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抗日战争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 全民族英勇抗战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62 题号:10288030
张荫麟在《中国史纲》(1941年)写道:“这部中国史的着眼点在社会组织的变迁,思想和文物的创辟....这些项目要到有文字记录传后的时代才可得确考....本书即以商朝为出发点,然后回顾其前有传说可稽的四五百年....在后人关于夏朝的一切传说和追记中,我们能抽出比较可信的事实。”作者认为
A.编撰历史的依据是文字记录B.夏朝历史因无文字不可考证
C.厘清历史利于民族团结抗战D.神话传说也是可信赖的历史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1938年7月1日,延安《解放》周刊全文刊出《论持久战》,发行地区包括上海、南京、武汉、西安乃至来津。但此后该书多次遭到国民政府和各地军政当局的禁售和扣押,《论持久战》等出版物也难以在边区以外的地区流传。由此可见
A.国民政府坚决坚持片面抗战的路线B.国民党与中共争夺抗战领导权
C.国民政府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D.国共合作抗日尚未落到实处
2022-02-22更新 | 22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抗战时期一位名叫萧连远的八路军战士在1937年写的一封家书,其中提到:“我八路军抗战华北,失地也收复数县,现在还是正在华北开展游击战争,发动全民抗战,完正[成]最后的胜利。”下列与材料相关的是
A.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
B.取得了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歼敌的首捷
C.牵制在华日军,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
D.破袭日军交通线,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
2021-04-24更新 | 15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七七事变后,各高校陆续内迁。在抗战进入最艰难时候,一些大学生为了生存去中学任职,一些教授摆摊变卖财产以维持生计……这些情况反映到国民政府后,教育部从仅有的财政里拿出了一部分钱补助困境中的教师和学生。但是处在困境中教师却拒绝救济。这反映了
A.政府对教育的重视B.广大师生的民族精神
C.教育发展处于困境D.抗战进入了关键时期
2020-10-09更新 | 1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