及后勤物资。此外,为了把日本变成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据点,美国大力扶持日本经济。据统计,仅1954~1958年年间,美国政府对日本的援助就达4.66亿美元。

——《世界近代现代史》(人教版下册)

材料五:

注:此题为多选题,各选项之和比例大于100%

——引自《2011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研究报告》

(1)材料一中所涉及的是哪次战争后签订的哪部不平等条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驼峰航线”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分析美国占领日本的目的。材料四和材料三相比,美国对日本的政策发生怎样的变化?试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4)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多少年?根据材料五指出中国民众对日本印象不好的主要因素。

2017-12-17更新 | 3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近代以来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变化反映了中国的沉浮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后)日本政府提交的和平条款汇聚了国内不同集团的各种要求。陆军坚持割占辽东半岛……海军希望取得台湾……财界要求中方赔偿白银2亿两……日本政府将这些观点综合为一个十条和谈方案,而把重点放在赔款、割地、朝鲜的独立,以及商业与航海方面的特权上。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

材料三   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宏观的视角看,它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在国家主权的收复与巩固方面大有进展,获得了平等地位。抗日战争中,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在旧的国际体系解体之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并由此而在国际事务中担当重要角色。

——摘编自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的变化。列举1840年到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两例。
(2)材料二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说明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2020-10-20更新 | 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