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 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 题号:102318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600年,英国比荷兰和法国还要早地成立了东印度公司。英国的各种贸易公司,最初也要得到国王授予的贸易特许权,但是政府对公司的干预和控制不那么严格,英国的国王只是“希望以其私人身份从大型公司的岁入中获得利益”。在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共同执掌王权时,其最早的一个法令,就是取消伦敦冒险家们对纺织品的垄断,这是走上自由贸易的重要一步。之后英国经过工业革命,人人可从事跨国贸易。从此,英国的商品涌向世界各地。英国海外贸易之所以能蒸蒸日上和它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分不开。

——摘编自张椿年《地理大发现后西方海洋霸权大国的交替兴衰》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17—19世纪英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下要列要求:

材料一   目睹西方列强在中国大肆倾销商品,攫取巨额利润,近代有识之士产生利权意识,主张挽回利权。其主要策略和手段是振兴商务,鼓吹商战,商战成为中国人经济民族主义思想之最响亮的口号。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加紧向中国大肆输出资本,划分势力范围,掠夺中国路权、矿权。与之相应,他们所倡导的“收回利权”的主要方式也逐步向对外交涉,收回路权、矿权转变,将主权与利权同时并提而将主权置诸重要地位。……并将实现民权视作维护国权所必不可少的前提,对收回利权运动的发展与流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袁为鹏《从利权观念的变迁看晚清经济民族主义》

材料二   晚清以来民族主义在中国社会的勃兴以经济层面表现较为明显。“商战”是经济民族主义的一个直接表达,强调“外国所需于中国者,自行贩运;中国所需于外国者,自行制造”;“须减内地出口货税,以畅其源;加外来出口税,以遏其流”,使“中国之富可期”。重商主义者提倡政府设“商部”,定“商律”,轻“厘税”,给“凭单”(专利证书),以期获得政府对实业的支持。利权观念是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随着晚清利权观念的侧重点由保富争利转向维护国家主权,人们所倡导的“收回利权”的主要方式也逐步由19世纪后半期的发展工商业、与外人商战向20世纪初之对外交涉,收回路权、矿权转变。

——摘编袁为鹏《从利权观念的变迁看晚清经济民族主义》

材料三   近代早期的英国经济民族主义者认为,国内贸易虽然重要,但对外贸易是检验一个王国是否繁荣的试金石,为便于远洋贸易而进行殖民扩张,是英国摆脱对西欧其他国家依赖并最终变成强国的关键。他们强调:“在我们出口的货物里边,不应只注意到自己富余的东西,还必须考虑到我们邻友们的必需品;即使是他们不需要的以及尚未在别的地方加工制成的东西,我们也应(除了出售原料之外)尽量加工制造以从中牟利。”他们强烈要求政府限制乃至禁止羊毛出口,在他们的努力下,英国于1617年最终禁止羊毛出口。

——摘编自傅琼《近代早期英国经济民族主义刍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经济民族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经济民族主义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想主张与近代早期英国经济民族主义的相同点,并指出其不同之处及产生的原因。
2019-03-19更新 | 10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地区的开辟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新的植物、新的动物、新的恒星甚至新的人们和新的人类会相继被发现,所有这些都向传统的思想和设想提出了挑战……培根表示自己渴望成为新的知识世界的哥伦布,穿过直布罗陀海峡两岸的悬崖(旧知识的象征),驶入大西洋,以寻找新的、更有用的知识。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6世纪至18世纪中期,英国商业资本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中起主要作用。商业资本家成为殖民扩张的主要推动者,他们陆续组织了许多贸易公司,进行海盗掠夺、贩运黑人奴隶和不平等贸易。这些贸易公司通常由政府授予贸易特权,得到英国政府的支持。这些活动是英国进行原始资本积累的重要手段。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穿过直布罗陀海峡,驶入大西洋”带来贸易格局的变化,并列举“地理大发现”向“传统的思想和设想提出了挑战”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材料二中英国有“贸易特权”的“贸易公司”的名称及其职责,并指出当时殖民扩张的方式及其在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所起的作用。

2018-11-30更新 | 7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全球化是人类发展的趋势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

(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材料二:在1750年,中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1850年,双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别。这不仅是中西方的差距,也是东西方的差距。到19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沦为殖民地,埃及岌岌可危,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风雨飘摇,伊朗横遭列强干涉。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学术界现有三大基本观点:

①主要是中国落后了;

②关键是西方腾飞了;

③在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整理

(2)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您赞成材料三的哪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材料三: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并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这种帮助不是单方面的。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及这一政策的重要内容和立足点。

材料四: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4)材料三中莎拉发现的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无法想象的,为什么?中国产品后来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历史原因有哪些?

2017-07-20更新 | 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