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 祖国统一大业 > 香港、澳门的回归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7 题号:1040073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琅玡台刻石》文:维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方伯分职,诸治经易,举错必当,莫不如画。……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举措,并指出秦统一的意义。

材料二   年轻的共和国存在着诸多棘手的问题:国库空虚,纽约州和新泽西州在跨州货物的征税方面存在争端,马萨诸塞州有农民造反。汉密尔顿说:“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摘编自《美国的建立》


(2)分析材料二中“棘手的问题”产生的根源。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材料三   下面两幅图片所反映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两项政治制度。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者的相同点和最根本的不同点。
19-20高三上·天津红桥·期末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抗战时期,中国在积极寻求与英美进行远东军事合作的同时,也提出了收回香港的问题。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重庆国民政府新任驻英大使顾维钓,就曾奉蒋介石命向英国政府说明香港是中国政府渴望尽快解决的问题之一。抗战末期,随着抗日战争胜利的到来,中国人民要求收复失地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开罗会议后,人们在欢呼《开罗宣言》关于将日本从中国掠去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这一规定的同时,也殷切期待着香港能回到祖国怀抱。……重庆国民政府虽然出于稳定自身统治目的,希望收回香港主权,但为取得英关对其反共灭共这一中心目标的支持,不愿在香港问题上与英美闹翻,最终不得不属从美国压力,对英国受协致使中国失去了一次收复香港的极好机会。

——摘自袁成亮《抗战胜利前后重庆国民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交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香港问题的态度,结合所学,从中国视角分析抗战胜利前后没有收复香港的原因。并简要阐述中国人民欢呼《开罗宣言》的理由。

材料二 不少人都会问,为什么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势如破竹之时不一举解放香港,而把这个问题留到几十年后解决?从今天看来,这一决策是非常正确、必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最初几年,中国政府面对百废待兴的国内经济……,审时度势,区别轻重缓急,集中カ量处理一系列更紧迫的大事。……1978年的中国,开始了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时候的国际形势,较之从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矛盾大为和,和平和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国际环境的改善为中国实现统一大业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同时,随着1997年日趋接近,新界租期渐近届满,香港的前途也渐成为各方注意力汇集的焦点。

——摘自《中英香港问题谈判始末》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建立后“为什么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势如破竹之时不一举解放香港”?并扼要概括当时中国政府提出的主张。

材料三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这里主要有三个问题。一个是主权问题;再一个问题,是一九九七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保持香港繁荣……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至于说一旦中国宣布一九九七年要收回香港,香港就可能发生波动,我的看法是小波动不可进免,如果中英两国抱着合作的态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就能避免大的波动。…如果说宣布要收回香港就会像夫人说的“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那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做出决策。…我担心的是今后十五年过渡时期如何过渡好,担心在这个时期中会出现很大的混乱,而且这些混乱是人为的。我们进行磋商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单单是两国政府,而且包括政要约束厂商及各行各业,不要做妨碍香港繁荣的事。

——摘自《邓小平文选・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1982.924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次会谈中邓小平提出的解决方案,并指出中英双方达成的共识。

材料四:第一条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第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事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致区基本法》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制定《基本法》的机构。根据材料四概括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位,并概述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的历史意义。
2019-09-29更新 | 32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国家结构的调整事关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记载,周成王封建鲁国,很重要的目的即在于使其“保彼东方,为周室辅“。齐国受封时,召康公也一再对太公讲:“五侯九伯,汝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西周封建韩国时,周王也一再告诫韩侯“无废朕命……榦不庭方,以佐戒辟(意为整治不朝诸方国,以显示辅佐君王才能)。

——摘编自周书灿《西周王朝国家结构探论》

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都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材料三   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内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是:属于国家主权和国家整体权益范围的事务全部由中央直接全权管理和负责,特别行政区必须无条件服从;属于特别行政区管辖的地方性事务,由特别行政区自己管理,除《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应由中央监督的以外,中央不加干涉。

——颜俊儒《当代中国国家结构的特色及其历史必然性》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封建”的含义及其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王夫之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特别行政区制度下国家结构的特点,并举两例成功实践的例子。
2020-03-06更新 | 10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以台湾为依托,把海南岛和金门、马祖作为两翼,依恃其海空军的所谓优势,不仅要保住流亡的政权,更要准备“反攻大陆”。蒋介石提出国民党的政治目标是“反共抗战,复国建国”。他们的如意算盘是“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

——《国共关系七十年》

材料二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并希望台湾当局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派遣代表到北京或者其他适当的地点,同我们开始这种商谈。

——周恩来在一届三次人大上的报告

材料三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

请完成:

(1)比较材料一、二,两者所体现出的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方法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2)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邓小平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想是什么?其前提是什么?

(3)材料三中邓小平提出的构想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得到了怎样成功的运用?

2018-05-03更新 | 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