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7 题号:101956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

——《庄子·天下篇》


(1)材料一的作者生活于哪个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材料二   “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汉书·董仲舒传》


(2)材料二中“陛下”是指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太学是以哪家学派思想为主要教学内容?

材料三   京师同文馆于1862年7月正式成立。该馆最初只设英文、法文、俄文三班,后陆续增加德文、日文及天文、算学等班.京师同文馆有统一的课程设置和管理章程,基本不涉猎“四书五经”之类的传统科目,被视为中国近代新式学校的发端。

——摘编自刘毅《清末法学翻译概述——西法东渐的开端》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设立“京师同文馆”相关的清朝“自强”运动是什么?分析这一时期新式学校的出现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现实问题的讨论往往会投射到对于历史问题的关注。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社会转型成为近年来历史学界普遍关注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套西周三百年的典章制度,……到春秋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叫它做“周文疲弊”。诸子思想就是为了对付这个问题,这个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它不是泛泛的所谓社会问题,也不是笼统地民生疾苦问题……他们是针对周文疲弊而发。从这个地方讲诸子起源的问题,才是中肯的。”

——牟宗三


(1)根据材料,“周文疲弊”的涵义是什么?为什么到春秋的时候会出现“周文疲弊”的问题?儒家和法家提出了哪些解决“周文疲弊”的主张?

材料二   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社会。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等的平民社会。就宋代而言,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学术思想亦如艺术,亦均随时代而变。

——钱穆《理学与艺术》


(2)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作者提出“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的理由。

材料三   明清两代交替时期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来华那段时间作为近代中国的起点会来得恰当。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处于重大的历史转折阶段。明中后期以至清前期,封建农耕文明在唐宋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又有所提高和突破,并在此基础上明显出现了工业文明萌动的迹象和近代化的趋向。但这时已经远远不能和西方的巨大飞跃相比。殆及降至周期性盛衰低谷的清中期,这种强弱对比的反差更为鲜明。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下)》


(3)概括材料三中的观点。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分期依据。
2019-05-28更新 | 7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孕育着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1)结合所学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表现,并分析“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经济根源?

材料二概而言之,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只是政治的演变往往有明确的界标,而文化的变迁却没有清晰的标志。

——胡宝固《汉唐间史学的发展》

(2)如何理解材料二“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

材料三孙中山死去二十四年了,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都大大地向前发展了,根本上变换了中国的面目。到现在为止,中国人民已经取得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经验,就是这两件事:(一)在国内,唤起民众。这就是团结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结成国内的统一战线,并由此发展到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二)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及各国人民共同奋斗。这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新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及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的统一战线。

(3)依据材料三指出,这篇文章写于哪一年?何人所写?文章的名称是什么?请简述判断的依据。

(4)综上,谈谈你对文化功能的认识。

2018-04-23更新 | 8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治国的制度体系。“礼”实际上是一种等级制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专为贵族所有,即所谓“礼不下庶人”。到了春秋战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法治国的学说和法治逐渐兴起。

——摘编自何怀宏《世袭社会:西周至春秋社会形态研究》

材料二   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他还提倡“学而优则仕”,其弟子亦多有入仕者。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个人“不学礼,无以立”,在言行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摘编自王钧林《中国儒学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从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治国的制度体系发生怎样的变化?面对春秋时期出现的新局面,孔子提出怎样的治国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关于礼的主张,并简述孔子关于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018-10-23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