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 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 > 宋元明清时期城市的发展与特点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6 题号:10349742
阅读材料,按要求答题。

建筑是流动的诗篇,是凝固的历史。一个朝代的都城,往往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下面是唐朝、北宋及明清时代的都城布局图。请你从下列图中提取有效信息,概括中国古代都城变化的规律并简要述评。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漕运是封建王朝通过水路(或附以陆路)向都城或其它指定地点大规模输送粮草的一种经济活动。大运河的开凿就是古代漕运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下表为中国古代几个时期大运河沿线城市发展概况及当时的漕运概况。


——整理自鲍成志《区域经济变迁与中国古代城市体系的演化》、王明德《论中国古代漕运体系发展的几个阶段》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古代漕运发展的一个历史现象,并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阐释。(要求:现象源自材料,论述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哳。)
2022-11-04更新 | 370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产生、发展与繁荣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又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我国城市出现较早,在野蛮时期向文明过渡时,就产生了城市萌芽,进入夏商周时期,奴隶制度产生了,真正的城市也随之产生。奉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城市的数量突增,或作为军事要地存在,或作为经济政治中心存在。唐朝以前,我国城市是传统的、前后延续的;但唐朝中后期开始,城市开启了漫长的变革之路,这种变化从唐朝开始,一直延续到宋朝,为我国城市的规模与特征奠定了基础。明清时期,我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进入成熟期,出现了以大城市为中心,向四周衍生发展的城市群,同时,也出现了诸多以手工业为基础的小型城市。对中国古代城市发展规律特征的探索,能够为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提供有敢的参考与借鉴。

——摘编自高志春《我国古代城市发展及经济特征——以唐宋为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9-29更新 | 71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知识即美德就将是对的。

——苏格拉底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材料二   古代希腊思想家的每个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柏拉图学派等等,都在文艺复兴那个时候找到它的信徒……在14至15世纪,对人体、天文、地理以及自然世界其他领域的研究普遍得到了加强。……一些有远见的哲学家及时地汲取了新科学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自然哲学倾向的新哲学体系,成为近代哲学的先驱。

——吴仁平、彭隆辉《欧洲哲学史简明教程》

材料三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1)据材料一,苏格拉底和孟子他们对美德的认识有何不同?

(2)依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研究呈现的特点。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论证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这一观点。

2018-09-21更新 | 1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